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大資料解決起個人問題來也是事半功倍

大資料分論壇

3月25日消息, 在博鼇亞洲論壇一場關於大資料的討論上, 一些做大資料分析的公司和利用到大資料做業務的公司, 對大資料的使用、隱私問題等展開了討論。

在這些嘉賓看來, 資料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東西。 深圳碳雲智慧科技創始人、華大基因前CEO王俊甚至表示, 生命就是資料。 這當然和他公司的業務有關。 他認為, 生命也像一種程式, 只是我們可能還不理解這種程式的語言。

理解生命看起來很難, 但理解一些使用者行為是現有大資料可以做到的。 聯合利華(奧妙、多芬等產品)前董事長Michael Treschow 表示,

之前他們做消費者調查主要通過問卷形式, 但用戶有時候不願意透露真實想法, 所以正確率只有70%。 “但通過大資料分析使用者的購買行為, 正確率可以做到100%。 ”他說。

通過分析用戶購買行為來瞭解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和喜好是人們很容易聯想到的, 但大資料還可以把兩件看起來完全不相關的事情聯繫在一起。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洪小文舉了一個卡特裡娜颶風時政府, 通過大資料監控人們撤離的例子。

颶風來襲時, 政府希望知道人們是否安全撤離, 但通過在疏散地數人數的方法, 時間上會有滯後性。 微軟想出來一個方法, 就是觀察樓房的用電量。 如果一幢樓房用電量明顯下降,

證明人們都在撤離, 因為大部分人離開家的時候都會關燈。 這樣, 就能較好的預測人們撤離的情況。

除了以上的例子, 大資料現在最直接的應用還是在行銷方面。 TalkingData 主要做的就是這件事, 尤其是幫助企業更好的線上行銷。 但他們也做了一些跨界的事情。 TalkingData CEO崔曉波說他們曾和一家銀行合作, 發現他們的高端用戶喜好玩網遊。 雖然銀行的人不太相信, 但他們聯合網遊公司做了一次信用卡+遊戲的交叉行銷, 轉化率非常高, 給這家銀行帶去了大量新客戶, 也啟動了很多老客戶。

那麼, 但大資料給出的結果, 和自己預想的不符合, 人們應該怎麼做呢?在場嘉賓都表示, 資料只是提供參考意見, 真正下決定的還是人。

但也有人無比相信“大資料”。

平安普惠CMO徐漢華講了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我上學的時候總談不到女朋友, 很苦難。 後來有一天跟人請教, 他瞭解了我的很多資訊之後告訴我, 讓我去找巨蟹座、B型血的女生。 於是我找到了自己現在的太太。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