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盆景老樁的上盆方法

盆景老樹樁經一、二年地栽後, 根系發育已經較為完整, 地上部枝片骨架已初步形成, 即可進行上盆。 否則時間過長後形成粗大的根且伸展過長, 不利以後上盆, 並且會影響上盆成活率。 雜木類盆景樹樁的上盆宜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樹木尚未萌動前的休眠期進行。 上盆時, 可按下述步驟進行。

1.備好土。 一般雜木類盆景樹木多適宜中性至微酸性環境, 要求土壤疏鬆肥沃, 透水透氣性好。 通常的菜園土、腐葉土、河塘泥、河砂及少量充分腐熟的廄肥等作基質, 經充分拌和後過篩備用。 各地配製培養土的基質資源不同,

可因地制宜按一定比例進行配製。

2.挖好樁。 將地栽盆景樹樁小心挖起, 挖掘時要儘量防止根系損傷, 並適當多帶土, 這樣有利上盆後提高成活率, 恢復生長快。

3.修好樁。 由於地栽過程中, 可能會出現地上部分局部枯枝, 或部分根系死亡, 破壞了地栽前的造型設計。 因此, 有相當比例的樹樁可能需要重新設計造型。 此時, 若帶土過多影響造型設計的觀賞分析時, 亦可小心除去部分泥土, 使樁坯顯露。 然後重新造型設計, 修剪好枝權及根系, 並對過長的枝權進行短截修剪, 其中亦應剪除死枝、病蟲枝、徒長枝等多餘枝權。 若原截主根過長, 不能放入相應盆景盆時, 還得作適當的短截處理。

4.選好盆。 盆器又叫盆盎, 是盆景的容器。

樹木盆景除樹木本身的審美結構佈局外, 還需盆與架的襯托, 起到烘托渲染、畫龍點睛的作用。 樹樁修剪好以後, 就應選好盆, 選盆包括盆的類型、形態、大小、色澤等。

盆的類型較多, 紫砂盆堅韌、質細、古樸、透氣性好且品種繁多。 釉陶盆顏色各異, 素雅大方。 瓷盆細膩堅硬, 且顯華貴, 但透氣性差。 此外, 還有水泥盆、塑膠盆、竹木盆等, 可因地制宜選用。 盆器的大小和形態各異, 但總的可分為扁盆(橫盆、扃長盆)、中盆和高盆(豎長盆)三類。 扁盆具有寬闊、寧靜的特點, 一般適宜於直幹、斜幹和多幹式的樹樁, 達到一橫一豎、一動一靜互為對比, , 富有和諧優美的韻味。 高盆多適宜於“懸崖式”樹木盆景, 它能結合樹形創造出高聳險峻的氣勢。

而中盆適合多種造型的樹木盆景採用, 如斜幹式、曲幹式等等。 因此, 在上盆前應根據樹樁造型的特點選擇相應的盆器。 並把樹樁放入盆內相應的位置, 再觀察其搭配是否合理, 當感覺滿意時, 即可拿出樹樁墊好盆。 墊盆時先用兩塊碎瓦片半疊放在漏水孔上, 防止把孔閉死, 以後即可放入一定量的小石子, 再放入一薄層較粗的培養土, 即可將樹樁上盆。

5.擺好樁。 墊好盆後即可將樹樁在盆內擺好, 擺放時要注意四個方面。 其一, 要注意平面佈局, 包括前後左右的位置要適宜;其二, 要注意該盆景將來成型後的露根高度, 擺放時使露根的底線與盆沿基本相近, 高低可通過增減樁底培養土調節;其三, 樹樁根系要理順, 儘量在盆內均勻分佈,

同時還要根據造型的要求對根的位置作適當調整, 以提高觀賞性;其四, 還要注意樹樁垂直重心的調整, 防止左右偏斜或前俯後仰, 以視覺效果最佳為原則。

6.裝好土。 樹樁擺好後即可裝填培養土, 填土時要分層填入並分層輕輕壓實。 特別是樁底及粗大根段下部一定要填實, 防止出現空隙, 基本填滿後, 再檢查校正樹樁前後左右的傾斜度。 然後適當高培土, 有利樁部保濕以提高成活率。 如由於露根位較高, 培養土無法高培土時, 可在盆周圍插上一圈小青瓦瓦片, 再裝填培養土。 待樹樁成活且根系向下伸展時, 再逐步除去瓦片, 通過澆水沖刷即可逐步露根。

7.澆好水。 裝盆結束後, 即可放入遮陰處, 並用灑水壺澆透水,

即可進入上盆樹樁的管理。

老崔綠林園藝, 帶您認識更多的盆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