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高祖劉邦死前的遺囑有何玄機?延保四百年江山

西元前195年四月中旬, 身患重病的劉邦躺在床榻上, 此時他六十二歲, 似乎早已意識到自己將命不久矣。 大漢天子的重病, 讓朝廷內外彌漫著一種不尋常的壓抑氣氛, 忐忑不安, 卻又無計可施。

面對雙目微閉的漢高祖劉邦, 即便經常在病榻前伺候的呂後, 不知她到底還有什麼打算, 劉邦出身微賤, 前半生混混度日, 四十歲娶妻, 起義時已四十八歲了, 五十四歲做了皇帝, 天下大定, 雖慣於嬉笑怒駡, 然心機不可謂不深, 即使呂後也從骨子有三分畏懼。

一天晚上, 她走近劉邦, 試探地詢問還有什麼遺言, 劉邦不回答。 最後換一種說法, 追問朝廷人事安排, “陛下百歲之後, 蕭相國既死, 令誰代之?”丞相是為百官之首, 是名副其實的政府首腦。 如果說, 皇帝是一個國家的代言人, 那麼, 丞相就是讓這個國家運轉起來的指揮人。

當時劉邦雖然已將死, 但大腦仍很清醒, 於是, 他說出了第二道遺囑(第一道遺囑是指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 天下共擊之”)。 人事上如下安排:丞相一職, 先可以是曹參, 之後可以是王陵。 隨之又補充道, “王陵有些迂愚剛直, 陳平可助之, 陳平智有餘, 然難獨任, 所以, 一定要用周勃來幫他。 周勃重厚少文,

然安劉氏者, 必勃也!”

同年四月二十五日, 劉邦死在長樂宮, 政治家呂後秘不發喪, 唯恐其子劉盈稱帝, 朝中元老大臣不服, 欲除之。 曲周侯酈商後, 大叫不好, 告誡呂後的幸臣審食其說:“太后要殺人, 絕對不好。 陳平、灌嬰在滎陽有大軍十萬, 樊噲、周勃在燕、代有大軍二十萬, 若聞諸將遭誅, 必定聯兵回攻關中。 到時候, 大臣內叛, 諸侯外反, 高祖基業就煙消雲散了。 ”

呂後作為出色的女政治家, 聞之再三考慮, 深知事情的輕重, 也改變了初衷, 之後按照劉邦的遺囑, 在蕭何死後, 任命曹參為相。 之後又陸續任命王陵為右丞相, 陳平為左丞相, 周勃為太尉。

後來, 很多史學家認為漢高祖劉邦這兩道遺囑, 延保了大漢帝國四百年江山。 為何如此說呢?下面我們看看這種安排其中有何玄機?

首先, 先談曹參。 此人乃劉邦堅定追隨者, 戰功赫赫, 且好黃老之學, 深知進退之道。 果不其然, 接任相國後, “蕭規曹隨”, 無為而治。 這是當時的政治需要, 因為呂後掌握大權, 稍有不慎, 便會發生宮廷政變。

其次,

再談王陵、陳平、周勃等三人。 此人治國能力平淡, 但寧肯掉腦袋, 也不會放棄原則, 往往使呂後碰軟釘子。 在此情況下, 呂後詢問陳平, 而此人詭計多端、保身有術, 大多會表面順從呂後, 而不惹惱呂黨, 背地裡卻跟掌握軍權的周勃聯繫緊密。

陳平足智多謀, 周勃握有軍權, 兩位開國元勳性格互補。 呂後去世前, 後黨勢力達到頂峰, 兩人被排擠得幾乎無事可幹。 可當呂後一死, 在諸呂欲作亂之時, 陳平立即聯合太尉周勃和劉氏宗室成員, 迅雷不及掩耳地誅滅了諸呂。 劉邦之遺囑中所謂安劉者周勃也, 果然言中。

大多數人認為,劉邦把遺囑交付呂後,本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然而,?劉邦對呂後的瞭解,恐怕要遠比我們深刻得多。其中巧妙在於,他利用以呂雉為代表,包括呂澤、呂產、呂祿叔侄在內的“後黨”,和另一個是以蕭何為代表,包括曹參、周勃、灌嬰在內的“相黨”,相互牽制、互相制衡,可以說通過人事安排遺囑布下一張網。

當然了,這種牽制藝術之所以能得逞,在於之前早已上了另外一道保險,就是誅滅異姓諸侯。

大多數人認為,劉邦把遺囑交付呂後,本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然而,?劉邦對呂後的瞭解,恐怕要遠比我們深刻得多。其中巧妙在於,他利用以呂雉為代表,包括呂澤、呂產、呂祿叔侄在內的“後黨”,和另一個是以蕭何為代表,包括曹參、周勃、灌嬰在內的“相黨”,相互牽制、互相制衡,可以說通過人事安排遺囑布下一張網。

當然了,這種牽制藝術之所以能得逞,在於之前早已上了另外一道保險,就是誅滅異姓諸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