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甯遠之戰努爾哈赤真正懼怕的是什麼東西?

努爾哈赤乘遼東明軍易帥和匆忙撤軍之機, 親統八旗軍約六萬人(號稱十三萬)於1626年(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出瀋陽, 十七日西渡遼河, 直逼寧遠。 此時孤城甯遠守軍不滿兩萬, 前有勁敵, 後無援兵, 形勢險惡。

圖片來源於網路

袁崇煥臨危不懼, 召集諸將議戰守, 決定採取堅壁清野之策, 組織全城軍民共同守城。 他在眾將士面前刺血為書, 誓與寧遠共存亡, 兵民為之感奮。 袁崇煥旋以總兵滿桂、副將左輔、參將祖大壽、副將朱梅分守城東、西、南、北四面, 自與滿桂提督全城。 在城上配置西洋大炮十一門。 東、北兩面及西、南兩面, 分由彭簪古、羅立指揮。 動員城廂商民入城, 盡焚城外房舍、積芻, 讓後金軍露處嚴寒野外。

袁崇煥還針對努爾哈赤善用間諜, 親督同知程維楧稽查奸細, 派人巡守街巷路口, 又動員街民配合士兵逐戶搜捕。 令通判金啟倧編派民夫,

供給守城將士飲食。 又派官吏帶領城內商民籌辦物料, 運矢石、火藥等。 軍民還在城牆外側潑水為冰, 以阻後金軍登城。 一切守禦準備於正月二十二日就緒, 穩定了軍心民心。 正月二十三日, 後金軍進抵寧遠, 離城五裡橫截山海大道, 安營佈陣, 切斷寧遠與關內的聯繫, 在城北紮設大營。 努爾哈赤遣被擄漢人入城勸降, 被嚴辭拒絕。 袁崇煥命羅立等向城北後金軍大營燃放西洋大炮, 後金軍傷亡甚重, 被迫將大營西移。

努爾哈赤自萬曆十一年(1583)起兵以來, 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 以及征伐蒙古、明朝的戰役中, 幾乎所向披靡, 無往而不利, 創造了一個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神話。

但是, 在他對明的最後一戰中, 其44年的戎馬生涯遭到了最嚴重的挑戰。 寧遠之役, 不僅使金兵傷亡慘重, 更使努爾哈赤極端驕傲的心理受到重創, 並在不久之後鬱鬱而終。

明軍守將袁崇煥, 因為甯遠大捷而威名遠揚, 為金軍征明的第一大敵。 此次戰役獲勝, 有“肯守之人”和“必守之心”當然是第一位的。

但要論真正讓金兵感到膽寒畏懼, 使明軍在軍事技術和戰術上明顯高出對手一個檔次, 從而打敗打敗努爾哈赤的, 卻是11門西洋大炮。

這種西洋大炮于明天啟初經澳門輸入中國。 因其來自紅發紅須的荷蘭人之手, 故也稱“紅夷大炮”。 據說這種大炮前後共輸入30門, 除18門留在京師, 1門試放時炸死, 餘皆調往寧遠。

當時寧遠的明軍把這種西洋大炮巧妙地納入寧遠的城防體系。 寧遠城的建築基本是正方形, 城的四角各有一方形敵臺。 它三面伸出城外, 一面與城郭連接。 大炮架於臺上, 可以三面射擊, 即使敵人沖到城腳之下, 門角兩台攢對橫擊。 也不會出現火力死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