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奧迪寶馬賓士都加入的共用汽車,需求很熱資本很冷

共用汽車, 在網約車和共用單車的大火之下, 一直顯得有些不溫不火, 最近因為1500輛寶馬的入局, 大火了一把。

8月11日, 1500輛寶馬汽車亮相瀋陽街頭,

將在近期內加入共用汽車行列。

這批“共用寶馬”沒有車鑰匙, 使用者下載App, 然後使用手機掃車門上的二維碼, 隨後註冊帳號並且提交合法的駕駛證, 繳納押金, 就可以把車子開走了。 押金為999元, 每公里費用為1.5元, 每天封頂200元。

一下投入1500輛寶馬, 著實惹人關注。 相比于瀋陽寶馬藍色“共用汽車”的高調入局, 北京CBD奧迪系列共用汽車, 則顯得很低調, 全部為車身為白色車頂為紅色的奧迪A3。

去年下半年, 賓士旗下的SMART車型也被投入共用汽車領域。

奧迪、賓士、寶馬等名車入局之前, 吉利集團的知豆和康迪電動汽車、首汽"Gofun出行"的奇瑞新能源汽車也都相繼進入共用汽車, 就在上個月, 海航科技旗下的小二租車也加入了進來。

資料顯示, 目前我國有40餘家共用汽車企業, 運營約4萬輛共用汽車, 其中北京市場擁有共用汽車平臺約30家。

目前投入市場的“共用汽車”都是低油耗的經濟型車和新能源汽車。

根據國外資料統計, 一輛“共用汽車”可以解決14個人的自駕出行需求。 其經濟、便利、環保等優勢為社會帶來積極作用, 尤其把電動汽車拿出來做分時租賃, 其多元化創新商業模式推進了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應用。

對於共用汽車, 旅遊愛好者徐女士認為, 共用單車可以解決抵達景區大門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然而共用汽車可以讓遊客遠行,

伴隨著自由行的發展, 遊客更 在旅遊目的地能自己駕車去景點, 這樣, 時間更靈活自主。

8月8日, 交通部、住建部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力挺共用汽車的市場化發展。 與此同時, 地方政府積極促進共用汽車發展, 石景山將打造全市首個共用汽車示範運營區。 按照規劃, 未來3年, 石景山區和北汽集團計畫至少投放500輛共用新能源小客車, 建設600個共用停車位和600個充電樁。

共用汽車, 方便且較私密的用車場景, 讓這種模式自出現開始便受到部分消費者熱捧。 《共用汽車消費報告》顯示, 在北京市場, 62.94%的受訪者使用過共用汽車。 剩餘四成未使用過共用汽車的受訪者中, 88.89%的受訪者期待使用共用汽車。

市民擔心充電樁多了會污染環境

用戶期待、企業積極、政府力推,然而,前有網約車的“降溫”,後有共用單車的“野蠻生長”,“共用汽車”的出現也令有的消費者畫上大大的問號。

從網友回饋的情況來看,問題集中在停車和充電上。

共用汽車能給出行方便,但是有網友認為,不足五萬輛車分散全國各大城市,量跟不上,找車存在問題,在私家車車位都也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共用汽車的停車也將是個問題。

在還車方面,除了幾個規模比較大的品牌已經實現跨區域、異地網點還車,另有部分品牌可實現一個或幾個區域內任意地點還車,大部分品牌仍然採用定點借還車。從目前來看,借還車難的問題也只是在局部得到調整,根本上的停車、找車難和還車不方便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共用汽車停車位,是隨機佔用現有車位還是在規劃發展共用汽車的時候,配套規劃車位,國內尚沒有統一標準。在停車位的保障上,財大氣粗的寶馬,給1500輛車配備了22萬個車位。這對於不少共用汽車創業平臺來說,則有些困難。

目前,市面上的共用汽車,除了少數使用燃油動力,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車,如何給這部分車充電的問題,也值得關注。政府對於充電樁的建設已經加大了步伐,即便如此,也很難與共用汽車的步調達成一致。充電樁的數量與共用汽車的充電需求相差甚遠。

北京市已累計建成約9.23萬個充電樁,其中個人自用樁約6.5萬個,配建比約為75%。此外,今年北京計畫新建3000個公用充電樁,至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首都新機場等重點區域公用充電網路平均服務半徑將低於1公里。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充電男的問題。

有市民擔心,充電樁多了有可能污染環境,老山郊野公園附近道路佈置了不少充電樁,每天很多車充電,充電過程中也會產生很不好聞的味道。

政府扶持態度明顯 資本對共用汽車冷淡

截至今年6月,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05億輛,對於發展共用汽車有沒有必要,尚無定論。可以肯定的是,資本對於共用汽車行業,還遠沒有對於共用單車狂熱。

目前共用汽車市場尚無資本大鱷入局,獲得巨額融資者甚少。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7月共用汽車App芒果出行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7月18日,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平臺“巴歌出行”完成2500萬元A輪融資。5月,天津大學校園創業項目“校園共用新能源汽車”獲得200萬天使輪投資。

獲得較大宗投資的則是TOGO(途歌)和Ponycar(小馬用車)。TOGO 目前完成 4000 萬 A+ 輪融資, 2015 年剛剛完成天使輪融資。6月中旬,“Ponycar”完成已完成1.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距離5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只有三個月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共用汽車不同於共用單車,它的投入較重,而且運營服務也成本較高,資本或在觀望和等待時機。根據統計,1萬輛車需要10億元級別的資產,而消費者的大量需求使企業前期必須用大量資金購車。

與共用單車不同,共用汽車還受到更多資源的限制,牌照是企業進入最主要的難題之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幾乎都面臨著牌照資源不足的情況。這主要限制體現在燃油車上,在北京,除了指標配置,新能源汽車的牌照限制要少一些,這或可成為創業企業發展共用汽車的突破口。據報導,為了增加新能源車的識別度,2016年底新能源號牌試點工作啟動,預計到2018年底全國將全部啟用新能源號牌。政府管理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和管理,或為共用汽車的又一利好消息。

文 | 王慶濱

編輯 | 王慶濱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市民擔心充電樁多了會污染環境

用戶期待、企業積極、政府力推,然而,前有網約車的“降溫”,後有共用單車的“野蠻生長”,“共用汽車”的出現也令有的消費者畫上大大的問號。

從網友回饋的情況來看,問題集中在停車和充電上。

共用汽車能給出行方便,但是有網友認為,不足五萬輛車分散全國各大城市,量跟不上,找車存在問題,在私家車車位都也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共用汽車的停車也將是個問題。

在還車方面,除了幾個規模比較大的品牌已經實現跨區域、異地網點還車,另有部分品牌可實現一個或幾個區域內任意地點還車,大部分品牌仍然採用定點借還車。從目前來看,借還車難的問題也只是在局部得到調整,根本上的停車、找車難和還車不方便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共用汽車停車位,是隨機佔用現有車位還是在規劃發展共用汽車的時候,配套規劃車位,國內尚沒有統一標準。在停車位的保障上,財大氣粗的寶馬,給1500輛車配備了22萬個車位。這對於不少共用汽車創業平臺來說,則有些困難。

目前,市面上的共用汽車,除了少數使用燃油動力,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車,如何給這部分車充電的問題,也值得關注。政府對於充電樁的建設已經加大了步伐,即便如此,也很難與共用汽車的步調達成一致。充電樁的數量與共用汽車的充電需求相差甚遠。

北京市已累計建成約9.23萬個充電樁,其中個人自用樁約6.5萬個,配建比約為75%。此外,今年北京計畫新建3000個公用充電樁,至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首都新機場等重點區域公用充電網路平均服務半徑將低於1公里。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充電男的問題。

有市民擔心,充電樁多了有可能污染環境,老山郊野公園附近道路佈置了不少充電樁,每天很多車充電,充電過程中也會產生很不好聞的味道。

政府扶持態度明顯 資本對共用汽車冷淡

截至今年6月,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05億輛,對於發展共用汽車有沒有必要,尚無定論。可以肯定的是,資本對於共用汽車行業,還遠沒有對於共用單車狂熱。

目前共用汽車市場尚無資本大鱷入局,獲得巨額融資者甚少。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7月共用汽車App芒果出行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7月18日,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平臺“巴歌出行”完成2500萬元A輪融資。5月,天津大學校園創業項目“校園共用新能源汽車”獲得200萬天使輪投資。

獲得較大宗投資的則是TOGO(途歌)和Ponycar(小馬用車)。TOGO 目前完成 4000 萬 A+ 輪融資, 2015 年剛剛完成天使輪融資。6月中旬,“Ponycar”完成已完成1.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距離5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只有三個月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共用汽車不同於共用單車,它的投入較重,而且運營服務也成本較高,資本或在觀望和等待時機。根據統計,1萬輛車需要10億元級別的資產,而消費者的大量需求使企業前期必須用大量資金購車。

與共用單車不同,共用汽車還受到更多資源的限制,牌照是企業進入最主要的難題之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幾乎都面臨著牌照資源不足的情況。這主要限制體現在燃油車上,在北京,除了指標配置,新能源汽車的牌照限制要少一些,這或可成為創業企業發展共用汽車的突破口。據報導,為了增加新能源車的識別度,2016年底新能源號牌試點工作啟動,預計到2018年底全國將全部啟用新能源號牌。政府管理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和管理,或為共用汽車的又一利好消息。

文 | 王慶濱

編輯 | 王慶濱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