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共用寶馬來了!每公里只1.5元,不要油錢、停車費……你還買車嗎?

“共用”又下一城!這次是大牌汽車…

每公里1.5元、不要油錢、不要停車費、還帶WiFi…

近日, 在遼寧瀋陽出現一支“共用寶馬”車隊, 車身上標有“掃碼免費開車”的字樣。 共用汽車運營商、該共用汽車創始人透露, 作為全國推廣的第一站, 將率先在瀋陽投放1500輛轎車。

共用汽車採用“電子圍欄”技術, 當發現有車輛駛出所劃定的範圍, 後臺可採取減速、斷電等約束手段。 需要提醒的是, 一旦用戶出現類似行為, 將被拉入黑名單。

押金999元, 每公里1.5元, 每天200元封頂

據瞭解, 和使用共用單車類似, 使用共用汽車首先需要掃描車身二維碼, 下載APP。

用戶註冊需上傳身份證、駕駛證, 並繳納999元押金, 押金主要用於抵扣違章罰款及用車費等, 且可以通過APP隨時查看附近可用車輛。 共用汽車每公里1.5元, 每天200元封頂。 用戶註冊成功後將獲得兩次免費使用機會, 每次5小時以內。

想停哪兒就停哪兒?停在指定停車場才行

據介紹, 共用汽車只有停放在指定停車場才能停止計費。 目前, 共用寶馬可在瀋陽1400餘家停車場的22萬個停車位任意停放, 用戶通過APP即可找到附近停車場, 在不違法違規停車的前提下, 將車停入停車位即可。

發生交通違法行為?會扣押金

用戶在使用共用汽車前, 需繳納999元押金, 押金的退還時限是25個工作日, 一旦駕駛過程中發生交通違法行為, 將依照相關交通法規從押金中扣除。 而一般的小剮小碰都由保險公司埋單, 用戶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汽油由運營商埋單

在使用汽車的過程中,

汽車的油費也由運營商埋單。 用戶使用共用汽車時可通過APP查看剩餘油量可行駛的公里數, 一旦剩餘公里數低於30公里, 車輛就會自動報警。 與此同時, 後臺也將安排地勤維護人員儘快趕赴現場完成加油。

共用汽車資料圖

使用者酒駕?飲酒無法通過後臺審核

共用汽車配備了酒精測試系統, 一旦使用者飲酒, 就無法通過後臺審核。 共用汽車的後臺系統非常強大, 如使用者系沒系安全帶、踩了幾次刹車、拉沒把手刹, 後臺都一清二楚。 此外, 共用汽車還有車載wifi、指紋介入、人臉識別、智慧語音等功能。

目前,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武漢等多地已推出了多款共用汽車, 主流車型是電動車, 也有少部分是燃油車。 共用汽車的出現, 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趨勢以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佔用。

共用汽車被視為下一個風口

共用汽車資料圖

過去兩年中,共用單車帶動共用經濟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而現在,共用汽車被視為中國共用經濟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交通部和住建部在近日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確,鼓勵分時租賃(俗稱汽車共用)發展,鼓勵分時租賃經營者採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為推動“隨取隨還”探索城市路內停車費優惠等措施。

為保障租賃車輛安全性能和用戶合法權益,《指導意見》提出規範租賃車輛管理、落實實名制查驗制度等要求;為鼓勵分時租賃新業態發展,《指導意見》還提出,要考慮分時租賃非集約化出行的特點,合理確定分時租賃在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中的定位,研究建立與公眾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資源、停車資源等相適應的車輛投放機制。

“共用”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從2016年開始,“共用經濟”就火了:

走累了,街邊有共用單車;手機沒電了,商場都有共用充電寶;下雨了,沒帶傘,路邊有共用雨傘。再到共用汽車、共用停車位…

共用籃球:

共用雨傘,你覺得這種東西沒人用嗎?你錯了…

共用運動倉雖然還不常見,但已獲得投資人青睞。相關公司日前宣佈獲得兩輪數千萬元融資。

有專家分析,未來幾年中國共用經濟將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共用經濟規模會占到GDP比重達10%。未來10年,我國共用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10家巨無霸企業。

中國的“共用經濟”將和“移動支付”一樣,領跑全球,創造新業態。

- THE END -

共用汽車資料圖

過去兩年中,共用單車帶動共用經濟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而現在,共用汽車被視為中國共用經濟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交通部和住建部在近日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確,鼓勵分時租賃(俗稱汽車共用)發展,鼓勵分時租賃經營者採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為推動“隨取隨還”探索城市路內停車費優惠等措施。

為保障租賃車輛安全性能和用戶合法權益,《指導意見》提出規範租賃車輛管理、落實實名制查驗制度等要求;為鼓勵分時租賃新業態發展,《指導意見》還提出,要考慮分時租賃非集約化出行的特點,合理確定分時租賃在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中的定位,研究建立與公眾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資源、停車資源等相適應的車輛投放機制。

“共用”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從2016年開始,“共用經濟”就火了:

走累了,街邊有共用單車;手機沒電了,商場都有共用充電寶;下雨了,沒帶傘,路邊有共用雨傘。再到共用汽車、共用停車位…

共用籃球:

共用雨傘,你覺得這種東西沒人用嗎?你錯了…

共用運動倉雖然還不常見,但已獲得投資人青睞。相關公司日前宣佈獲得兩輪數千萬元融資。

有專家分析,未來幾年中國共用經濟將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共用經濟規模會占到GDP比重達10%。未來10年,我國共用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10家巨無霸企業。

中國的“共用經濟”將和“移動支付”一樣,領跑全球,創造新業態。

- THE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