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一方水土一方人”!正宗的粵菜到底是怎麼樣的?

粵菜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 獨樹一幟, 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不過很多來自廣東小夥伴或者是試過粵菜的朋友, 都說在其他地方的粵菜沒有在廣東省內嘗試的那麼有味道,

不正宗。

其實要說正宗與否, 那就要從食材、佐料、手法, 甚至是菜系的歷史上來研究。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研究研究粵菜~~

粵菜, 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 發源於嶺南。 粵菜系的形成和發展與廣東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風俗習慣密切相關。 粵菜由廣州菜、潮州菜、客家菜(東江菜)等組成, 因此粵菜食譜絢麗多姿, 烹調法技藝精良, 並以其用料廣博而雜著稱, 烹調方法有21種之多, 尤以炒、煎、焗、燜、炸、煲、燉、扣等見長。

而著名的就有——蠔皇鳳爪、客家鹽焗雞、潮州鹵水拼盤、潮汕牛肉丸、砂鍋粥、湛江白切雞等等。

除了正式菜點, 廣東的小食、點心也製作精巧, 而各地的飲食風俗也有其獨到之處, 如廣州的早茶, 潮州的工夫茶, 這些飲食風俗已經超出“吃”的範疇, 成為廣東的飲食文化。

也正因為這樣, 粵菜講究味道之鮮美,

色、香、味、形整體設計之完美, 以及飲食環境、氣氛之優雅和服務之細緻周到等等。 如今, 一股“粵菜風”正風靡全國, 粵菜館從沿海到關外已經開遍的全國, 衝擊著其它菜系原先佔據的市場。

當然開遍全國, 就不代表著所有的館子都是正宗的“粵菜”出品。

上文所說過, 粵菜的形成與生活習慣以及地方性風俗離不開的。 比如客家菜偏重“肥、鹹、熟”, 那是因為客家人耕山住山, 勞動強度大而葷食少, 肥膩一點的食品能有效充饑;客家人喜歡喝粥, 煲成的粥“吹去一層浪, 喝來一條巷”;最重要的是客家人覺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而這些生活習慣, 在北方, 甚至是出了廣東省都沒有類似的生活習慣, 這就難怪在全國其他地方的粵菜多少偏離了所謂的正宗口味了。

另外, 粵菜的精髓, 其實就是在烹飪過程把食材本身的原味帶出。 廣東人作菜善於盡可能地利用食材, 盡可能地去表現食材的本味, 甚至造成外界“凡是可食皆能入口”的印象。 在廣東地帶, 水網密佈, 湯品文化獨成粵菜一景。 而以湯品為代表的粵菜諸味, 卻又很能體現食材的互相調和, 以應天時人體。

但也正因此,造成了很多粵菜很依賴食材品質。現在很多速生的食材,看起來很好,但缺少本來的味道,烹飪過程只能通過添加大量佐料填補味道上的缺陷。長期重口味會逐漸降低人的味覺敏感度,變得愈發追求更重的口味,而過份依賴調料也讓人慢慢忘掉食物本身的原味。

正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活習慣的不同,文化不同,做出來的口味不用,難以被認同,那也是很正常的。而粵菜出了廣東,被質疑不是“正宗”也沒什麼奇怪的,就如西餐來到我們這,不也會加入我們的東西,變得不那麼“正宗”一樣。

但也正因此,造成了很多粵菜很依賴食材品質。現在很多速生的食材,看起來很好,但缺少本來的味道,烹飪過程只能通過添加大量佐料填補味道上的缺陷。長期重口味會逐漸降低人的味覺敏感度,變得愈發追求更重的口味,而過份依賴調料也讓人慢慢忘掉食物本身的原味。

正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活習慣的不同,文化不同,做出來的口味不用,難以被認同,那也是很正常的。而粵菜出了廣東,被質疑不是“正宗”也沒什麼奇怪的,就如西餐來到我們這,不也會加入我們的東西,變得不那麼“正宗”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