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24名將:徐晃篇

一呂二馬(趙)三典韋, 四關五趙(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神槍張繡與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打末鄧艾與薑維。

徐晃(?-227年), 字公明, 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 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 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 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 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 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曹丕稱帝后, 徐晃被加為右將軍, 于西元227年病逝, 諡曰壯侯。

徐晃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

原跟隨楊奉, 曾保護漢獻帝東行, 有功。 後降於曹操, 跟隨曹操四處征戰, 於延津率兵擊殺文醜, 於官渡率兵截燒糧草, 平馬超時率先渡河, 守漢中時大敗蜀將陳式, 多有戰功。 特別是在解樊城之圍的戰鬥中, 徐晃率軍長驅之入, 一舉擊退蜀軍, 立下了大功, 受到曹操的讚揚。 魏明帝時期, 徐晃病逝。

徐晃一生儉樸, 對自己約束很嚴, 病死前還特別囑咐叫埋葬他時斂以時服。 而且他每戰有功, 但很少邀功請賞, 所以在曹操的軍隊中流傳著一句話“不得晌, 屬徐晃。 ”徐晃用兵“先為不可勝, 然後戰, 追奔爭利, 士不暇食”(《三國志·魏書·徐晃傳》), 可謂別具一格。 徐晃常說:“古人患不遭明君, 今幸遇之, 當以功自效, 何用私譽為”(《三國志·魏書·徐晃傳》)所以徐晃把為曹操的統一事業而戰鬥當作自己效力的機會,

以此為動力, 鞭策著自己的行動。 儘管這些認識打上了封建思想的明顯印記, 然而, 也顯出了他那可貴的品格。 他是曹魏政權的開國元勳, 也是我國古代的優秀戰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