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當寶寶打人時,父母怎麼辦——學會科學地用這3個字

“孩子為什麼喜歡打人”發出後, 很多家長表示了關注。 其中一些家長給我留言說:原因不要講得這麼細, 講應對方法就好了。 但是如果我們不瞭解寶寶喜歡打人的原因, 就不會理解寶寶, 也不能更深入尋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問題, 照葫蘆畫瓢的效果未必就好。 所以我還是發了兩篇分別講0-3歲和4-6歲寶寶為什麼喜歡打人。

今天就來與大家交流怎樣應對!

在經常見到的一些處理方式中, 我認為以下4種是最壞的處理方式:

1、以暴制暴

如果爸爸媽媽自己的脾氣不好, 在孩子打人後可能會不由分說抓著孩子就一頓打罵。

這種情況下只會讓孩子心生怨恨。 同時會讓寶寶很不理解:為什麼你都可以打我, 而我卻不能打別人。 內心充滿怨氣的孩子下次可能還會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把寶寶獨自留在那裡生悶氣、發大火

現在流行國外的一種處理方式——冷靜角。

就是當孩子犯了錯後, 讓他坐在角落的小椅子上, 自己去冷靜, 去思考。 或者是回到自己的小房間, 對著布娃娃拳打腳踢來發洩。 我覺得這對於2-6歲的寶寶來說, 也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 是不合適的。

3、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 就減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正確地引導寶寶建立交往技巧才是最重要的, 而不是讓寶寶回避。 因為回避、不面對問題是產生不了積極的結果的。

4、爸爸媽媽給寶寶貼上標籤“你是個壞孩子””你愛打人”, 這樣反而更強化了他打人這件事。

那麼面對喜歡打人的寶寶, 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由於幼兒打人大多並非故意攻擊或暴力, 爸爸媽媽只要心平氣和的引導, 孩子會逐漸以較成熟的情緒行為模式來取代打人的行為。

方法1 為寶寶提供用於手臂運動的玩具

——對於0-2歲的寶寶, 拍打只是大手臂運動發展的需要, 並不是有意識的“打人”。 所以, 寶爸寶媽可以買用來拍打的玩具, 讓寶寶過手癮, 讓寶寶練習手臂的運動。 過足了手癮, 寶寶就不打人了。

方法2 不用打的方式來懲罰寶寶

——由於許多小寶寶是跟著大人學會用“打”這個方式的, 所以寶爸寶媽、寶寶的主要看護者儘量不要用“打”這個方法來對待寶寶。

方法3 關注寶寶, 識別寶寶的情緒

對於2-4歲的寶寶, 有許多是因為身體、環境發生變化導致的打人。

比如生理因素導致煩躁, 在餓了, 累了, 生病, 出牙不舒服等情況下, 打人就比較多。

比如生活環境變化大, 不適應。 在搬遷、換保姆、上幼稚園等情況下, 打人也會增多。 寶寶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不能理解為什麼發生了這些變化, 又不會表達, 於是揮動手臂無目的地亂打。

這種時候, 爸爸媽媽要多觀察、多引導, 幫孩子識別情緒, 比如“寶寶生氣了是不是?”當自己的情緒被家長看見並命名的時候,

孩子就得到了安撫, 打人的衝動就會降低。

方法4 當寶寶打人時

雖然寶寶可能還不到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年齡, 但是當寶寶打人的時候, 爸爸媽媽還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制止寶寶——家長可以按住他的小拳頭, 用堅定的眼神望著孩子, 溫和而堅定的說:“不可以!”一次, 兩次, 每次都是如此, 孩子就會逐漸控制住揮手打人的傾向。

我們不用情緒激動, 也不用附加什麼定語:“你這樣是不對的!”“你怎麼這樣!”“你是壞小孩!”......都不用。 我們只要說這3個字——”不可以“, 然後用堅定的眼神望著他。

方法5 寶寶知道錯了後, 給他一個肯定的擁抱

”什麼?寶寶打人還要給他一個擁抱?“——不必要求孩子必須口頭承認錯誤, 爸爸媽媽可以從寶寶的行為和表情中看出來,他們其實已經知道自己做錯了,這就已經足夠。我們的擁抱可以告訴寶寶:”爸爸媽媽知道了,寶寶能夠控制自己了,這樣很棒!“

方法6 與孩子討論事情經過和事後的感想

讓孩子發洩完自己的情緒之後,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事情的經過和事後的感想。

鼓勵寶寶盡可能說出自己的想法,瞭解寶寶打人背後的動機,除了表面的打人行為,是否還要其他原因:比如是不是某件事受到挫折了,不會寫或者不會畫;不會壘積木;拼圖拼不上、紙飛機扔不起來......還是別人沒按照他的想法行事,或是不喜歡別人侵犯自己的小領土等等。

事後與寶寶交流,也可以讓寶寶回想事情最後是怎樣解決的,這個方法是不是比“打”更好。此外還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這樣一次次下來,寶寶也在逐漸學習冷靜地面對事情、面對自己的情緒,用更好地辦法解決問題。

方法7 教寶寶各種表達與解決方式

對於寶寶來說,他們可能並不知道什麼動作意味著什麼,所以我們要在平時多教教寶寶各種表達方式。比如說握手表示歡迎,揮手表示再見,伸手指向某物表示要這個東西等等。

“你是不是想跟小弟弟做朋友啊?如果想跟他做朋友,可以握握他的手,也可以把你的玩具拿出來跟他一起玩。” 教孩子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和需求:「你可以說:『我好生氣!』」「你可以說:『我也想要玩這個,我們可以輪流嗎?』」

這樣,爸爸媽媽不僅能讓孩子知道“不該做什麼”,更能讓他知道怎麼做效果更好——孩子是最善於模仿的,堅持一段時間,他的行為能力會大大改善。

方法8 多關心和陪伴孩子

有的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通過攻擊別人發洩不良情緒,或者想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這時就需要爸爸媽媽多關心和陪伴他們。

方法9 減少孩子們接觸攻擊行為的機會

4-5歲的孩子處在高度模仿期,5-6歲的孩子會進入“崇拜與被崇拜”時期,他們既很崇拜電視、電影中的英雄人物、能力者,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擁有非凡的英姿。同時他們又還判斷不了哪些是受歡迎的行為,又還控制不了自己的輕重力度,所以在模仿嘻戲中容易製造“悲劇”。

如果你有“寶寶喜歡打人”的困惑,可以留言或私信我。下一篇我將給大家分享幾個例子。

本文為-啟動寶貝的世界-原創作品,在頭條號首發,如需轉載請注明處

爸爸媽媽可以從寶寶的行為和表情中看出來,他們其實已經知道自己做錯了,這就已經足夠。我們的擁抱可以告訴寶寶:”爸爸媽媽知道了,寶寶能夠控制自己了,這樣很棒!“

方法6 與孩子討論事情經過和事後的感想

讓孩子發洩完自己的情緒之後,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事情的經過和事後的感想。

鼓勵寶寶盡可能說出自己的想法,瞭解寶寶打人背後的動機,除了表面的打人行為,是否還要其他原因:比如是不是某件事受到挫折了,不會寫或者不會畫;不會壘積木;拼圖拼不上、紙飛機扔不起來......還是別人沒按照他的想法行事,或是不喜歡別人侵犯自己的小領土等等。

事後與寶寶交流,也可以讓寶寶回想事情最後是怎樣解決的,這個方法是不是比“打”更好。此外還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這樣一次次下來,寶寶也在逐漸學習冷靜地面對事情、面對自己的情緒,用更好地辦法解決問題。

方法7 教寶寶各種表達與解決方式

對於寶寶來說,他們可能並不知道什麼動作意味著什麼,所以我們要在平時多教教寶寶各種表達方式。比如說握手表示歡迎,揮手表示再見,伸手指向某物表示要這個東西等等。

“你是不是想跟小弟弟做朋友啊?如果想跟他做朋友,可以握握他的手,也可以把你的玩具拿出來跟他一起玩。” 教孩子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和需求:「你可以說:『我好生氣!』」「你可以說:『我也想要玩這個,我們可以輪流嗎?』」

這樣,爸爸媽媽不僅能讓孩子知道“不該做什麼”,更能讓他知道怎麼做效果更好——孩子是最善於模仿的,堅持一段時間,他的行為能力會大大改善。

方法8 多關心和陪伴孩子

有的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通過攻擊別人發洩不良情緒,或者想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這時就需要爸爸媽媽多關心和陪伴他們。

方法9 減少孩子們接觸攻擊行為的機會

4-5歲的孩子處在高度模仿期,5-6歲的孩子會進入“崇拜與被崇拜”時期,他們既很崇拜電視、電影中的英雄人物、能力者,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擁有非凡的英姿。同時他們又還判斷不了哪些是受歡迎的行為,又還控制不了自己的輕重力度,所以在模仿嘻戲中容易製造“悲劇”。

如果你有“寶寶喜歡打人”的困惑,可以留言或私信我。下一篇我將給大家分享幾個例子。

本文為-啟動寶貝的世界-原創作品,在頭條號首發,如需轉載請注明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