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春天來了,山上的這十種野菜你認識哪個?

婆婆丁

又名蒲公英, 它的花粉含有維生素、亞油酸, 枝葉中則含膽鹼、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熱解毒, 消腫、利尿, 具有抗菌的作用, 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 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

丁焯過後生吃、炒食或做湯都可以, 可拌海蜇皮、炒肉絲;還能配著綠茶、甘草、蜂蜜等, 調成一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婆婆丁綠茶。 (我曾經用婆婆丁的根洗乾淨之後曬乾磨成粉狀, 用來當做咖啡效果不錯)

苦菜

苦菜又名苦苣菜, 莖呈黃白色;葉片為圓狀披針形, 表面綠色, 背面灰綠色;花鮮黃色。 苦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

能清熱、消腫、化淤解毒、涼血止血。 苦菜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嫩葉可採食, 生吃略帶苦味, 用開水燙一下制熟, 苦味可除。 苦菜可炒肉、做湯, 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 亦可沸水燙後蘸麵醬食用。 或做麻醬拌苦菜、苦菜粥等。 (在我們東北過去用來喂鴨子的, 呵呵我喜歡用他蘸醬吃, 味道苦敗火。 )

桔梗

又叫明葉菜、和尚帽, 其枝端能開出藍色的小花。 我們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 它有祛痰鎮咳、鎮痛、解熱、鎮靜、降血糖、消炎、抗潰瘍、抗腫瘤和抑菌的作用。 (在東北都是用來冬天儲備大量研製鹹菜)

蕨菜——山菜之王

蕨菜, 民間也叫皋頭菜或如意菜。 屬鳳尾花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先開花後生葉。

分佈于我國境內凡有山林之處的廣闊地域裡。 蕨菜製成菜肴, 其味鮮美清香, 沁人肺腑, 風味獨特, 是席上佳餚。

椿菜

又名香椿芽, 營養豐富, 香椿的吃法很多, 可涼拌、可炒、可煎, 還能醃著吃。 椿菜還可入藥

小根蒜

又名薤白、小根菜, 呈不規則卵圓形, 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 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 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 也有蔥、蒜的味道, 主要吃法有小根蒜拌豆腐, 小根蒜白木耳粥、小根蒜炒雞蛋等。

地菜

涼拌地菜:把洗淨的地菜在開水裡過一道, 放一點粉絲, 拌以適量的食鹽、味精、香油, 清涼爽口, 色香味俱佳。

地菜餃子:地菜餃子是餃子家族中的極品, 在南方每年清明前後吃地菜餃子簡直成了一種風俗。

把洗乾淨的地菜切碎, 配以少量炒雞蛋和蝦仁, 成為三鮮餡餃子, 香而不膩。

地菜煮雞蛋:選一些開了花的地菜, 置於冷水中和雞蛋一起煮, 煮熟後吃雞蛋, 喝水, 清心明目。

榆樹錢

榆錢湯:把榆錢洗淨, 去除雜質, 放入水中煮沸。 屆時攪進雞蛋白, 灑進少許香油和味精。 盛入碗中, 白綠相間, 十分悅目, 聞之清香, 食之滑潤可口。 榆錢糕:把洗淨的榆錢跟麵粉、食糖或食鹽配在一起, 做成蛋糕狀, 放入籠屜中蒸15分鐘。 香糯宜人。

榆錢羹:把榆錢與玉米麵或小麥面和食鹽放在一起加水攪成糊狀。 鍋裡水燒開後, 將其徐徐倒入鍋中, 邊倒邊用筷子在鍋裡按一個方向攪動, 等水再次煮沸即可停火食之。

榆錢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鈣、鐵和維生素A等成分。

(小的時候每和小夥伴們去摘這種東西吃, 春夏季的時候採集。 有些時候采多了就會給家裡人包餃子

韭——春菜第一美食

可與很多動物性原料組配, 宜於炒、爆、溜等烹調方法;作調料香味四溢。 在麵食中, 可做包子、水餃、餛飩等麵點小吃的餡心。 韭菜苔, 質地脆嫩, 單炒、涼拌或與它組配均可。 韭菜花可醃制。 韭黃可作主料, 也可作配料, 或做水餡、春捲的餡料。 韭菜成為百姓家庭素食的佳蔬, 它不僅質嫩味香, 而且營養豐富, 食療價值高

薄荷

又叫薄荷菜, 可作藥用亦可食用。 薄荷是散風解熱藥, 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藥用的有效成分, 常用於防治傷風感冒、咽喉疼痛等。 炎熱的夏日, 薄荷是防暑降溫的佳品。

可做薄荷粥、鮮薄荷豆腐、薄荷雞脯肉等。

(這個不多介紹大家都瞭解它, 也知道它的味道。 除非你不吃薄荷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