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到底是什麼決定音響的聲場,為什麼大塊頭不一定有大聲場

關於音響的聲場, 即使很多人並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但大的聲場給人的耳朵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相信這個是大家都不會否認的。

所謂聲場, 其實更準確的叫法應是音場, 在劉漢盛老師的《音響20要》裡占得篇幅還很大, 基本釋義是在你眼睛看得到的地方感受聲音帶來的空間感, 這其中不僅有寬度和深度, 還有高度和厚度, 所以聲場是有形狀和位置的。

嗯, 你可以理解音響和耳機最大的區別就是聲場不一樣!

然後問題來了, 既然是指聲音造成的空間感, 那麼聲音越大, 聲場就越大麼?

其實答案是錯誤的,

咱用另一個問題來說明為啥是錯的。

箱體塊頭越大, 或者揚聲器尺寸越大, 聲場就越大麼?

換句話說, 音響的聲場到底是什麼決定的?

如果說箱體越大, 聲場越大, 那麼這一對箱子絕對是聲場大到無法形容的地步了。

很顯然, 明眼人看得出來問題在哪裡,

聽過音響的人都會很注重音箱的箱體擺放, 是放在角落裡還是放在牆壁中間, 是放在木櫃上面還是放在大理石上面, 放多高, 背靠牆多遠, 功放線多長, 屋子面積多大等等, 如果把音響的擺放寫成書, 我相信加上案例分析, 它可以比得上一本《新華字典》厚。

所以再上一張圖裡, 其實你未必能感受到很大的聲場。

我們再回顧劉漢盛老師的話, 聲場是指你眼睛看的見的空間感, 但聲音又是靠耳朵聽的,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廣場舞拖著的大喇叭反而給不了你大聲場的感受, 因為空間太大, 它的聲場已經散了, 沒有厚度, 沒有深度……

汗, 燕七, 感覺你還沒說到重點!!

個人是這樣感覺得, 如果你想體驗聲場, 一定得有個前提, 是你想在什麼樣的空間裡聽。 是放在你客廳裡, 沒事躺在對面的沙發聽, 順便接電視看電影, 還是在你8平米的書房裡, 只有這樣, 你才能選合適的音箱, 所以你想買合適的音箱, 如果去選, 一定要選那些現場擺放和你家擺放音箱空間差不多大的試聽室聽。

如果你認同以上說的, 咱再說聲場的第二個要素, 音響的塊頭決定聲場的大小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 但為了給各位一個明確的方向, 咱可以舉另一個栗子。 一般人都是2.0聲道, 就左右兩個箱子;然後有人會加個低音炮組成2.1聲道;但對於土豪來說,

他可以組5.1聲道或者7.1聲道, 聲道越多的好處就是可以組成真正的環繞身歷聲, 注意聲場就是空間感哈, 所以有交響樂的樂器擺放講究, 有皇帝位之說, 所以你單純的問音響的塊頭是否決定聲場的大小是不科學的, 再說也有廠商把小尺寸的揚聲器裝上一個大箱子, 這就更難說了。

說到這,估計有好事者會問單個的藍牙音箱到底有木有聲場?

答案是肯定的,理論上有聲音就有聲場,事實上為了提升聲場表現,很多藍牙音箱還花了心思。比如說很多品牌包括BOSE在內都出圓筒狀的藍牙音箱,又比如說小鳥音箱可以將兩台藍牙音箱放一起連接同一台設備組成2.10聲道。

不過在藍牙音箱的聲場問題上,揚聲器決定其聲場大小是正確的。

我們來看這款德國著名揚聲器製造商Teufel德斐爾的Boomster,尺寸比我們見到的藍牙音箱都要大,你說它是桌面音箱也不會錯,因為本身也支持USB和3.5mm輸入。這大塊頭裡面設計了五個揚聲器,如果說靠揚聲器的數量決定音場,肯定是絕對的,我們看看德國佬到底怎麼玩的。

在藍牙音箱裡裝上五個揚聲器是極其少見的,因為並不是揚聲器越多越好,其設計是很有講究的。德斐爾Boomster的揚聲器分別為兩個20mm的高音單元、兩個65mm的中音單元和一個105mm的超低音單元。

低頻是漫射的沒有方向的,所以喇叭設計成向下的,但105mm的尺寸有可能會引發共振,所以在整個機身加了一個大的底座後,又給低音揚聲器設計了一個底座固定。

那為什麼高音單元要設計成兩個20mm的了,中頻要設計成兩個65mm的了?

這裡又有一個新問題是要和聲場掛鉤的,那就是還原度。

準確的來說,除了去現場聽,你在其他途徑聽到的都是失真的。即使是在現場用麥克風將現場的空間資訊錄進去,製成CD,你的設備也會讓聲音失真,更別談目前的音訊檔了,解碼轉碼解碼轉碼,如果你非要裝逼,你就去現場裝逼,那才是王道。

藍牙音箱也不例外,既要保證一定的聲場,要有兼顧良好的還原能力,三頻必然要均衡的。不過話說回來,並不是每個人的耳朵需要均衡的三頻,有人就是聽個人聲或者重低音一樣樂哈哈,所以說到最後,你說聲學美感是玄學,也有很多人舉雙手贊成。

最後重申一下個人的觀點,關於音響的聲場,雖然是很有講究的,但對於耳朵來說,它又並非單純的好與壞之分,每個人的審美高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體驗好的聲場,其實方法很多的,但我想說的是,合理而科學的運用你的器材才是最好的辦法。燒錢?我是不贊成的,你拿丹拿、真力級別的來跟惠威比,總有人拿更好的跟你比,恩恩怨怨何時休啊?

說到這,估計有好事者會問單個的藍牙音箱到底有木有聲場?

答案是肯定的,理論上有聲音就有聲場,事實上為了提升聲場表現,很多藍牙音箱還花了心思。比如說很多品牌包括BOSE在內都出圓筒狀的藍牙音箱,又比如說小鳥音箱可以將兩台藍牙音箱放一起連接同一台設備組成2.10聲道。

不過在藍牙音箱的聲場問題上,揚聲器決定其聲場大小是正確的。

我們來看這款德國著名揚聲器製造商Teufel德斐爾的Boomster,尺寸比我們見到的藍牙音箱都要大,你說它是桌面音箱也不會錯,因為本身也支持USB和3.5mm輸入。這大塊頭裡面設計了五個揚聲器,如果說靠揚聲器的數量決定音場,肯定是絕對的,我們看看德國佬到底怎麼玩的。

在藍牙音箱裡裝上五個揚聲器是極其少見的,因為並不是揚聲器越多越好,其設計是很有講究的。德斐爾Boomster的揚聲器分別為兩個20mm的高音單元、兩個65mm的中音單元和一個105mm的超低音單元。

低頻是漫射的沒有方向的,所以喇叭設計成向下的,但105mm的尺寸有可能會引發共振,所以在整個機身加了一個大的底座後,又給低音揚聲器設計了一個底座固定。

那為什麼高音單元要設計成兩個20mm的了,中頻要設計成兩個65mm的了?

這裡又有一個新問題是要和聲場掛鉤的,那就是還原度。

準確的來說,除了去現場聽,你在其他途徑聽到的都是失真的。即使是在現場用麥克風將現場的空間資訊錄進去,製成CD,你的設備也會讓聲音失真,更別談目前的音訊檔了,解碼轉碼解碼轉碼,如果你非要裝逼,你就去現場裝逼,那才是王道。

藍牙音箱也不例外,既要保證一定的聲場,要有兼顧良好的還原能力,三頻必然要均衡的。不過話說回來,並不是每個人的耳朵需要均衡的三頻,有人就是聽個人聲或者重低音一樣樂哈哈,所以說到最後,你說聲學美感是玄學,也有很多人舉雙手贊成。

最後重申一下個人的觀點,關於音響的聲場,雖然是很有講究的,但對於耳朵來說,它又並非單純的好與壞之分,每個人的審美高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體驗好的聲場,其實方法很多的,但我想說的是,合理而科學的運用你的器材才是最好的辦法。燒錢?我是不贊成的,你拿丹拿、真力級別的來跟惠威比,總有人拿更好的跟你比,恩恩怨怨何時休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