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養生頭條」明明喝了很多水,為什麼還是覺得口渴?

Q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種感受, 明明已經喝了很多水了, 但還是覺得口乾舌燥。 甚至有時候早上起來時, 喉嚨也會乾燥得受不了, 為什麼總是無時無刻都覺得渴呢?

為什麼會覺得口渴?

一般來說, 口渴是在我們沒有補充足夠的水時, 大腦向我們發出的一種警告方式, 這也是人體自身一種獨特的保護機制, 它可使人體免於脫水。

這時, 只要補充足夠的水, 體內的水分恢復平衡後, 這種口渴的現象就會很快緩解。 但是, 如果是持續、過度的口渴, 可能是身體某些疾病發出的信號。

糖尿病引起的口渴

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來說,

當血糖升高超過腎糖閾時, 腎臟形成的原尿中糖含量增高, 滲透壓增加, 就會造成滲透性利尿, 引起口渴、多尿。 因此, 如果糖尿病患者比平時更容易口渴, 一定要注意監測血糖, 並及時控制。

腦損傷引起的口渴

有些人在腦損傷或神經外科手術後也會口渴。 其特徵是:起病急, 患者往往在一天, 甚至一小時之內就能致命, 非常危險。 這時, 尿崩症加劇。 患者每天要喝10升, 乃至20升水。 這是因為患者體內缺少所謂“限制排尿激素”的緣故。

激素過剩引起的口渴

甲狀腺亢進的主要症狀之一就是乾渴。 激素過剩往往也會導致患者牙齒脫落、渾身骨頭疼、快速疲倦、肌肉乏力、急劇消瘦。 一旦出現上述症狀,

要儘快治療, 控制甲亢, 平衡代謝才能緩解口渴症狀。

腎病引起的口渴

患有腎病的人也會經常出現口渴的症狀。 腎病有多種, 其中腎盂腎炎、血管球性腎炎、腎積水等都會引起口渴。 在排尿量減少和出現浮腫時, 患者仍然會感到口渴。 這種情況下, 一定要進行針對性治療, 不能用大量飲水來解決腎病引起的口渴。

其他因素引起的口渴

如口腔腫瘤患者、唾液腺結石、唾液腺發炎等也會因為口水的分泌減少而造成口幹現象。

水該怎麼喝?

喝足量水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一般情況下, 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飲水1200ml(約6杯)。 對於身體活動水準較高和(或)暴露於特殊環境下的個體, 其水需要量應給予特別考慮,

有必要時可以考慮補充淡鹽水。

飲水時間

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水, 應當做到少量多次, 每次在200ml左右(1杯)。 早晨起床可空腹喝一杯水, 可以降低血液黏度, 增加迴圈血容量。 睡覺前也可以喝一杯水, 有利於預防夜間血液粘稠度增加。 在運動強度較大時, 要注意運動中水和礦物質的同時補充, 運動後, 應根據需要及時補充足量的水。

喝水方式

喝水的速度也會影響人體健康, 尤其是喝水過猛過急時, 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輕者會引起打嗝或腹脹, 嚴重時還可能引起血壓降低和腦水腫, 導致頭痛、噁心、嘔吐。 正確的喝水方法是, 把一口水含在嘴裡, 分幾次慢慢咽下。

《養生有1套》播出時間

————————————

NBTV1每日首播17:42

重播22:50, 次日早晨7:05

敬請收看!

正在流覽此文章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