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塑膠袋能吃了!月產千噸,與400萬人為敵,被高官親自力邀!

文 | 祥燎

去年, 刀哥給大家介紹了印度大叔發明的能吃的勺子, 為了減少一次性餐具, 保護環境, 大叔也是操碎了心......

吃勺子還好, 要是有個人在你面前吃塑膠袋...妥妥的神經病。 但最近在印度(又是印度...), 還真有人吃塑膠袋, 不過放心, 別人沒病, 因為塑膠袋真的能吃!味道還不錯呢。

直接放嘴裡開吃!(嚼得一臉滿足)

不想幹吃, 那就先融水裡,

接著一杯喝光, 怎麼喜歡怎麼來。

發明這個塑膠袋的印度小哥叫做Ashwath Hedge, 是EnviGreen公司的創始人。

雖然一臉大叔樣, 但小哥今年才24歲。 他出生在印度芒格洛爾的郊區, 那裡垃圾成山。

他說:“我是個印度教徒, 對我們而言, 太陽、土地、水裡都有神靈。 為了自己為了後代, 我們必須努力。 ”

在印度, 每天有15000噸塑膠垃圾, 但只有9000噸被處理, 剩下6000噸留在了野外。 印度最高法院警告:塑膠袋就是印度的定時炸彈!印度總理說:“人民要想不讓更多牛死於非命, 必須注意到塑膠袋問題。 ”(注:據統計, 印度的牛每只平均含有約30kg的塑膠)

不僅是印度, 塑膠袋在全球都是個大問題。 5000億個, 這僅僅是現在全球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量, 而且這數字還在增長, 堆在一塊兒遮天蔽日。

海洋裡的塑膠製品更嚇人, 有525萬億個!每年至少有10萬海洋生物、100萬海鳥因此死亡, 這還只是人類能發現的數量。 科學家說:“海洋就是個垃圾湯。 ”

在一隻鯨魚胃裡發現的塑膠袋

再也不能遨遊大海的海龜

在中國, 雖然早有“限塑令”, 但每天還是有幾十億個免費塑膠袋被使用, 去市場買幾個菜你就能深有體會。

面對塑膠問題, 印度下手比中國更狠, 直接在許多城市禁止使用塑膠袋, 一律用紙袋、布袋。 但不用想也知道, 布袋、紙袋哪比得上便捷又便宜的塑膠袋, 禁令非常不得人心, 在一些地方形同虛設。

小哥於是想, 既然禁不了, 那咱就換個思路。

說幹就幹, 2012年, 他先是跑到歐洲, 找來十多個志同道合的專家, 接著到卡達成立了Green Corporation, 用自己的錢研發可食用袋子。 歷經4年, 嘗試了上百種原料, 經過無數次實驗, 終於讓他找到合適的原料和配方比例。

這種袋子用12種可食用原料做成, 包括馬鈴薯、木薯、玉米、植物油、花油等等。

全是可食用原料, 100%有機食品, 生產過程中沒有任何有害物質, 連袋上的油墨都可以吃。

人能吃, 動物吃了更沒問題。

如果不想吃, 大可把它扔了, 完全無害。 在野外, 180天降解;埋土裡, 45天;放水裡, 一天;沸水裡, 15秒。

就算燒了也不會污染, 沒有刺激性氣味, 更沒有有毒氣體。 (據說聞起來是食物的香氣...)

嗯, 拿個熨斗燙一燙也沒事, 就像熨衣服似的...

裝東西更不成問題, 拉力和普通塑膠袋相當。

外觀、手感、功能和普通塑膠袋一模一樣。 而且小哥說了, “我這塑膠袋洗洗還能再用呢。 ”

2016年2月26日, 卡達的國家環保日, 小哥向公眾介紹了他的可食塑膠袋, 頓時名聲大噪, 卡達環保部門領導親自接見。 現在卡達和阿聯酋首都阿布達比都能看到這個塑膠袋。

當時的印度環保部部長得知這件事, 馬上給小哥打了電話, 邀請他回印度故鄉建廠, 推廣環保塑膠袋。

憑藉這塑膠袋, 小哥還入選了印度《福布斯》雜誌2017年的“30 under 30”。

小哥應印度環保部邀請, 回到芒格洛爾成立了EnviGreen公司, 隨後建廠, 現在每月能產1000噸可食塑膠袋, 生產各種塑膠袋, 比如手提袋、垃圾袋、圍裙...

但相比芒格洛爾每月30000噸的使用量, 這還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 他打算擴大生產, 再推廣到全國、全球。

小哥還打算支持下當地農業, 以後塑膠袋的原料就地取材。 環保的同時, 順便提升下當地農民的生活水準。

而且他的野心還不止於此, 他說, 以後還準備進軍牛奶袋。 大家喝完袋裝牛奶, 接著就把包裝吃了, 一點都不浪費...

雖然小哥的塑膠袋因為成本問題, 比普通塑膠袋貴35%, 但還是觸及到了印度傳統塑膠廠的利益。 在印度, 有400萬人在各種大大小小的塑膠廠工作。 小哥坦言, 他每天都會收到電話和郵件威脅。

“我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個世界品牌, 最大程度保護環境。 雖然印度塑膠行業就像是個黑手黨, 但他們干擾不到我, 我不會退縮的。 ”

環境問題看起來離我們很遠, 其實環境問題是懸在每個人頭上的那把劍, 還沒落下前, 你還可以選擇忽視, 但落下來時也就來不及了。 好在這世界有這麼些不甘心的人, 他們忘我的努力, 如黑暗中的星星之火, 讓世界還有希望。

無法奮不顧身的我們, 那就盡點綿薄之力, 從一個勺子一個塑膠袋做起吧。

學術合作連絡人:聶智洋(),添加時請注明:姓名+職稱+單位

學術合作連絡人:聶智洋(),添加時請注明:姓名+職稱+單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