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瓊崖革命根據地歷史源流 配合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島

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的馮白駒與王文明雕像。 海南日報記者 張傑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這是一個百折不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實案例,

這是一曲從小到大、歷經艱辛解放全島的紅色讚歌, 這是一部波瀾壯闊、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史詩, 這就是瓊崖革命根據地23年發展的光輝歷程。 樂四區、母瑞山、六連嶺……一個個根據地的名字閃耀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瓊文、美合、白沙……一個個根據地的光榮業績彪炳瓊崖抗戰史冊;直到解放戰爭時期, 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以涵蓋全島大多數土地面積和人口的體量, 為奪取解放海南島戰役的勝利,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反“圍剿”鬥爭中保存革命火種

借勢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 我黨在海南島東線建成了第一個大片區域的根據地;在英勇的第一次反“圍剿”鬥爭受挫後,

瓊崖蘇維埃政府機關和部分紅軍第一次轉移到母瑞山, 很快又發動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 重建了範圍更大的根據地;在第二次反“圍剿”鬥爭失敗後, 瓊崖党的領導機關第二次轉移到母瑞山, 再次保存了革命火種;最後, 我黨在瓊文老區又逐步走上恢復與發展的道路。 這就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瓊崖革命根據地的發展脈絡。

“1927年9月, 全瓊武裝暴動的第一仗——椰子寨戰鬥後, 我黨領導人民逐步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 ”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員邢詒孔說, 當年11月, 瓊崖特委在樂會縣第四區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 確定了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方針, “為瓊崖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

會後, 陵水縣1000多工農革命軍和農軍在瓊崖工農革命軍東路軍的馳援下第二次攻佔陵水縣城,

成立了陵水縣蘇維埃政府, 建立了繼海陸豐蘇維埃政府之後華南地區的又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 接著, 瓊崖工農革命軍東路軍繼續南征, 於翌年1月攻佔瓊南重鎮三亞。 至此, 東南部沿海的樂會、萬甯、陵水、崖縣四縣紅色區域基本連成一片, 形成長達100多公里的帶狀紅色區域, 以樂會四區為中心的瓊崖革命根據地基本形成。

“這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恐慌。 ”邢詒孔說, 1928年3月蔡廷鍇師奉調入瓊開始“圍剿”瓊崖革命根據地, 根據地軍民被迫進行了第一次反“圍剿”鬥爭。 然而, 由於佔據絕對優勢的敵人慘絕人寰的反復“圍剿”, 第一次反“圍剿”鬥爭嚴重受挫。

紅軍、瓊崖蘇維埃政府機關向母瑞山轉移, 經過不到1年時間, 成立了大山鄉蘇維埃政府, 建立起母瑞山革命根據地。

“‘紅五月’攻勢開啟了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 ”邢詒孔說, 1930年5月開啟的瓊崖革命“紅五月”攻勢節節勝利, 讓老蘇區得到恢復, 並開闢了臨高、崖縣等新蘇區。 到1931年5月, 樂(會)萬(寧)方圓100餘公里蘇區幾乎連成一片, 澄(邁)瓊(山)定(安)的蘇區已打通聯片, 蘇區人口達100萬以上。

1932年7月, 國民黨廣東當局派陳漢光警衛旅向瓊崖革命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第二次“圍剿”。 中共瓊崖特委領導根據地軍民進行了艱苦的反“圍剿”鬥爭, 儘管紅軍戰士和革命群眾戰鬥得極為英勇, 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但因為敵我力量懸殊和在鬥爭策略上,

錯誤地與敵硬碰, 打陣地戰、消耗戰等原因, 第二次反“圍剿”鬥爭還是失敗了。

“馮白駒帶領100多人再次在母瑞山堅持了8個多月艱苦卓絕的鬥爭, 保存了特委領導核心, 保存了革命的火種。 ”邢詒孔說。 1933年4月, 馮白駒帶領僅存的25人突圍下山, 回到瓊文老區, 與堅持瓊文縣委鬥爭的黎民等同志會合, 開展遊擊戰爭。 星星之火終於又在瓊島大地上逐步燃燒起來。

抗日戰爭時期:壯大武裝力量 有效打擊日寇

“雲龍改編”後, 中共瓊崖特委和獨立總隊在與日軍戰鬥中不斷壯大, 建立了瓊文和美合等抗日根據地;“美合事變”後, 我黨在挫敗國民黨頑固派反共逆流的同時, 成立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反“蠶食”反“掃蕩”鬥爭中, 面對日軍和國民黨頑軍的兩面夾擊, 特委堅持內線作戰,同時挺出外線開闢新根據地;“白沙起義”後,在黎族苗族同胞配合下,我黨建立了白沙抗日根據地。這就是抗戰時期瓊崖抗日根據地的發展脈絡。

“潭口阻擊戰拉開了瓊崖全民抗戰的序幕。”省委黨史研究室黨史一處處長林夏說,1938年12月,瓊崖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兩個月後,日軍入侵瓊崖,獨立隊奮起抵抗,在潭口渡口阻擊日軍,打響了我黨領導的抗戰第一槍。隨後,我黨建立了瓊文抗日遊擊根據地。3月,獨立隊擴編為獨立總隊,成為建立敵後根據地和廣泛開展敵後遊擊戰爭的中堅力量。“在近1年時間裡,瓊崖特委在戰鬥中擴大了抗日遊擊區,使獨立總隊成為當時華南地區人數最多的人民抗日武裝隊伍。”林夏說。

隨著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我黨在鞏固瓊文根據地的同時,將特委和總隊領導機關西遷澄邁縣美合地區,開闢了美合抗日根據地。在根據地內創辦了消費合作社、瓊崖抗日公學和軍械廠。“美合山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培養了大批黨、政、軍幹部,發展壯大了抗日武裝力量。”林夏說。

1940年12月,瓊崖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製造了駭人聽聞的“美合事變”。經過近1年艱苦的遊擊戰爭,特委取得了一系列反頑戰鬥的勝利,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逆流;還在瓊山、文昌、樂萬地區建立了一批縣、區、鄉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11月成立了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這些舉措,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邢詒孔說。

1942年5月起,日軍向我根據地進行瘋狂“蠶食”和“掃蕩”,加上國民黨頑軍的兩面夾攻,1942-1943年成為瓊崖抗日戰爭最殘酷、最困難的時期。特委在堅持內線作戰的同時,挺出外線,挺進敵後,相繼建立了樂萬、六連嶺、瓊山西、儒萬山、六芹山和儋臨等抗日遊擊根據地。

1943年8月,五指山腹地的黎族苗族人民在王國興領導下發動著名的“白沙起義”。他們在起義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的殘酷鎮壓後,主動派代表尋找共產黨。瓊崖特委堅決支持少數民族的正義鬥爭,派部隊進入白沙,幫助黎族苗族同胞堅持戰鬥。1945年3月,特委指揮部隊推進白沙,擊潰國民黨頑軍,建立了白沙抗日根據地。

“瓊崖抗日根據地的鬥爭,牽制和打擊了法西斯東方戰線的力量,為抗日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林夏說。

解放戰爭時期:配合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島

省委黨史研究室科研宣教處負責人顏書明認為,解放戰爭時的瓊崖革命根據地建設,前期是圍繞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而展開,後期是圍繞配合渡海解放海南島戰役而展開。

1946年2月,國民黨46軍分4路向白沙解放區大舉“清剿”,瓊崖內戰全面爆發,我軍開展了英勇的反“清剿”鬥爭。11月,46軍被調往山東,但瓊崖內戰仍然繼續。瓊崖特委作出了關於建立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

1947年初,特委和瓊崖縱隊領導機關率領警衛營進駐白沙縣紅毛峒,領導根據地的創建工作。4月,我軍掃除白沙境內殘敵,鞏固白沙根據地,並向保亭、樂東發展,解放了五指山周圍地區。5月,瓊崖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關於鞏固和擴大五指山革命根據地和建設解放區的軍事、政治、經濟、土改、民運、黨務等項決定。1948年1月,我軍解放保亭縣,6月,又解放了樂東縣。至此,白沙、保亭、樂東3縣全境解放,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勝利建成。“到1948年上半年,瓊崖解放區和遊擊區已占全瓊總面積的4/5,人口占全瓊人口的3/5。”顏書明說。

從此,瓊崖縱隊由防禦轉向進攻,連續向敵人發動了秋、春、夏季三大軍事攻勢:1948年9月開始的秋季攻勢解放18個墟鎮,攻克據點20餘處;1949年3月開始的春季攻勢,解放了新州、昌江、感恩3個縣城和石碌山、廣壩等20座城鎮,攻克據點87處;7月開始的夏季攻勢,連續攻襲樂會、文昌的一系列敵據點。

正當我軍節節勝利之際,各路國民黨潰兵退到海南島,兵力驟增到10余萬人。為此,瓊崖縱隊一方面積極組織反“清剿”,一方面全力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軍渡海作戰的一切準備。1950年3月,我野戰軍兩個加強營與兩個加強團先後分批潛渡海南島成功,4月中旬,十五兵團主力登陸成功,在瓊崖縱隊、根據地軍民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協同作戰,4月23日解放海口,接著揮師追殲逃敵,5月1日全殲殘敵,海南島全部解放。

“事實說明,瓊崖革命根據地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時期,都起了巨大的作用。”顏書明評價說,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瓊崖革命根據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點評

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瓊崖革命根據地注重將軍事鬥爭與根據地建設相結合,充分調動貧苦大眾革命的積極性,使群眾把自己的切身利益與黨開展的軍事鬥爭緊密聯繫在一起。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不畏困難,不怕流血犧牲,積極協助人民軍隊開展軍事鬥爭,通過軍民密切配合、共同抗敵,為保衛和鞏固瓊崖革命根據地進行軍事鬥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開展戰勤服務工作,組織擔架隊、運輸隊運送物資,搶救傷病員的工作中,人民群眾踴躍支前,使瓊崖縱隊在面對強敵時能夠得到必要的後勤支援。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這是瓊崖革命根據地能夠在多次被摧毀後又再次重建的基本經驗。

(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林夏)

特委堅持內線作戰,同時挺出外線開闢新根據地;“白沙起義”後,在黎族苗族同胞配合下,我黨建立了白沙抗日根據地。這就是抗戰時期瓊崖抗日根據地的發展脈絡。

“潭口阻擊戰拉開了瓊崖全民抗戰的序幕。”省委黨史研究室黨史一處處長林夏說,1938年12月,瓊崖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兩個月後,日軍入侵瓊崖,獨立隊奮起抵抗,在潭口渡口阻擊日軍,打響了我黨領導的抗戰第一槍。隨後,我黨建立了瓊文抗日遊擊根據地。3月,獨立隊擴編為獨立總隊,成為建立敵後根據地和廣泛開展敵後遊擊戰爭的中堅力量。“在近1年時間裡,瓊崖特委在戰鬥中擴大了抗日遊擊區,使獨立總隊成為當時華南地區人數最多的人民抗日武裝隊伍。”林夏說。

隨著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我黨在鞏固瓊文根據地的同時,將特委和總隊領導機關西遷澄邁縣美合地區,開闢了美合抗日根據地。在根據地內創辦了消費合作社、瓊崖抗日公學和軍械廠。“美合山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培養了大批黨、政、軍幹部,發展壯大了抗日武裝力量。”林夏說。

1940年12月,瓊崖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製造了駭人聽聞的“美合事變”。經過近1年艱苦的遊擊戰爭,特委取得了一系列反頑戰鬥的勝利,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逆流;還在瓊山、文昌、樂萬地區建立了一批縣、區、鄉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11月成立了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這些舉措,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邢詒孔說。

1942年5月起,日軍向我根據地進行瘋狂“蠶食”和“掃蕩”,加上國民黨頑軍的兩面夾攻,1942-1943年成為瓊崖抗日戰爭最殘酷、最困難的時期。特委在堅持內線作戰的同時,挺出外線,挺進敵後,相繼建立了樂萬、六連嶺、瓊山西、儒萬山、六芹山和儋臨等抗日遊擊根據地。

1943年8月,五指山腹地的黎族苗族人民在王國興領導下發動著名的“白沙起義”。他們在起義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的殘酷鎮壓後,主動派代表尋找共產黨。瓊崖特委堅決支持少數民族的正義鬥爭,派部隊進入白沙,幫助黎族苗族同胞堅持戰鬥。1945年3月,特委指揮部隊推進白沙,擊潰國民黨頑軍,建立了白沙抗日根據地。

“瓊崖抗日根據地的鬥爭,牽制和打擊了法西斯東方戰線的力量,為抗日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林夏說。

解放戰爭時期:配合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島

省委黨史研究室科研宣教處負責人顏書明認為,解放戰爭時的瓊崖革命根據地建設,前期是圍繞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而展開,後期是圍繞配合渡海解放海南島戰役而展開。

1946年2月,國民黨46軍分4路向白沙解放區大舉“清剿”,瓊崖內戰全面爆發,我軍開展了英勇的反“清剿”鬥爭。11月,46軍被調往山東,但瓊崖內戰仍然繼續。瓊崖特委作出了關於建立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

1947年初,特委和瓊崖縱隊領導機關率領警衛營進駐白沙縣紅毛峒,領導根據地的創建工作。4月,我軍掃除白沙境內殘敵,鞏固白沙根據地,並向保亭、樂東發展,解放了五指山周圍地區。5月,瓊崖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關於鞏固和擴大五指山革命根據地和建設解放區的軍事、政治、經濟、土改、民運、黨務等項決定。1948年1月,我軍解放保亭縣,6月,又解放了樂東縣。至此,白沙、保亭、樂東3縣全境解放,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勝利建成。“到1948年上半年,瓊崖解放區和遊擊區已占全瓊總面積的4/5,人口占全瓊人口的3/5。”顏書明說。

從此,瓊崖縱隊由防禦轉向進攻,連續向敵人發動了秋、春、夏季三大軍事攻勢:1948年9月開始的秋季攻勢解放18個墟鎮,攻克據點20餘處;1949年3月開始的春季攻勢,解放了新州、昌江、感恩3個縣城和石碌山、廣壩等20座城鎮,攻克據點87處;7月開始的夏季攻勢,連續攻襲樂會、文昌的一系列敵據點。

正當我軍節節勝利之際,各路國民黨潰兵退到海南島,兵力驟增到10余萬人。為此,瓊崖縱隊一方面積極組織反“清剿”,一方面全力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軍渡海作戰的一切準備。1950年3月,我野戰軍兩個加強營與兩個加強團先後分批潛渡海南島成功,4月中旬,十五兵團主力登陸成功,在瓊崖縱隊、根據地軍民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協同作戰,4月23日解放海口,接著揮師追殲逃敵,5月1日全殲殘敵,海南島全部解放。

“事實說明,瓊崖革命根據地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時期,都起了巨大的作用。”顏書明評價說,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瓊崖革命根據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點評

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瓊崖革命根據地注重將軍事鬥爭與根據地建設相結合,充分調動貧苦大眾革命的積極性,使群眾把自己的切身利益與黨開展的軍事鬥爭緊密聯繫在一起。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不畏困難,不怕流血犧牲,積極協助人民軍隊開展軍事鬥爭,通過軍民密切配合、共同抗敵,為保衛和鞏固瓊崖革命根據地進行軍事鬥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開展戰勤服務工作,組織擔架隊、運輸隊運送物資,搶救傷病員的工作中,人民群眾踴躍支前,使瓊崖縱隊在面對強敵時能夠得到必要的後勤支援。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這是瓊崖革命根據地能夠在多次被摧毀後又再次重建的基本經驗。

(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林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