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不拿“不平等條約”綁架孩子

點擊上方關注 柚柚育兒百萬媽媽育兒首選

許多家庭都深知立規矩的重要性, 奉行“無規矩不成方圓”, 是的, 大腳板妹崽也奉行這一點, 所以抓住朵朵秩序敏感期這一關鍵時期, 和她愉快的商定了很多奇怪的規矩。

可是也有很多家庭, 奉行了規矩之後卻總是搞得家裡劍拔弩張——孩子哭成一團, 家長火冒三丈, 最後打幾個巴掌了事。

為什麼有的時候規則就是不管用呢?

大腳板猜測, 也許最初制定的就是“不平等條約”

【規則管制的物件不平等】

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對大人和小孩兒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人抱著手機看個沒完, 小孩看一分鐘電視都是罪過;

大人盡挑自己愛吃的拌菜買, 小孩卻不許挑食, 什麼都要吃;

大人回家路上遇上個三姑六婆, 站在家門口能聊個半小時, 小孩子必須跟著大人乖乖回家, 跟小朋友撒歡跑了, 就會被說“不乖”;

……

憑什麼這些規則都是管我的?孩子自然——不服氣。

這天, 大腳板下班早, 便和朵朵姨婆一起去幼稚園接孩子放學。 最近姨婆在家裡做客。

放學後, 幼稚園的小朋友自然要三五成堆的留下來玩一會兒, 幾個好朋友在一起爬梯子鑽洞洞, 追來追去, 好不快樂!

大腳板準備等孩子玩樂時, 跟老師交流一下, 姨婆拉著朵朵一個勁兒的催:“快走, 快走, 一會兒沒車了!”於是大腳板只好與老師匆匆告別。

朵朵玩得正開心, 不想離開, 還好, 小朋友G也跟著爺爺放學了, 於是兩個小朋友手把手跑出了幼稚園。

姨婆又在後面追:“不要跑, 不要跑!”

兩個小朋友哪裡肯聽, 停下來看一眼, 又打鬧著向前跑去。

走到社區門口, 兩個小朋友都停下來了。

原來這條大路大家都走熟了的, 幾個四歲的小寶寶都清楚——社區裡面可以追逐奔跑, 到了門口就要停下來等大人。

姨婆終於追到了, 沖著朵朵一陣教訓:“我叫你你怎麼不理呢?就知道跑, 就知道跑!”

G的爺爺脾氣才好, 一聲不吭地微微笑著看著他們。

朵朵沒有理姨婆, 牽著大腳板的手, 與G愉快地說拜拜。 大腳板看到小朋友G也牽著爺爺的手與朵朵友好的告別。

看, 從幼稚園大門到社區門口之間,

這段路是安全的, 這段路有那麼多同行的小夥伴, 本來是一段愉快的放學之旅, 為什麼要因為大人的主觀意識而將它變得彆彆扭扭的呢!

試想, 如果朵朵真那麼聽話, 就乖乖的牽著姨婆的手慢悠悠的走, 看到歡呼打鬧的小朋友們擦身而過, 她卻不能和小朋友們同行, 這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大腳板說:“朵朵走, 買蛋糕去。 ”

姨婆卻接嘴:“不給買, 今天一點也不乖!”

朵朵氣呼呼的回話:“我沒有不乖!哼!”

大腳板問姨婆:“你買菜回家的路上遇到朋友, 你做得到不說話不聊天直接回家嗎?”

是啊, 大人遇到朋友還難免站在路邊多聊一會兒, 你卻不允許小朋友放學路上與朋友同行一段路, 這就是一種不平等的約定,

大人想要離開的時候,

孩子玩兒的多開心都得跟著你走, 大人不想跑在前面, 哪怕前面是你的好朋友, 你也不能和他們一起走, 這也是一種不平等的規則。

【利用孩子的盲目, “坑娃”無極限】

有的家庭也制定了有效的溝通措施——事先約法三章, 要求孩子說到做到。

比如說看電視——

“媽媽, 我想看電視!”

“不行不行!”

“就一會兒就一會兒嘛……”

“只需看十五分鐘!”

“行!”

然後, 十五分鐘到了, 孩子看的意猶未盡, 這時家長卻拿著“尚方寶劍”理直氣壯地關電視了, 還可以義正言辭地給孩子“扣帽子”:“你自己同意了十五分鐘的, 說話要算數, 你不能不講信用!”

結果怎麼樣?要麼孩子屈于“不講信用”的愧疚感, 關了電視後牽腸掛肚, 要麼就是捨不得電視裡那引人入勝的情節, 破罐子破摔,

哭天搶地, 最後大的罵小的哭, 一地雞毛。

為什麼小孩子老是說話不算話呢?

也許最初制定約定的時候就是不平等的。

小孩子哪裡知道十五分鐘具體有多長時間?他又哪裡知道, 為了這十五分鐘他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他只知道此時不答應這十五分鐘, 也許他連一分鐘都沒得看!

欲望沖頂的時候, 大人都無法做出理智的判斷, 小孩能有什麼判斷力?

這時你還用說話算數來綁架他, 要求他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這不是利用孩子的盲目性與他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嗎?

男人上床前的承諾, 女人深夜做的決定, 婚禮上拍胸脯的保證, 酒後吐露的真言, 這些東西哪一樣沒讓當事人後悔過?

小孩子不知道條約的不平等, 他只會陷在“我說到做不到”的自我評價的漩渦中, 這時大人要是再理直氣壯地一指責,好了——要麼背上負面評價的心理包袱,要麼就乾脆破罐子破摔了。這不是坑娃嗎?

怎麼解決?

我看一開始就不應該這麼約定,不應該用赤裸裸的誘惑去挑戰小孩子的人性,大人都經不起挑戰,何況孩子,更何況大多數孩子都只是普通人,

【應該怎麼做】

1、規則應管制著全家所有的人。

又提到大腳板多次提到的“飯沒吃完不許吃零食”的規定了,這條全家通行的規則目前由朵朵充當著執法者,她樂此不疲地監督著所有人,保管自己的零食也絕不會監守自盜。

因為這條規則已成為準則走進她的心中,因為她知道全家人概無例外,所以對此也不會心生抵觸。

2、約法三章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不做違背人性的約定。

十五分鐘,也許電視正放的精彩,讓孩子強制斷掉是多麼痛苦的事情,不如改成每集獨立成章的動畫電視劇,一次允許孩子看個2到3集;

沒人陪伴又沒玩具的孩子,一個人玩起來真的很無聊,那麼禁掉他的手機的時候,你也要放下手機,給他一個高品質的陪伴,有讓孩子“有聊”;

孩子信誓旦旦的保證“我可以一個月不看電視”的時候,也請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將這一個月時間酌情修改……

3、鼓勵孩子與孩子一起接受規則的約束,偶爾壞了規矩,也別給他負面的評價。

孩子不是想故意犯錯誤的,他一時沒有遵守約定,也不要給他貼上說話不算話的標籤,請呵護她的那一顆向上向善的心,那是寶寶們最純潔的靈魂。

- THE END -

☟ 大家都愛看

育兒路漫漫,進來歇一會

這時大人要是再理直氣壯地一指責,好了——要麼背上負面評價的心理包袱,要麼就乾脆破罐子破摔了。這不是坑娃嗎?

怎麼解決?

我看一開始就不應該這麼約定,不應該用赤裸裸的誘惑去挑戰小孩子的人性,大人都經不起挑戰,何況孩子,更何況大多數孩子都只是普通人,

【應該怎麼做】

1、規則應管制著全家所有的人。

又提到大腳板多次提到的“飯沒吃完不許吃零食”的規定了,這條全家通行的規則目前由朵朵充當著執法者,她樂此不疲地監督著所有人,保管自己的零食也絕不會監守自盜。

因為這條規則已成為準則走進她的心中,因為她知道全家人概無例外,所以對此也不會心生抵觸。

2、約法三章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不做違背人性的約定。

十五分鐘,也許電視正放的精彩,讓孩子強制斷掉是多麼痛苦的事情,不如改成每集獨立成章的動畫電視劇,一次允許孩子看個2到3集;

沒人陪伴又沒玩具的孩子,一個人玩起來真的很無聊,那麼禁掉他的手機的時候,你也要放下手機,給他一個高品質的陪伴,有讓孩子“有聊”;

孩子信誓旦旦的保證“我可以一個月不看電視”的時候,也請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將這一個月時間酌情修改……

3、鼓勵孩子與孩子一起接受規則的約束,偶爾壞了規矩,也別給他負面的評價。

孩子不是想故意犯錯誤的,他一時沒有遵守約定,也不要給他貼上說話不算話的標籤,請呵護她的那一顆向上向善的心,那是寶寶們最純潔的靈魂。

- THE END -

☟ 大家都愛看

育兒路漫漫,進來歇一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