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始皇是如何被黑成這樣的,還能洗白嗎

秦始皇在許多教材裡面的形象是個“暴君”, 說他殘暴成性, 不顧百姓死活, 執意要修長城, 修陵墓, 修宮殿, 當然顯得最壞的是“焚書坑儒”, 這些記載較早的來自於司馬遷的《史記》, 比如其中記載過尉繚的描述:“秦王為人, 蜂准, 長目, 摯鳥膺, 豺聲, 少恩而虎狼心, 居約易出人下, 得志亦輕食人。 我布衣, 然見我常身自下我。 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 天下皆為虜矣。 不可與久遊。 ”

這些所謂的歷史是真的麼?秦始皇真的就這麼殘暴麼?首先, 我們可以考慮下, 最直接的證據有沒有, 目前的說法都是幾手證據了, 失真的可能性很大。 再則這些撰寫的人, 所處的時代環境也值得我們認真質疑, 司馬遷距離秦始皇的時期已經過了近百年, 他之所以要寫史書, 並且去所謂的實地考擦, 就是因為他也曾懷疑前輩留下的資料。

那麼他會不會失實, 司馬遷喜歡寫完一段, 評價一番, 這種評價也是建立在他瞭解的部分情況之上, 他認為秦王剛愎自用, 自大貪心, 刻薄寡恩, 不信任何人, 不實行仁政王道, 禁止人們閱讀詩書古籍, 推行嚴酷的秦法。 這個方法打天下有用, 守天下沒用。 從司馬遷的記載來看, 秦始皇並沒有大肆直接屠殺六國遺民,

也沒有像後世開國皇帝那樣殺功臣, 他所做的是用嚴格的法律去推進大型工程的建立。 這種壞在當代, 功在千秋的事情, 被後朝占了便宜還賣了乖。

漢代從自己的合法性考慮, 不遺餘力的譭謗秦代及秦始皇, 這個是必然的。 這才是秦始皇的面目可憎的最大原因。

秦始皇也挺悲劇, 也許打開其陵墓能夠發現一些更接近事實的真相, 小編猜測, 肯定沒有這麼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