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00年前北京《益世報》曾刊登張裕葡萄酒廣告

開創了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生產歷史先河的張裕公司, 自1892年創辦以來, 歷經引種葡萄、建造酒窖、購置釀酒設備、聘請西方釀酒師等艱苦曲折的籌辦過程,

直到1914年才在上海《申報》發佈第一條售酒廣告。 那麼, 張裕葡萄酒是什麼時候進入北京的?如果以廣告作為判斷依據, 張裕葡萄酒至少在1917年已經進入北京市場。 1917年1月30日出版的《益世報》刊登廣告《請用國貨——煙臺張裕公司精釀紅白葡萄酒》稱:“本公司創辦二十餘載, 用款三百余萬元, 釀造各種紅白葡萄酒, 窖藏十餘年, 氣味純厚, 中外人士無不贊稱。 曾在南洋勸業會得有超等獎憑, 又蒙大總統頒給‘瀛洲玉醴’匾額示獎。 現運北京崇文門內大街華安藥房經售, 價目另列仿單。 零整批發均照敝公司劃定現洋之原價, 以副諸君惠顧之雅意, 並提倡國貨盛心。 如承華洋文字函購, 隨到隨奉不誤。 茲為便於主顧起見,
凡本京各大飯莊, 均代出售。 茲將各代售處住址開列於下……”

廣告列出北京代售張裕葡萄酒的飯莊和茶樓有20餘家, 包括惠豐堂、福興居、福壽堂、玉樓春、來今雨軒、益錩、中興茶樓、德昌茶樓等。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 惠豐堂的匾額是慈禧太后賜題的, 來今雨軒的店名是內務總長兼京都市政公所督辦朱啟鈐確定的, 福興居是北京“八大居”和“四大興”之一, 福壽堂是楊小樓和梅蘭芳唱過堂會的場地, 益錩是魯迅常去的西餐館, 中興茶樓是徐悲鴻喝過茶的地方……

《益世報》張裕廣告提到的“又蒙大總統頒給‘瀛洲玉醴’匾額示獎”, 是指1914年農商部提請袁世凱為張裕公司題寫的匾額。 鄭觀應編撰的《張弼士君生平事略》記載:“民國三年十一月,

即西曆1914年, 農商部以張裕釀酒公司成立較久、資本較巨、出品尤多、信用尤著, 呈准大總統特給匾額, 籍示優異。 ”在民國時期著名畫家丁雲先所畫的一副張裕廣告的畫面中, 便有“瀛洲玉醴”匾額複製品掛在牆上, 出現在畫面中的葡萄酒共有8款, 包括紅葡萄酒品驪珠、醉詩仙、夜光杯、紅玫瑰;白葡萄酒大宛香、貴人香、益壽漿、白玫瑰。

位於崇文門內大街的華安藥房是當時張裕公司的北京總經銷商,發佈在《益世報》的這條張裕葡萄酒廣告顯示, 華安藥房同時“代理廣東張裕安堂各種良藥蠟丸”。 “張裕安堂”是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在廣州創辦的藥材行, 設于廣州靖海門外(今靖海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