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一個家庭是否吉祥,就看這一點!

孔子曾說:“棄老而取幼, 家之不祥也。 ”

是說, 全家人都照顧孩子, 而忽略老人, 是一個家庭的不詳。

今天的中國, 大部分是獨生子女, 這就導致這一情況越發嚴重。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六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孩子是所有人的寶貝疙瘩, 什麼事情都是以孩子為中心。

吃最好的, 穿最好的, 用最好的, 有的甚至上個幼稚園就一個月好幾萬。

前一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件事, 一個家長吐槽,

月薪三萬撐不起一個孩子的暑假, 暑假要遊學, 要上輔導班, 要旅遊, 等等等等, 孩子早就成為家庭最重要的支出項。

與此同時, 大家對老人卻越來越不上心。

我身邊就有個真實的例子, 老大爺辛辛苦苦一輩子, 給兒子攢了一筆買房的錢, 然後兒子去大城市買房落戶了,

娶妻生子, 兒子平時工作繁忙, 幾個月也不回來一趟。

老大爺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

與此同時, 很多老人忍受不了這種孤寂, 只能搬進養老院, 年輕人也覺得省事, 對此竟然也樂見其成。

過去都說孝子賢孫, 是子孫孝順老人, 現在來說, 卻完全顛倒過來, 是老人倒過來對子孫無條件付出。

孔子說, “棄老而取幼”這是家庭的不詳之兆, 一個家庭如果走到這一步, 很少有幸福安樂的。

一個孩子從小被寵, 長大之後的性格, 一般都屬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類型, 自我、自大又自私。

國家剛開放二胎的時候, 很多小孩子居然用自殺威脅爸媽, 讓爸媽去醫院把弟弟妹妹打掉。 還有的要父母寫保證書, 保證弟弟妹妹生下來之後, 還是只愛自己一個人。

這樣的孩子, 將來走上社會要如何和別人相處?難道要地球圍著他轉嗎?

孩子的人品、性格就是孩子的命運, 就算他的學歷再高, 人品和性格說不過去, 也終究會一敗塗地。

我們說, 一個家庭就是一棵大樹, 爺爺奶奶是大樹的根, 父母是枝葉, 孩子是果實。

果農都是在根上施肥, 在果子上打藥!

只有在根上施肥, 果子才能有足夠的營養。 在果子上打藥, 才能防止果子長蟲子。

我們對老人要多關愛, 對子女要多教育。

一個人在孝養父母之時, 自己的兒女也看在眼裡, 父母以身作則孝敬尊長,就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榜樣。

孩子是通過父母的行動,懂得孝的。

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孝順老人,那麼孩子就會孝順父母,一家人就能和和美美。

中國人常講,百善孝為先。

孝是善良的第一步,一個人對父母保持感恩,學會去愛他們,在此基礎上才能更進一步去愛別人。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親人都不愛,那這個人也絕對不會對別人善良。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所有中國人修養品德的第一步,學會善良的第一步。

孝是善的原點,是德行的根本,沒有孝,這個家庭就離敗落不遠了。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注明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父母以身作則孝敬尊長,就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榜樣。

孩子是通過父母的行動,懂得孝的。

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孝順老人,那麼孩子就會孝順父母,一家人就能和和美美。

中國人常講,百善孝為先。

孝是善良的第一步,一個人對父母保持感恩,學會去愛他們,在此基礎上才能更進一步去愛別人。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親人都不愛,那這個人也絕對不會對別人善良。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所有中國人修養品德的第一步,學會善良的第一步。

孝是善的原點,是德行的根本,沒有孝,這個家庭就離敗落不遠了。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注明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