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做用戶需求的創造者

從2010年誕生至今, 愛奇藝一直主打“青春、陽光、正能量、富有愛心”, 並在近幾年推出了《漢字英雄》《奇葩說》《最好的我們》《河神》等熱播劇、熱播綜藝, 在幾大視頻網站中異軍突起。

回顧這幾年, 愛奇藝不斷進行內容領域的新嘗試。 無論是影視劇的“先網後臺”, 還是提出“純網內容”發力自製, 愛奇藝對成為“首個吃螃蟹的人”很是熱衷。 作為影視行業的一分子, 愛奇藝為何能一再搶佔先機?8月11日,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保持一顆創新的心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創新可能會賠錢,

追隨一定會賠錢。 從這個維度來看, 我們做創新者比做追隨者的價值更高。 ”

創造需求而不是追隨需求

互聯網世界, 一向是流量為王。 根據王曉暉的觀察, 當前互聯網流量最大的幾類內容:一個是大劇, 年輕人追劇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一個是兒童內容, 優質的兒童內容是國內奇缺的;還有動漫, 再加上電影、綜藝, 這幾類內容能佔據網路上80%的流量。

“網劇也應該做出電影的品質。 ”這是王曉暉堅持的觀點。 在高品質網劇出現之前, 沒有人相信網劇能做到這一點, 但這些好作品出現後, 曾經吐槽的人開始認同網劇。 “做高品質網劇, 我們沒有請流量明星, 而是研究劇集模式、內容導向、價值觀, 我們想創造這方面的需求, 讓大家知道,

這一類劇也是有市場的, 並不是只有小鮮肉才有市場。 ”王曉暉這樣對記者說。

“創造需求最重要的一點是, 做發現者, 並且能把不存在的變為現實, 把小眾變為大眾化需求。 比如說嘻哈音樂是小眾音樂, 但通過節目, 我們找到了年輕人喜歡的表達方式, 認同的價值觀。 ”王曉暉認為, 這就是創造需求的一個標誌。

催生健康多元的IP價值

前不久的中國“網路文學+”大會上, 愛奇藝文學公佈了一系列計畫, 其中一項就是, 免費開放100部網劇IP、500部網大IP, 採取後期收入分成, 與合作方共擔風險的合作方式, 以文學驅動影視發展。

在整個愛奇藝平臺中, 文學計畫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部分。 據記者瞭解, 目前愛奇藝已經形成了VIP會員、電商、遊戲、直播、漫畫、文學、電影票等多個業務,

建立了愛奇藝IP全產業鏈, 王曉暉將其稱為“大蘋果樹模型”。 通過大蘋果樹模型, 愛奇藝多項業務可以統一整合。 以《河神》為例, 愛奇藝獨家引入其電子版權, 並圍繞該IP打通文學、網劇、同名遊戲(手游、頁遊)、衍生品等產業鏈各環節。 網劇上線後, 《河神》原著小說獨家上線愛奇藝文學單周點擊量突破1300萬, 兩周突破3300萬。

“當前追影視劇的年輕人裡, 有10%會去看原著小說。 並且, 在愛奇藝文學裡看小說的人中, 有50%都來自愛奇藝會員。 ”王曉暉認為, 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數字, 並且, 這些會員消耗大量的時間在愛奇藝平臺上去閱讀、去看視頻, 可以進一步提升愛奇藝的平臺價值。

王曉暉告訴記者, 借助大蘋果樹模型,

在生態變現方面, 愛奇藝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勢。 “愛奇藝當前日活躍用戶有2億多, 1個作品就能有7種變現方式。 ”一魚多吃的IP聯動戰略以及由廣告、用戶付費、出版、發行、衍生業務授權、遊戲、電商等組成的變現矩陣, 共同驅動了IP的價值開發。 王曉暉認為, 這樣的環境下, 更利於催生健康多元的IP價值, 發掘青春、陽光、正能量、富有愛心的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