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一個年輕室內設計師:寧願離開這行,也不願再助紂為虐|推薦

- 年輕人的舊房翻新專家 -

很多范兒友在後臺好奇, 我是怎麼來到住范兒做編輯的。

其實一開始本科我是在法國念的電影。 因為要拍攝, 經常有機會能深入到普通的法國年輕人家裡做客。

從二戰後公寓大樓到十八世紀的老房子, 這些住家大多狀態很好, 完全看不出已經有了數十甚至上百年的歷史。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隱蔽在巴黎市中心閣樓。

從結構看來年代久遠, 歪歪扭扭開裂的木頭裸露在外面, 屋子裡卻非常現代前衛, 一整套的開放式整體廚房, 甚至在臥室裡還放著一個大浴缸。

之前在北京念語言時,

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正在建造的銀河SOHO。

把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完整老城市街區拆掉, 然後把一組像從外星球來的純白色高大建築塞進去, 這在歐洲人看來是無法想像的。

但更讓人覺得惋惜的是, 很多舊房子的屋主抱著等拆遷的心態, 對房子完全不管不顧;

除非是那些無力搬入新房的人, 居住環境差到無法忍受時, 才會做一些修補。

我覺得, 如果老房子的居住環境更棒一些的話, 就不會有那麼的老房子被拆掉了。

從法國回來後, 我開始著手學習和入行室內設計, 同時開始尋找實習, 然後才發現國內的室內設計市場有多亂。

我還記得面試的第一個工作室, 在loft式的寫字樓單位裡塞滿了紅木傢俱, 老闆是一個中年人,

態度傲慢, 一張口說:

我無所謂你會不會什麼3D、CAD, 外面那個女孩子什麼設計都不會, 但是她能說, 會簽單。

我頓時比吞了蒼蠅還噁心。

但是接下來更多公司、工作室都提到了對設計師的簽單要求時, 我就終於理解了:

他們需要的, 不過是一群打著“設計師”幌子的銷售。

對風格的理解不在一個頻道

我終於找了一家設計部和銷售部分開的大公司。

入職前兩天, 什麼事也不做。

每天呆在樣板間展廳裡, 死記硬背每一塊地板瓷磚的品牌、價格。

終於上手畫圖時, 更像是流水線作業, 從別人手裡接過空白戶型圖就開始畫。

業主是誰, 家裡住了幾口人統統都不知道, 埋著頭就開始畫燈位、畫水路, 客廳裡一定要走吊頂, 然後沿著電視牆打一排射燈。

所以我至今都排斥“電視牆”, 至於有人提什麼“餐廳背景牆”、“沙發背景牆”時, 更加氣不打一處來。

不僅如此, 每天下班後還需要進行所謂的新人培訓:

拿著百度百科上抄下來的無稽之談, 放幾張畫質感人的PPT, 告訴你什麼叫“簡歐”, 什麼叫“美式田園”。

在他們的定義裡, “日式”就是無論如何都要塞下兩張榻榻米, “地中海”就是要在一切能看到的地方潑上藍色。

那種“簡歐”我在歐洲聞所未聞, 那種“地中海”我在法國南部真正貼著地中海的地方也見所未見。

至於當時已經開始流行的北歐風, 隻字未提。

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簡歐

這是真正的法國人家客廳

為了裝飾而裝飾

他們培訓的“話術”, 客人來了不問生活習慣,

不問買房想要改善的問題。

剛問完“你家幾口人”, 就迫不及待地拋出“你喜歡什麼風格?現代風格比較簡約, 但是簡歐更大氣”。

所謂的“簡約”, 最後還是搞兩圈大吊頂、豪華電視牆外加雕花玄關隔斷。

默認的地面是客廳地板+臥室地板的組合, 這樣每一個房門就可以裝一塊門檻石, 如果客戶付全款, 就會“送兩塊門檻石”。

當時我還沉浸在法國六七十年代建築, 從屋頂到地面清一色清水混凝土的樸素之美裡, 實在無法忍受這種標榜自己現代, 其實審美落後別人半個世紀不止的“現代簡約”。

哪有什麼審美呢, 其實就是為了賺錢。

“簡歐”簡直是石膏線、羅馬柱、軟包電視牆背景牆、軟包臥室背景牆全家桶, 一口價XXX元全包, 只有增項, 沒有減項。

不要電視牆?不好意思不退款。

不用我們的主材?不好意思我們不做, 你找別家去。

我這下可算是明白了, 為什麼一開始要死記硬背主材品牌和價格了。

寧可給客戶塞一堆莫名其妙的東西, 也不樂意簡單的四白到頂。

而我只是在電視牆上畫了5個插座, 就被刪掉了2個, 理由是:

“沒必要那麼多, 他們不夠可以拖插線板。 ”

德國人在1919年開始號召“功能至上”, 號召“設計是要解決問題的”。

而這些裝修公司“設計”了半天, 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 比1919年還不如, 觀念落後了整整一個世紀。

不可能存在的“0元設計”

為了簽單, 那家公司還會保證向用戶提供“免費設計”。

身為一個整天和各種設計師打交道的人,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真正的設計師是有多痛恨“免費設計”。

我代表公司作為甲方去和一些設計師交流時,也儘量在許可權內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利益。

即使誠懇地告訴他們我們預算不足,也不會去砍價。

設計師創作背後包含的是他們多年苦練的基本功、他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旅遊時的見聞和大量的思考。

向他們支付的費用相當於購買他們的整個人生,這個費用一點也不貴。

設計師的費用是絕對不能省的,因此那家公司的“免費設計”裡毫無設計項目。

當客戶確認簽單後,會由“設計師”繪製平面圖,放上去的傢俱都是不知哪來的素材範本。

慢的兩三天,快的話半天就搞定了。

平面圖畫好之後,直接扔給外包公司做成立體效果圖。

二維轉三維時,傢俱軟裝又是找來的素材。

中間轉了兩次手,出來的效果圖(從某種意義上)很好看,但是從傢俱到燈具全部都買不到,什麼意義也沒有。

最後這張圖的成本,又會拐彎抹角地加到客戶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我會在每週安利時,都在開頭寫上:“好看又買不到的東西,都是耍流氓”。

不與惡為伍,還要與惡為敵

那家公司我呆了不到一個禮拜就走了。

一個禮拜完全不夠瞭解一家公司,但是瞭解他們做的“惡”,是絕對足夠了。

經朋友介紹去了一家以工裝為主的個人工作室,才算真正學到了東西。

但在工裝設計裡沒有找到自己的想入這行的初心,所以寧願轉做運營,當個家居愛好者,也不要做只會簽單騙錢的“設計師”。

那天朋友看過我寫的文章,特地跑來問我,天花板不加石膏線真的好嗎?

我說,當然沒問題,你要不喜歡不做就是了。

朋友說,可是我家的設計師說沒有石膏線壓不住。

我說,宜家最近在打折,是你親自把他炒了,還是我給你買把刀寄過去?

又有另一個朋友問我,客廳和房間的地板一樣,但是設計師說要安門檻石起個過渡作用。

我說,你可以拿那塊門檻石直接往他臉上呼,然後用買那塊門檻石的錢給他叫個120。

有范兒友在後臺留言:請問餐廳背景牆什麼設計?

我立馬撤換了稿子,趕出了那篇《錢多花不完?花四五千塊錢做個電視背景牆吧!》。

因為我知道這些所謂“設計師”、裝飾公司的套路,所以尤其痛恨他們日復一日用一樣的套路去矇騙對家有憧憬的人。

我寧願去支付給真正的設計師每平米三五百甚至一千元的設計費,也不需要一個建材商的推銷員吃著回扣,往我家塞垃圾。

每個人都值得更好的家

但漸漸我接觸到很多人,剛開始都希望得到“設計設計”。

其實他們的需求很簡單,家裡看著整潔乾淨美觀就好,沒有嚴苛到精准配合每一分鐘生活習慣的要求。

哪怕是每平米150元的設計費也是一件奢侈或覺得沒有必要的事情。

就像前段時間88萬元6平米的迷你公寓:有人覺得住在這麼狹窄的地方沒有尊嚴;

可是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尊嚴並不是一套城郊的大房子,只是在市中心需要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當住范兒向我提到,要把大家都能用的設計融入到裝修中,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重新撿起對家裝行業信心的機會。

在浮誇風格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希望一起努力去做更注重功能和本質的東西,並且真正能解決問題。

例如我們通過資料,總結出了許多基礎戶型的衛生間,基本能覆蓋目前常見的戶型。根據這些基礎戶型,進行更細緻的設計。

拋開風格,我們的設計師會從插座離地的高度、開關離門的距離、櫃子的高度這樣的小細節入手,把精力放在這些真正關係到每天使用舒適度的地方。

也就是說,每一家的開關、馬桶、浴室櫃、花灑的位置都是設計師確定下來,最合理的位置。

把功能性的佈局確定後,再相應地進行地磚、燈光、幹濕區牆面的搭配,美觀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我們將把這種方式拓展到了家裡的各個空間,這樣大家既不必掏額外昂貴的設計費,又能享受到基礎的合理佈局。

最重要的是,從主材到五金,所有的材料都是我們的設計師一次次挑選,根據產品本身做成3D模型。

一個女孩子,為了一盞燈的光照效果,可以調整一個晚上,以便讓效果圖更接近現實。

硬裝完成後,大家還可以直接對照自己的戶型大小,挑選適合自己的軟裝配飾。

這樣,即使是對設計搭配毫無概念的普通人,也可以直接對著圖片選出自己家的模樣。

如此一來,我和靜靜也可以不用給大家寫一些晦澀難懂的審美方面的文章了。

不如我們更多地聊聊每種材料的優缺點、各種複雜難懂的施工工藝,讓大家能在面對裝修這件事更加從容。

而我們的設計師節約出來的時間,可以給那些有更多需求的用戶提供更個性的設計諮詢服務。

大家留在後臺的問題,我也可以騷擾一下他們,聽聽他們的意見。

不便宜,但保證不是個坑

也許大家會覺得這又是一篇廣告文,即使不找咱們住范兒裝修也沒有關係,很多遠在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也沒有辦法直接體驗我們的裝修服務。

但是如果能越來越少的人被套路,我也很開心。

比起各種改變世界的概念,能從最基本的地方幫助更多人讓我更有成就感。

裝修公司就裝修公司吧,咱們住范兒不需要那麼虛的名號。

能把裝修這件小事做好,也不簡單啦。

我代表公司作為甲方去和一些設計師交流時,也儘量在許可權內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利益。

即使誠懇地告訴他們我們預算不足,也不會去砍價。

設計師創作背後包含的是他們多年苦練的基本功、他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旅遊時的見聞和大量的思考。

向他們支付的費用相當於購買他們的整個人生,這個費用一點也不貴。

設計師的費用是絕對不能省的,因此那家公司的“免費設計”裡毫無設計項目。

當客戶確認簽單後,會由“設計師”繪製平面圖,放上去的傢俱都是不知哪來的素材範本。

慢的兩三天,快的話半天就搞定了。

平面圖畫好之後,直接扔給外包公司做成立體效果圖。

二維轉三維時,傢俱軟裝又是找來的素材。

中間轉了兩次手,出來的效果圖(從某種意義上)很好看,但是從傢俱到燈具全部都買不到,什麼意義也沒有。

最後這張圖的成本,又會拐彎抹角地加到客戶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我會在每週安利時,都在開頭寫上:“好看又買不到的東西,都是耍流氓”。

不與惡為伍,還要與惡為敵

那家公司我呆了不到一個禮拜就走了。

一個禮拜完全不夠瞭解一家公司,但是瞭解他們做的“惡”,是絕對足夠了。

經朋友介紹去了一家以工裝為主的個人工作室,才算真正學到了東西。

但在工裝設計裡沒有找到自己的想入這行的初心,所以寧願轉做運營,當個家居愛好者,也不要做只會簽單騙錢的“設計師”。

那天朋友看過我寫的文章,特地跑來問我,天花板不加石膏線真的好嗎?

我說,當然沒問題,你要不喜歡不做就是了。

朋友說,可是我家的設計師說沒有石膏線壓不住。

我說,宜家最近在打折,是你親自把他炒了,還是我給你買把刀寄過去?

又有另一個朋友問我,客廳和房間的地板一樣,但是設計師說要安門檻石起個過渡作用。

我說,你可以拿那塊門檻石直接往他臉上呼,然後用買那塊門檻石的錢給他叫個120。

有范兒友在後臺留言:請問餐廳背景牆什麼設計?

我立馬撤換了稿子,趕出了那篇《錢多花不完?花四五千塊錢做個電視背景牆吧!》。

因為我知道這些所謂“設計師”、裝飾公司的套路,所以尤其痛恨他們日復一日用一樣的套路去矇騙對家有憧憬的人。

我寧願去支付給真正的設計師每平米三五百甚至一千元的設計費,也不需要一個建材商的推銷員吃著回扣,往我家塞垃圾。

每個人都值得更好的家

但漸漸我接觸到很多人,剛開始都希望得到“設計設計”。

其實他們的需求很簡單,家裡看著整潔乾淨美觀就好,沒有嚴苛到精准配合每一分鐘生活習慣的要求。

哪怕是每平米150元的設計費也是一件奢侈或覺得沒有必要的事情。

就像前段時間88萬元6平米的迷你公寓:有人覺得住在這麼狹窄的地方沒有尊嚴;

可是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尊嚴並不是一套城郊的大房子,只是在市中心需要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當住范兒向我提到,要把大家都能用的設計融入到裝修中,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重新撿起對家裝行業信心的機會。

在浮誇風格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希望一起努力去做更注重功能和本質的東西,並且真正能解決問題。

例如我們通過資料,總結出了許多基礎戶型的衛生間,基本能覆蓋目前常見的戶型。根據這些基礎戶型,進行更細緻的設計。

拋開風格,我們的設計師會從插座離地的高度、開關離門的距離、櫃子的高度這樣的小細節入手,把精力放在這些真正關係到每天使用舒適度的地方。

也就是說,每一家的開關、馬桶、浴室櫃、花灑的位置都是設計師確定下來,最合理的位置。

把功能性的佈局確定後,再相應地進行地磚、燈光、幹濕區牆面的搭配,美觀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我們將把這種方式拓展到了家裡的各個空間,這樣大家既不必掏額外昂貴的設計費,又能享受到基礎的合理佈局。

最重要的是,從主材到五金,所有的材料都是我們的設計師一次次挑選,根據產品本身做成3D模型。

一個女孩子,為了一盞燈的光照效果,可以調整一個晚上,以便讓效果圖更接近現實。

硬裝完成後,大家還可以直接對照自己的戶型大小,挑選適合自己的軟裝配飾。

這樣,即使是對設計搭配毫無概念的普通人,也可以直接對著圖片選出自己家的模樣。

如此一來,我和靜靜也可以不用給大家寫一些晦澀難懂的審美方面的文章了。

不如我們更多地聊聊每種材料的優缺點、各種複雜難懂的施工工藝,讓大家能在面對裝修這件事更加從容。

而我們的設計師節約出來的時間,可以給那些有更多需求的用戶提供更個性的設計諮詢服務。

大家留在後臺的問題,我也可以騷擾一下他們,聽聽他們的意見。

不便宜,但保證不是個坑

也許大家會覺得這又是一篇廣告文,即使不找咱們住范兒裝修也沒有關係,很多遠在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也沒有辦法直接體驗我們的裝修服務。

但是如果能越來越少的人被套路,我也很開心。

比起各種改變世界的概念,能從最基本的地方幫助更多人讓我更有成就感。

裝修公司就裝修公司吧,咱們住范兒不需要那麼虛的名號。

能把裝修這件小事做好,也不簡單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