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令人毛骨悚然的食人族,他真的存在過!

將人肢解、烹煮, 之後分而食之, 食人族的這種令人驚悚的習俗, 聽起來都讓人讓人毛骨悚然。 然而這種有著殘暴血腥吃人習俗的食人族, 確真實歷史中存在過。 而且史書中也多有記載。

《墨子》中有這麼一則記載:“楚之南, 有啖人之國者。 其國之長子生, 則解而食之”, 這個楚南之國生第一個孩子, 必是先殺掉分吃, 假如人肉鮮美, 還要獻給君王, 君王快樂了就會大加恩賜, “美則以遺其君, 君喜則賞其父”。 《南史》中說毗騫國“王法刑人, 並于王前啖其肉”, 將監犯處死, 還要當面吃掉人肉, 還拿腦袋當酒壺, “又取其骷髏破之以飲酒”。

《北史》中記載的流求國說“國人好相進犯, 收鬥死者, 聚食之”。 戰場殺敵還要把敵人吃掉。 若鄉里死了人, 鄉親們也是分而食之, “人有死者, 邑裡共食之”。

可見這種食人部族的食人風俗確實是在歷史中存在過。 以上不過是些小規劃的, 要說我國古代吃人最為張狂的部族莫過於五胡亂華時的羯胡了。 他們發明了我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規劃人吃人的記載。 羯胡趁亂而入主中原, 曾依託這種吃人的兇惡手段, 野獸般的蹂躪踐踏北方大地。

羯又稱羯胡, 據《晉書》記載, 他們原為“匈奴別部羌渠之胄”, 既說是羌人子孫又歸屬上算作匈奴別部, 可能是匈奴與羌的混種, 漸漸開展成獨立的一支。 此族本來居於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一帶,

被匈奴降服後變成匈奴的奴隸, 以跟隨匈奴交兵為業。 “五胡亂華”時隨匈奴一起進入華夏。 定居於山西上黨五鄉的羯室, 羯胡因此得名。

羯胡人具有顯著的碧眼兒特徵:深目、高鼻、多須。 族人粗野備至, 五胡亂華之時, 羯胡滅掉匈奴的前趙而建立了後趙政權, 一度稱雄北方。 也由此留下了令人髮指的食人記載。 這在《晉陽秋》一書中略有記載:說他們行軍交兵從不帶糧草, 他們把漢族女子當作“雙腳羊”來飼養, 隨時姦淫, 隨時宰殺烹食以作軍糧, 恐懼血腥可見一斑。

後趙皇帝羯人石虎的兒子石邃更是喪盡天良到了無以復加的境地, 他把不聽話的漢族女子身上的肉割下來, 和牛羊肉混著煮, 然後把這種食物賞賜給部將吃,

讓他們猜想是什麼質料做的, 將吃人肉作為兒戲。 史書記載的是不是實在, 是不是有誇大的成分, 是不是因為當時對羯胡憤怒而有所烘托, 咱們且不去討論, 但基本上咱們能夠判定羯胡的這種吃人惡習的確存在。

歷史上為何會有這種喜愛吃人的部族呢?猜想有以下六個原因:一是粗野天分。 漢人所謂的胡人, 根本上是一些沒有開化的粗野部落, 尚處在初始期間, 野性未改;二是生計逼迫。 粗野部族多處於蠻荒之地, 靠漁獵為生, 逐水草而居, 一旦遭受自然災害, 糧草不濟, 饑餓而至吃人也是有也許的;三是炫示殘酷。 粗野部族著迷於降服, 越是殘酷越會令對手害怕, 吃人就是降服手法之一;四是宣洩仇視。

經過吃掉敵人的肉來宣洩報復的心情;五是人肉看病。 古時巫術有人肉能看病的說法, 所以食之不疲;六是戰役痹症。 戰役時間見證著逝世, 會讓人產生潰散之心, 然後呈現吃人的反常之舉。

羯胡的吃人殘酷之舉給北方大地帶來一片驚懼。 後來漢人中呈現了個有膽有識的人—冉閔, 他殺掉羯人皇帝石鑒後自立, 隨後頒佈“殺胡令”, 號召北方漢人聯合起來誅殺胡羯。 羯胡在這次民族復仇中被根本殺絕。 剩下的小部也被逼北徙故地。 從此這個可怕的食人部族在我國大地上完全消亡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