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樊城之戰徐晃是用了什麼方法打贏關羽的?

建安二十四年時, 關羽圍攻樊城, 借著漢水暴漲。 關羽水淹七軍, 讓曹魏的兵馬幾乎全軍覆沒。 關羽圍困樊城, 曹仁岌岌可危之際, 曹操派了徐晃前去協助曹仁對抗關羽。 這一戰徐晃在對上關羽時打贏了, 那麼徐晃是怎麼贏了關羽的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樊城是曹魏在荊州的重要據點, 一旦樊城失守, 那麼由此以北的廣袤平原無險可守, 曹魏只得退回宛城一線, 所以徐晃的任務可以說是非常艱巨的。

也正是因為徐晃是前來救援的, 所以徐晃的兵力多於關羽, 但是晃手下的士兵多為新兵, 其實是難以與關羽領導的軍隊爭鋒, 所以徐晃沒有貿然前去送人頭, 而是選擇進陽陵坡去駐紮, 等待援軍。 援軍到了, 徐晃才開始進攻。

當時, 徐晃的人馬有數萬, 而關羽的兵力則比較分散, 用以抵抗的人馬大約在五千左右。 儘管有益州做後盾, 但是荊州和益州相隔太遠,

想調兵也比較難。 所以在兵力對比上, 徐晃是有優勢的。

有了兵力優勢, 徐晃也沒有選擇硬打, 而是使用了聲東擊西的計謀, 不僅造成關羽兵力分散, 還給關羽來個措手不及, 徐晃揚言攻打圍頭, 卻出其不意去襲擊四塚。 關羽匆忙領兵應戰, 被徐晃擊退。

對於關羽來說, 他之前已經搞了很大的陣仗了, 人疲馬乏隊伍對上徐晃有備而來的隊伍, 實在沒什麼勝算。

從治軍方面來講, 徐晃治軍嚴謹, 有勇有謀, 關羽在收攏人心的手段上就差了很多。

所以, 基本的局面就是:關羽領糜芳傅士仁等二三流將領對抗魏軍的曹仁徐晃於禁等第一級別名將。

本來將領就不夠用, 留在後方的倆叛徒 還給反了。 關於將帥不和這一點, 是不是二爺的性格原因造成的後人只能各自猜測, 因為三國志不同於演義並沒有給出太過於詳細的記載。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 將軍士仁屯公安, 素皆嫌羽輕己。 自羽之出軍, 芳、仁供給軍資, 不悉相救。 羽言“還當治之”,

芳、仁鹹懷懼不安。 於是權陰誘芳、仁, 芳、仁使人迎權。

先是糧草不按時供應, 接著二人就出城納降。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 羽不能克, 引軍退還。 權已據江陵, 盡虜羽士眾妻子, 羽軍遂散。 權遣將逆擊羽, 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關羽兵敗徐晃, 同時後方被渣權偷襲成功。

一無上將, 二無謀士, 後方空虛, 全靠二爺自己苦苦支撐又偏偏陷入兩面作戰的局勢。 每次讀到這裡心裡都會萬分感慨, 腦海裡想像了無數次月黑風高的麥城, 他駕著老態龍鍾的赤兔馬走在路上卻沒有前方, 那個時候的關羽心中又在想些什麼呢。

試想如果兵發樊城的同時哪怕有魏延這樣的將領鎮守後方, 呂蒙還敢不敢白衣渡江呢?再或者上庸劉封和房陵孟達有一兩隻援軍東出支援, 與關羽會師樊城城下, 事態會不會大有不同呢?

在首戰得利的情況下, 徐晃還趁勝追擊, 沖入關羽的包圍圈內, 把關羽逼到撤圍而走, 關羽手下的將士很多投沔水而死。

關羽的失敗可以說是意料之中了, 但是他的失敗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三國戰局也因此發生了改變,甚至可以說直接影響了蜀漢的國運。

三國戰局也因此發生了改變,甚至可以說直接影響了蜀漢的國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