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妹兒帶你游山西:五臺山顯通寺“一方淨土寸心誠”

去了五臺山一定要去顯通寺, 顯通寺座落在五臺山中心區大白塔北側、五臺山台懷鎮北側菩薩頂腳下。 是五臺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 俗稱“祖寺”。 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年), 初名大孚靈鷲寺。 北魏孝文帝擴建此寺, 由於當年寺前花開滿園, 又被叫做花園寺。 唐武則天(684-704年)時, 因新譯華嚴經藏此, 曾改名大華嚴寺。 明太祖朱元璋時重修, 賜額“大顯通寺”, 明成祖朱棣賜名為“大吉祥顯通寺”, 明神宗朱翊鈞再賜額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 簡稱永明寺。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再改名為大顯通寺, 直到今天。

全寺占地面積43700平方米, 現有大小房屋400多間, 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 在全寺中軸線上, 寺前銅塔聳立, 七重殿宇布從南到北, 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 還有鐘樓、僧舍和各種配殿。 第一重大殿觀音殿內, 中間供著觀音菩薩, 左右供著文殊和普賢菩薩。 第二重大殿大文殊殿內, 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 從左至右, 依次為西台獅子文殊, 南台智慧文殊, 中台孺者文殊, 北台無垢文殊, 東台聰明文殊;大智文殊後面是甘露文殊。 文殊像前有護法神韋馱像, 兩側有十八羅漢像。 第三重大殿大雄殿為舉行佛事活動主要場所, 殿內供著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尊佛像;兩旁為十八羅漢,

背後為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像。 大雄殿后是著名的無量殿和銅殿, 這兩座殿可稱之為寺中建築瑰寶。

顯通寺尤其最為突出的是在顯通寺的後高殿前, 一座用青銅鑄件組裝而成的純粹金屬建築物, 人稱“顯通銅殿”。 是在明代萬曆三十七年(西元1609年)萬曆皇帝母親李太后之師妙峰和尚集全國13省市佈施, 先後鑄成三座銅殿, 一置峨眉山, 一置南京寶華山一置五臺山, 如今僅存五臺山這一座了,其造型和北京故宮金妾殿相仿共用銅10萬斤, 是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

它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廟, 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