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親愛的孩子,你本來就很好

本期繪本:《乖乖小惡魔》

繪圖:幾米 作者:希亞文·奧拉姆, 翻譯:彭倩文

1、

在還沒有成為父母前, 最常看到身邊的新手父母們表情誇張地說:哎呀, 娃們小的時候都是乖乖寶貝, 大了立馬搖身變成小惡魔, 他們是上天專門派過來折磨我的嗎?當時, 我覺得好誇張, 小不點們, 至於嗎!如今, 家有小子初長成, 對此深有體會, 因為他們有著小惡魔最大特點:讓你抓狂。

他們是如何來行駛他們惡魔本性的?這個, 恩, 給我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例如:玩水, 模擬灑水車弄到房間各處都是水;一不留神就把牆壁當成為畫紙, 塗得五顏六色;上學、吃飯、睡覺,

要你一催再催, 拉鋸戰每天上演;放學永遠都不想回家, 要和好朋友玩;碰到熟悉的叔叔阿姨, 不肯打招呼, 卻躲到身後做鬼臉;到了該回家的時間, 永遠都是一個模式:我再玩5分鐘, 這裡的5分鐘至少是30分鐘甚至更久;為一個玩具能撒潑打滾或是唐僧念經三天;當你在廚房飛舞著鍋鏟或滿手泡泡時, 他緊緊地拉著你的衣服用哀求的小眼神看著你嚷著, 媽媽你陪我嘛……

一言以概之:小惡魔就是小惡魔!請問, 這個世界還有“乖乖小惡魔”?

2、

哦, 原來, 《乖乖小惡魔》裡的小惡魔飛波, 乖巧、友善, 他不會欺負弱小, 也不愛胡亂搗蛋, 他喜歡靜靜地坐在樹下聽小鳥唱歌和幫助他人。 飛波這種安靜的性格讓爸爸媽媽發愁,

也讓老師和同學討厭。 因為爸爸媽媽、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和他們一致的孩子, 會搗蛋、可以恐怖兮兮、陰森森會嚇唬人、會說髒話的小惡魔。

“可是, 這樣的小惡魔很乖呀, 你們不是喜歡我們都乖乖的嗎?”

“恩, 那是因為飛波的爸爸媽媽和老師的眼裡, 會搗蛋的孩子才是他們的乖乖寶貝”

“那為什麼你和爸爸, 還有老師, 說我們搗蛋, 就不是乖孩子呢”

“……”

當摔得亂糟糟的小天使琳達出現時, 孩子樂了, 原來也有不夠乖的小天使呀。

“如果小天使不乖, 你們還會喜歡嗎?”

“喜歡啊”

“乖乖的小惡魔和不夠乖的小天使, 不是一樣嗎?都是爸爸媽媽覺得不夠乖的。 ”

“恩, 但不夠乖的寶寶, 爸爸媽媽也一樣愛”

“那我不夠乖的時, 你還愛我嗎”

“愛呀!”

“呵呵,

我最開心的事, 就是我不乖的時候, 爸爸媽媽還愛我, 不凶我, 不罵我”

“……”

請問, 如果讓你“惡魔”下去, 房子還能住嗎?牆壁還能看嗎?放學還用回家嗎?很抱歉, 你能乖點嗎?

3、

最後, 飛波和琳達思考著, 怎樣才能讓他們(別人)樂意接受我們本來的樣子呢?他們終於有了一個巧妙的辦法:

“當琳達打扮成標準小惡魔走進天使學校時,

大家全都哀求她恢復原來的樣子,

千萬別再比不完美小天使更糟的了。

當飛波打扮成完美小天使飛進惡魔學校的時,

大家全都哀求他恢復原來的樣子,

千萬別再比乖乖小惡魔更乖了。 ”

當飛波和琳達變得比以往更不符合爸爸媽媽的想法時, 爸爸媽媽就發現以前的樣子更好。 是啊, 可為什麼, 作為父母的我們總是習慣性喜歡符合我們期待的孩子,

卻無法以平常心來接受孩子的本性。 為什麼小惡魔不可以乖乖, 小天使不可以搗蛋?只要他們沒有原則性的錯誤, 不是該讓他們自由成長嗎?

4、

孩子真的不乖嗎?

P.E.T.親子溝通戈登模式的創建者湯瑪斯﹒戈登博士說, “不乖”是父母的語言, 與父母看待子女的傳統方式密切相關。 當孩子的行為和父母的期待相違背時, 父母就會說孩子不乖。

在湯瑪斯﹒戈登博士看來, 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 孩子和成人一樣, 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 而且他們也會努力不斷地做一些事情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採用這一種觀點, 孩子一整天的行為都是合理的, 和所有其他生物的行動一樣,

孩子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其需求。

沒有完美的爸爸媽媽, 為什麼要求孩子“完美”呢?不如尊重孩子, 把孩子當獨立的“人”看, 而不是把孩子當“不懂事的小孩”看待。 這樣, 就沒有孩子不乖這回事, 只有未被滿足的需求需要被看見;也沒有所謂的偏差行為, 那是孩子愛的呼喚。

5、

當我們學會接納孩子時, 他們都是他自己, 他們所有的行為都是合理的。

孩子放學不回家, 也許是因為家裡父母的陪伴不夠用心, 他情願和小夥伴玩;

孩子喜歡在牆壁上, 地板上畫畫, 也許因為他在感覺不同的材質上的筆觸;

孩子喜歡咬指甲, 也許因為他想排除不安全感;

他們不願意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熟或是他們覺得另外的方式更有趣;

孩子在客人來時大吵大鬧, 也許只是想引起你的關注;

……

當我們放鬆面對彼此,會發現無論是“一個不太完美的小天使”,還是“一個幾乎像天使一樣的小惡魔”,他們都真實的,獨一無二的。其實他們本來就很好,我們偶爾抱怨他們不乖時,不過是我們被期待迷惑而不自知而已。

文/範恒杏 (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也許只是想引起你的關注;

……

當我們放鬆面對彼此,會發現無論是“一個不太完美的小天使”,還是“一個幾乎像天使一樣的小惡魔”,他們都真實的,獨一無二的。其實他們本來就很好,我們偶爾抱怨他們不乖時,不過是我們被期待迷惑而不自知而已。

文/範恒杏 (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