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則南北朝高官的請假條爆紅朋友圈,看過的人都說牛

古代官員有事情如何請假?這是個比較好玩的話題。 也是個比較容易被普通人忽視的問題。 其實古代請假的方式也和現在差不多,

即朝廷要員要向皇帝請假, 中下級官吏則向各自的上司或主管部門提出請假的事項, 上司批准後就不用上班了, 假期結束後繼續回崗位上班。 每個人都會遇到緊急事情, 所以請假在所難免。 晉代就有“急假”的規定, 即官員有緊急事情可以請假, 並規定一年之中可以有六十日的“急假”。 古代交通不方便, 出行往往時間較長, 所以探親假之類的除了規定假期之外還要給足旅程的時間。

事實上每個朝代對官吏的管理都有明確的規定。 但是規定是死的, 人是活的, 中國人就“這點好”。 有很多規定很完美, 但是執行下來就很難做到完美。 比如曹魏時, 大司農王思生性多疑, 總是懷疑部下偷懶, 所以對官員請假非常“摳門”, 即使符合規定也要給予刁難。

有一次, 一個官員因為父親病重而向他請假。 按道理是可以准假的。 可王思認為父親重病是對方的藉口, 於是斷然拒絕, 不准請假。 結果這位官員連自己父親的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

又比如, 明代規定官員父母去世, 必須要守孝三年,

以盡孝道。 《天府廣記》上明確記載:“洪武八年三月, 詔令百官聞父母喪, 不待上報, 允許去官。 ”但是有發明出一個叫“奪情”的規定, 即在某些情況下官員可以用回家守孝。 比如首輔張居正就曾被“奪情”。 他的父親去世, 按規定要丁憂回鄉。 可萬曆皇帝三次拒絕他的請假。 這便是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古代官員請假, 也和現在一樣, 名義是上需要寫請假條的。 可是現在很多政府官員還是喜歡請“霸王假”, 推想起來, 估計古代也一樣吧。 不過現在也還可以見得到古代官員寫的請假條。 南北朝時期鮑照寫的請假條因為文辭優美而被流傳了下來。

鮑照, 著名文學家, 南北朝時在劉宋任太學博士。 這年, 鮑照的家的房子上漏下濕, 再不修繕就要倒塌了。 於是, 他向皇帝請假回家修房子。 請幾天?30天。 這事假真夠長的。 假條四字成句, 朗朗上口, 既清晰明瞭地說明了請假事由, 又很有韻味。 不愧是出自大家手筆, 連請假條都能寫出文學色彩來。 全文如下:

請假啟

臣啟:臣居家之治, 上漏下濕。

暑雨將降, 有懼崩壓。 比欲完葺, 私寡功力, 板鍤綯塗, 必須躬役。 冒欲請假三十日, 伏願天恩, 賜垂矜許, 幹啟複追悚息。 謹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