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史最大的“貪污案”,民不聊生,乾隆竟還大為“稱讚”!

“貪腐”在中國古代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有, 在中國歷史上, 清朝時期, 發生過一例“極為誇張”的貪污案!這則貪污案誇張的程度是一個大省, 幾百位大小官員, 從上到下互相包庇, 弄得名不聊生, 而當時的皇帝乾隆卻還“大為稱讚”!

起因--連年旱災

乾隆39年, 地處西北的甘肅連年旱災, 當地官員上奏說旱情嚴重, 想開展捐款賑災運動, 為了鼓勵那些大戶捐款, 只要捐得多的人都給一個“監生”資格。 要知道“監生”就是當時清朝最高的學府, 從裡面出來的人, 基本上都是進入了仕途。

乾隆很重視災情, 心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許能夠籌集到一些賑災款,

於是讓當地的官員看著辦。 乾隆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 卻不知到這卻成了清朝最大貪污案的導火索。

“捐款=買官”

當時甘肅管理財政的布政司王亶望, 這人為人很是機靈, 歪點子很多, 他的官就是靠捐款當上的。 他得到了乾隆的批示, 主管賑災銀這事。 他哪想的是救濟災民, 而是想靠賑災這件事撈回以前買官的老本。

五十兩銀子一個“監生”名額, 五十兩銀子對於稍微富裕一點的家庭來說都能夠掏出, 因此很多人都踴躍捐款, 三年時間就籌集到了銀子六百萬兩。 這筆錢並沒有用來賑濟災民, 而是王亶望拿了一半, 另外一半由上到下其他的官員知府, 知縣, 甚至動手操辦籌集的小官徹底分完。

“偽造捐款細則”

清朝捐款這是雖然管理很嚴格, 卻還是漏洞百出, 王亶望聯合甘肅全省的大小官員一起設了一個騙局。 向上彙報的時候虛報甘肅連年乾旱, 甚至每個縣都具體到需要多少賑災銀,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 這些人還編撰了帳本, 帳本上精細的記載了有多少受災百姓, 每個災民領了多少錢, 還有災民的簽字畫押。 到最後的結局是, 貪官無限制的貪, 下面的百姓民不聊生。

“事情敗露”

因為王亶望這個人非常精明, 捐款賑災這事兒, 一邊撈錢, 一邊把弄來的錢繼續用來鋪路買官, 還另一邊不停的上奏乾隆, 說因為乾隆的這一舉措, 救活了多少災民, 有多少災民流淚感謝皇上。

乾隆皇帝一看也非常高興, 所以乾隆42年5月, 還升了他的官, 從甘肅調到浙江, 到了浙江同樣是想方設法的撈錢, 然後鋪路買官。

乾隆四十五年, 南巡的時候, 乾隆見到百姓多受水災, 於是讓官員自發捐款修建堤壩, 而這王亶望想掙表現, 帶頭就捐50萬兩, 要知道他一巡撫一年工資才兩萬兩, 這不是明擺著讓人知道他“貪”麼?

乾隆還算沒有徹底糊塗, 看到了其中的問題, 才讓人調查他。 這時候甘肅還爆發了“蘇十三起義”, 這下乾隆才發現其中事情的嚴重性。

“乾隆晚期, 官員全面腐敗”

乾隆讓大臣阿桂去甘肅徹查, 結果到甘肅之後發現, 民不聊生,

百姓連糧食都沒有, 都淪落到啃樹皮的地步了, 一下把王亶望當初賑災的事情也查了出來。

大臣在上報乾隆的奏摺中說:甘肅此案, 上下溝通, 侵努剝民, 盈千累萬, 為從來未有之奇異事。 全省大小官員都參與了, 乾隆聽後, 差點氣死。

最後下令把大小官員近兩百人全部處死, 後來由於考慮到穩定問題, 便只把其中帶頭的和貪污較多的官員處斬近百人。

這個案子被就是著名的“甘肅捐監冒賑”案。 說明乾隆中晚期官員的腐敗己經是全面化了。

你還知道什麼奇聞野史嗎?小編讀書少, 歡迎和小編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