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包拯臨死都沒有辦成的事情,卻被好友司馬光完成了

如果把鐵面無私的包拯和砸缸救人的司馬光聯繫在一起, 是不是有點不敢相信。 但是兩個人卻同出一個時代, 比其包拯司馬光是個晚輩, 他比包拯小了整整二十歲。 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有交集, 二人同朝為官24年, 有件事情卻是他們兩個共同關心的問題。

包拯和司馬光同在宋仁宗時期為官, 本來大宋在宋仁宗的治理下實現了一個治世。 但是宋仁宗早前的三個兒子都過早的夭折了, 皇帝無子自然統治不穩。 於是宋仁宗將濮王趙允的兒子趙宗實收養, 由曹皇后親自撫養, 然而只是皇子的身份。 這個趙宗實為人敦厚孝順, 很得大臣喜愛, 而且趙宗實掛著皇子身份也一直為官。

事情總是有點讓人意想不到, 趙宗實被收養的第四年, 宋仁宗的第四個兒子出生了, 就是豫王趙昕。 面對突如其來的弟弟, 養子趙宗實只能捲舖蓋回家。 本來這豫王趙昕未來的太子之位沒跑了,

奇怪的是四年後趙昕夭折了。 這件事之後就成了宋仁宗的龍鱗, 也是他最大的心病。

趙昕死後的十五年裡面基本沒有敢提立儲君的事情, 宋仁宗的妃子這些年生的都是公主。 眼看宋仁宗一天天老去, 身在諫院任職包拯看不下去了。

他去找宋仁宗, 勸說其早立儲君。 要知道這個時候提這樣的問題弄不好是要被充軍的。 但是包拯說的很義正言辭, 他對宋仁宗說, 這個時候提立儲君的事情, 皇上您肯定認為我心懷不軌。 我已經六十歲了, 我的兒子都死的比我早, 我如果心懷不軌圖什麼?

宋仁宗聽後讚賞包拯忠心, 說還要再等等, 後宮妃子有人懷孕了。 沒想到生下來又是一個千金, 這下朝臣急了, 但是依然沒有人敢提。 四年後諫院的老大是司馬光, 他多次想仁宗上書要求儘快丁立儲君, 仁宗感念司馬光忠心, 終於同意交由中書省辦理此事。

在司馬光的一再催促之下, 西元1062年8月趙宗實被立為太子。 然而包拯卻看不到這一幕了, 他在幾個月前在視察樞密院時突發疾病, 不久就溘然長逝了。 但是包拯未竟的事業卻被司馬光給完成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