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到底有沒有丐幫?有沒有傳說中的打狗棒?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說起丐幫, 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影視作品中的一個派別, 個個身手不凡, 尤其丐幫幫主手持打狗棒, 施展一手打狗棒法, 威風八面。 在古代, 到底有沒有丐幫?丐幫到底有沒有打狗棒呢?

古代乞丐問題

在古代, 流落街頭, 靠著乞討為生的也被稱為花子。 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采生折割”的現象, 即故意把幼童弄殘, 博取同情, 更方便乞討。 甚至出現了“拍花子”的, 拐騙幼童。 花子拐人在當時也是一大患。 在古代, 中國農業社會一旦天災, 百姓無力生存, 便會變為無業遊民, 最後變成乞丐。

“丐頭”——官封的乞丐“頭頭”

在古代,

乞丐的出現無法杜絕, 既然無法禁止就必須管控。 清代, 官府為了管理乞丐群體, 辦法之一就是從乞丐中挑選比較幹練腦袋靈活的充任“丐頭”, 負責監察乞丐們的不法行為。

頒發給丐頭的公文

丐頭的上任過程也十分複雜, 而且和普通乞丐也沒啥關係。 新一任丐頭首先需要經過捕頭的推薦, 隨後縣令用朱批作出“批准”, 之後還要新一任丐頭到縣衙出具“認狀”, 表明自願擔任丐頭一職, 並保證承擔相應責任, 最後還需要上一任丐頭畫押確認。 上任之前還需要有官府發放的正式腰牌。

清朝時的無錫也設置了類似的官職, 叫做“叫化甲頭”。 組織乞丐分片乞討, 並向商戶收類似保護費的“規錢”。

真正的丐幫存在嗎?

其實說起丐幫,

文獻中記載的多是黑道性質的。 比如宋代杭州“團頭金老大”, 明清時期湖北的“籮筐會”, 江西的“邊錢會”, 福建的“花子會”等。 丐幫內部紀律森嚴, 設有“十窮”, “八要”, “十戒”。

“十窮”類似於今天的營業理念, “八要”類似於員工守則, “十誡”類似於懲罰制度。 丐幫弟子違反了戒規, 輕則掌嘴打屁股, 重則廢手足, 割鼻子, 再重者, 亂棍打死。 丐幫幫主稱“團子”, 掌管乞丐們的一切收入和支出, 指揮乞丐, 掌管獎懲。 丐幫內設立“幫庫”, 一切收入經團頭過目後, 抽成納入庫中。

丐幫有沒有打狗棒?

團頭掌握著一個特殊信物——幫鞭, 又叫金棒。 不像影視劇中的打狗棒, 棒頭鑲嵌寶石, 古代真實的幫鞭其實是用麻繩擰成的鞭子, 長九丈, 打數個結。 鞭可以世襲,

由團頭始終掌握, 鞭到令到, 見鞭如見團頭, 鞭在幫在, 鞭失幫亡。 所以說, 丐幫的打狗棒應該叫打狗 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