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美日為何爆發珍珠港戰爭?美國專家:中國胡適!

1941年12月7日清晨, 日本海軍不宣而戰, 突襲了美國珍珠港, 摧毀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一半實力。

珍珠港事變之後, 美國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隨後美國向日本宣戰。 從此, 二戰的重要角色悉數登場。

歷史教科書上說, 珍珠港事變前, 美國對日本實行了各種禁運, 於是日本為了解除美國威脅, 而先下手為強。

然而, 最近有了新解釋。 美國歷史學家竟將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的罪過, 歸到大學者胡適身上。 華人一片譁然。

美國為何將珍珠港事變, 歸罪到胡適頭上?

1941年, 大學者胡適擔任駐美大使。 在此期間, 經常揭露日本罪惡, 讓日本人很惱火, 認為胡適是在挑撥離間。

1941年9月, 為了讓美國保持中立, 日本就和美國談判, 想讓美國以檔形式, 宣告世界保持中立。

胡適獲得這個消息後, 立即進行外交公關。 最後, 還拉攏了英國使者, 因為英國亞洲殖民地面臨著日本的威脅。


如果美國真的保持中立的話, 二戰結果還真不好說, 即便能贏, 估計損失也非常驚人。

經過胡適的努力, 後來英國邱吉爾也希望美國不能和日本媾和。 在多重壓力下, 1941年11月, 美日幾乎談崩了。

不久後, 日本就偷襲了美國珍珠港。 由此, 美國歷史學家查理·畢爾認為, 正因為胡適的原因, 導致羅斯福上了胡適的當, 所以才導致了珍珠港事變。 言外之意, 沒有胡適, 日本不會偷襲珍珠港, 美日依然很和諧。

正因美國步步相逼, 所以日本才不宣而戰

按照美國歷史學家查理·畢爾的看法, 日本屬於“衝冠一怒”, 因為美國拒絕了友好, 所以乾脆宣戰。 而在這其中, 美國單純的像只大白兔, 被英國、中國、日本左右著。 事實真是如此嗎?顯然不是, 珍珠港事變前的美日, 其實各懷鬼胎。

(1)太平洋雖大, 但卻容不下兩個海軍大國, 所以美國一直都認為日本是它的威脅。 現在美國也這麼認為。

(2)1940年後, 日本勢力急劇膨脹, 美國感到了切身威脅, 需要對日本加以控制。 那時就逐漸對日開始禁運。

(3)1937年後, 美國依然不停的賣給日本各種廢鋼材,

石油等資源。 隨著蘇德戰爭爆發, 美國對日本開始了嚴厲禁運。

於是, 美國運用了最擅長的武器——禁運, 將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繩索, 一點點的拉緊。 最終, 日本只能鋌而走險。

1939年, 日本在諾門檻戰役中失敗, 就註定了日本選擇“南下戰略”。 然而, 一旦南下, 不和美國、英國等宣戰, 根本不可能!所以, 日本和美國的各種友好談判, 只不過是虛與委蛇而已, 麻痹敵人。

(是他的詭計?)

後記

關於珍珠港事變, 還有一種說法非常恐怖, 即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已經獲悉日本的計畫, 但因為國內保守主義盛行, 所以就故意讓日本偷襲成功, 進入讓美國被動捲入戰爭, 不得不向日本宣戰。 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1)羅斯福當時面臨大選, 形勢嚴峻, 而一旦向日本宣戰, 那麼羅斯福就可以國家緊急情況而自動當選總統。

(2)美國的國力強大, 如果遠離世界大戰, 就無法實現大國雄心。 而如果日本德國贏得戰爭, 美國將極度危險。

所以, 最終羅斯福就默認了日本的偷襲, 但卻將航空母艦調走了。 最終,日本對美國的海軍實力毀滅有限。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真相究竟如何,估計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二戰之後,美日關係非常和諧,所以美國歷史學家們,也比較親近日本,將日本描述成無辜形象,將其他國家描述的醜惡一些,也不見奇怪。或許,當日本再給美國一刀時,他們才能醒悟吧!

最終,日本對美國的海軍實力毀滅有限。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真相究竟如何,估計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二戰之後,美日關係非常和諧,所以美國歷史學家們,也比較親近日本,將日本描述成無辜形象,將其他國家描述的醜惡一些,也不見奇怪。或許,當日本再給美國一刀時,他們才能醒悟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