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6~24 個月寶寶輔食怎麼加?看這一篇就夠了

添加輔食, 將意味著寶寶的人生邁出了一大步。

媽媽們對於寶寶添加輔食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疑惑:

寶寶多大開始加比較好?4 個月還是 6 個月?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肉吃魚?

寶寶每天吃幾頓最好?

今天的《輔食手記》, 營養師兼二寶辣媽李靚莉老師, 給大家帶來了「6~24 個月輔食添加指南」。

詳細解答關不同月齡的寶寶何時吃、怎麼吃、吃多少, 還給出了可參考的《餵養時間表》, 快來一起看看吧!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各國公認的開始吃輔食的時間點是寶寶 6 個月大, 但這個數字當然是可以波動的。

我們建議是:滿 6 個月, 不早於 4 個月。

爸爸媽媽可以留心觀察, 假如寶寶出現下面的表現, 就可以考慮添加輔食了:

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

可以維持坐著的姿勢

嘴巴裡放進固體的東西就伸出小舌頭的挺舌反射消失, 可以吞咽食物

但是, 也不能急著太早添加——假如是 4 個月以前,

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 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而且, 這麼早就加輔食, 可能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

太晚也存在隱患——第 3、4 個月的時候, 寶寶從媽媽那裡帶來的鐵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如果太晚開始吃輔食, 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就算是及時補鐵、不吃輔食, 晚於 8 個月才給寶寶吃輔食, 可能在未來出現寶寶排斥固體食物的現象。

輔食應該怎麼加?

在告訴大家各個月齡的寶寶該怎麼吃輔食之前, 我想先跟大家講講下面這些輔食添加的原則。

1. 從一到多

從最開始就要記住, 新的食物只添一種, 同一種食物連續多嘗試幾天, 等寶寶適應了, 再添新的。

這樣做是為了判斷寶寶能不能接受、會不會過敏, 比如出現皮疹、腹瀉、嘔吐等反應。

假如有反應, 通常 6 個小時內就會出現症狀;如果有症狀, 這種食物先停了, 過 3、4 個月再添, 寶寶可能就不過敏了。

2. 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同一種食物, 要隨著寶寶月齡逐漸增長而做成不同形態, 而呈現出不一樣的粘稠度和顆粒大小:

不用咀嚼、方便消化的泥狀,

比如打得碎碎的肉泥;

需要會咀嚼、會吞咽的半固體狀, 比如剁得碎碎的肉末;

需要仔細咀嚼的固體狀, 比如存在小顆粒的肉末。

具體什麼時候做成什麼形態, 我後面會仔細講, 目的都是為了適應寶寶的胃腸功能和咀嚼能力的發展。

3. 由少到多

從第一次給寶寶嘗試一種食物, 要從 1 小勺開始。

第一天, 可以嘗試 1~2 次, 往後可以增加進食量或次數。 這樣觀察 2~3 天, 寶寶適應了, 就可以再嘗試新食物。

記住, 咱們這麼做剛開始只是為了讓寶寶嘗試接觸新味道, 並不是要填飽 TA。 不要勉強孩子, 可以堅持著嘗試幾天, 每天嘗試幾次, 不吃就算啦。

輔食應該吃什麼、怎麼吃?

我們就默認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是 6 月齡, 從 6 月齡說起吧。

添加輔食前, 沒有特殊情況的話, 寶寶只需要喝母乳就好了, 每天需要喝到 800~1 000 mL。 而這之後, 幾乎每個月, 咱們都要面臨新變化。

第一階段:6 月齡開始

輔食關鍵字:菜泥、果泥、肉泥

每天保持 600 mL 奶量, 每天喝 4~6 次奶, 1 次輔食。

優先添加富鐵食物, 比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紅肉泥等。

選擇鐵強化米粉可以用母乳、配方奶或水沖調成稍稀的泥糊狀(能用小勺舀起不會很快滴落,太稀太稠都不好)。

還可以吃菜泥和果泥:

菜泥有:紅薯、南瓜、土豆、山藥、西藍花等;

果泥如:蘋果、香蕉、梨等。

記住喲,一次加一樣,觀察沒問題了,再加新的。

第二階段:7~9 月齡

關鍵字:末狀食物

每天保證母乳 / 配方 600 mL,喝奶 4~6 次,輔食 2~3 次。

從富鐵食物開始,逐漸達到每天 1 個蛋黃和 / 或全蛋(蛋黃適應良好就可以嘗試添加蛋白),和 50 g 肉禽魚(大概普通成年女性半個手掌那麼大一塊),其他穀物、蔬菜、水果視情況添加。

若嬰兒對蛋黃 / 雞蛋過敏,回避雞蛋同時應增加肉類 30 g(大概普通成年女性三分之一個手掌那麼大一小塊)。

可以吃的食物種類有:

主食:厚粥、軟飯、爛面等;

碎菜:胡蘿蔔、青菜、菠菜、南瓜、西藍花、花菜等;

小粒水果:蘋果、梨、香蕉、草莓、西梅、木瓜、鱷梨;

蛋白質:雞肉泥、魚泥、蝦泥、肉末、豆腐泥、豌豆泥、蛋黃、全蛋等。

這個時期是孩子需要開始練習咀嚼,因此要逐漸給孩子提供顆粒狀的食物。顆粒由小變大、由軟變硬。

7~9 月齡嬰兒輔食時間表(可參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12:00~12:30 泥糊狀輔食,如米粉、稠肉糊粥、菜泥、果泥、蛋黃泥等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18:00~18:30 泥糊狀輔食,如米粉、稠肉糊粥、菜泥、果泥、蛋黃泥等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夜間可以再喂寶寶配方奶。

第三階段:10~12 月齡

關鍵字:碎狀、丁塊狀、手指食物

保證母乳 / 配方奶 600 mL,每天喝奶 3~4 次,輔食 2~3 次。

此時,孩子攝入的食物種類幾乎可以跟大人一樣了,但大小和軟硬度,要比成人低 1~2 個檔次。

每天仍然保持 1 個雞蛋,肉禽魚 50 g;適量穀物,增加蔬菜水果種類,根據嬰兒需要增加食量。

吃輔食的時間,儘量跟大人三餐同步,兩餐之間可以各加一頓點心。

可以吃的食物有:

主食:小餃子、小餛飩、軟飯、饅頭片、麵包片、軟意面;

煮軟爛的蔬菜:豌豆、西葫蘆、胡蘿蔔等;

小粒水果:草莓、獼猴桃、火龍果等;

蛋白質類:魚片、豆腐、白煮蛋、碎豆等;

嘗試「手指食物」

從較軟的開始,如香蕉塊、南瓜塊等,12 個月時嘗試黃瓜條、蘋果片、雞肉塊、烤麵包片等較硬的塊狀食物。

10~12 月齡嬰兒輔食時間表(可參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 米粉或其它輔食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12:00~12:30 厚糊狀或小顆粒輔食:軟飯,肉末,碎菜等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 水果或其它點心

18:00~18:30 厚糊狀或小顆粒輔食:軟飯,肉末,碎菜等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第四階段:13~24 月齡

關鍵字:三餐兩點,清淡家庭食物

這個月齡的寶寶,大多已經嘗過各種日常食物,不需要再吃輔食了。

這個階段,家長的主要目標是讓孩子學習自主進食,並嘗試清淡的家庭食物。

這個階段,不要刻意加鹽等調味料,必要時單獨切碎食物。

每天三餐兩點,奶量維持 500 mL。

保持 1 個雞蛋,50~75 g 與禽肉,每天 50~100 g 穀物、蔬菜、水果。

這個階段的寶寶除了母乳和配方奶外,可以直接飲用鮮奶,包括優酪乳、乳酪等各種奶類,奶量達到需求量即可。

13~24 月齡嬰兒輔食時間表(可參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 鮮奶 + 早餐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 鮮奶 +水果或其它點心

12:00~12:30 正餐,鼓勵寶寶自己吃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 鮮奶 + 水果或其它點心

18:00~18:30 正餐,鼓勵寶寶自己吃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 鮮奶

這個階段,寶寶 1 / 3~2 / 3 的能量供給來自奶之外的食物,可以和家裡人共同吃飯啦。

這些東西,不要加在輔食裡

說完了怎麼吃,再來列舉一下不能加入輔食或者不能作為輔食的食物。

蜂蜜

堅果

果汁

煮菜水

米湯

大人的食物

本文首發于丁香醫生網站,作者:田吉順。

丁香媽媽是丁香園旗下的母嬰健康服務平臺,500 萬媽媽正在這裡享受專業醫生、營養師、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內容、課程、諮詢服務,一站式解決懷孕生孩子養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關注微信公眾號丁香媽媽(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媽媽。

選擇鐵強化米粉可以用母乳、配方奶或水沖調成稍稀的泥糊狀(能用小勺舀起不會很快滴落,太稀太稠都不好)。

還可以吃菜泥和果泥:

菜泥有:紅薯、南瓜、土豆、山藥、西藍花等;

果泥如:蘋果、香蕉、梨等。

記住喲,一次加一樣,觀察沒問題了,再加新的。

第二階段:7~9 月齡

關鍵字:末狀食物

每天保證母乳 / 配方 600 mL,喝奶 4~6 次,輔食 2~3 次。

從富鐵食物開始,逐漸達到每天 1 個蛋黃和 / 或全蛋(蛋黃適應良好就可以嘗試添加蛋白),和 50 g 肉禽魚(大概普通成年女性半個手掌那麼大一塊),其他穀物、蔬菜、水果視情況添加。

若嬰兒對蛋黃 / 雞蛋過敏,回避雞蛋同時應增加肉類 30 g(大概普通成年女性三分之一個手掌那麼大一小塊)。

可以吃的食物種類有:

主食:厚粥、軟飯、爛面等;

碎菜:胡蘿蔔、青菜、菠菜、南瓜、西藍花、花菜等;

小粒水果:蘋果、梨、香蕉、草莓、西梅、木瓜、鱷梨;

蛋白質:雞肉泥、魚泥、蝦泥、肉末、豆腐泥、豌豆泥、蛋黃、全蛋等。

這個時期是孩子需要開始練習咀嚼,因此要逐漸給孩子提供顆粒狀的食物。顆粒由小變大、由軟變硬。

7~9 月齡嬰兒輔食時間表(可參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12:00~12:30 泥糊狀輔食,如米粉、稠肉糊粥、菜泥、果泥、蛋黃泥等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18:00~18:30 泥糊狀輔食,如米粉、稠肉糊粥、菜泥、果泥、蛋黃泥等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夜間可以再喂寶寶配方奶。

第三階段:10~12 月齡

關鍵字:碎狀、丁塊狀、手指食物

保證母乳 / 配方奶 600 mL,每天喝奶 3~4 次,輔食 2~3 次。

此時,孩子攝入的食物種類幾乎可以跟大人一樣了,但大小和軟硬度,要比成人低 1~2 個檔次。

每天仍然保持 1 個雞蛋,肉禽魚 50 g;適量穀物,增加蔬菜水果種類,根據嬰兒需要增加食量。

吃輔食的時間,儘量跟大人三餐同步,兩餐之間可以各加一頓點心。

可以吃的食物有:

主食:小餃子、小餛飩、軟飯、饅頭片、麵包片、軟意面;

煮軟爛的蔬菜:豌豆、西葫蘆、胡蘿蔔等;

小粒水果:草莓、獼猴桃、火龍果等;

蛋白質類:魚片、豆腐、白煮蛋、碎豆等;

嘗試「手指食物」

從較軟的開始,如香蕉塊、南瓜塊等,12 個月時嘗試黃瓜條、蘋果片、雞肉塊、烤麵包片等較硬的塊狀食物。

10~12 月齡嬰兒輔食時間表(可參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 米粉或其它輔食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12:00~12:30 厚糊狀或小顆粒輔食:軟飯,肉末,碎菜等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 水果或其它點心

18:00~18:30 厚糊狀或小顆粒輔食:軟飯,肉末,碎菜等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第四階段:13~24 月齡

關鍵字:三餐兩點,清淡家庭食物

這個月齡的寶寶,大多已經嘗過各種日常食物,不需要再吃輔食了。

這個階段,家長的主要目標是讓孩子學習自主進食,並嘗試清淡的家庭食物。

這個階段,不要刻意加鹽等調味料,必要時單獨切碎食物。

每天三餐兩點,奶量維持 500 mL。

保持 1 個雞蛋,50~75 g 與禽肉,每天 50~100 g 穀物、蔬菜、水果。

這個階段的寶寶除了母乳和配方奶外,可以直接飲用鮮奶,包括優酪乳、乳酪等各種奶類,奶量達到需求量即可。

13~24 月齡嬰兒輔食時間表(可參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 鮮奶 + 早餐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 鮮奶 +水果或其它點心

12:00~12:30 正餐,鼓勵寶寶自己吃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 鮮奶 + 水果或其它點心

18:00~18:30 正餐,鼓勵寶寶自己吃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 鮮奶

這個階段,寶寶 1 / 3~2 / 3 的能量供給來自奶之外的食物,可以和家裡人共同吃飯啦。

這些東西,不要加在輔食裡

說完了怎麼吃,再來列舉一下不能加入輔食或者不能作為輔食的食物。

蜂蜜

堅果

果汁

煮菜水

米湯

大人的食物

本文首發于丁香醫生網站,作者:田吉順。

丁香媽媽是丁香園旗下的母嬰健康服務平臺,500 萬媽媽正在這裡享受專業醫生、營養師、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內容、課程、諮詢服務,一站式解決懷孕生孩子養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關注微信公眾號丁香媽媽(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媽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