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日本簽訂平等條約之後關係如何?12張圖片一探究竟

1871年, 亞洲兩個受列強欺負的國家, 清國與日本, 簽訂了兩國歷史上第一個平等條約, 《中日修好條約》。 並於第二年交換了條約及附屬《通商章程》的文本。

此時, 清朝在鴉片戰爭中被轟開國門已有32年, 日本被美國叩關也有19年了。 他們都與列強打過仗, 毫無例外, 都戰敗, 都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 因此, 《中日修好條約》之簽訂, 對兩國都意義重大。 儘管為後來日本的一些侵略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 然在當時, 確實是相對平等的。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日文網站的資料, 從中可以窺視自此之後到中日甲午戰爭之間的一些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868年神戶地圖

這是1868年的神戶地圖,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外國人居留地”字樣。 這裡住著很多清國人。 日文資料裡, 特別提到, 是留著辮子的漢族人。 在日本閉關鎖國的德川幕府時代, 被美國打開國門之前, 中國與荷蘭, 是僅有的可以與日本通商的兩個國家。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869年居留地賓館

這是東京名勝居留地賓館(又名築地賓館), 左邊是打著傘戴著瓜皮小帽的清朝人。 雖然沒看到辮子, 但辮子肯定是有, 卻沒穿長袍馬褂了。 圖中還可見西方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清日修好條約文本

日文代表是伊達宗城, 中方代表是李鴻章。 條約簽訂之後, 日本人覺得吃虧了, 回國之後的伊達被迫辭職。

第二年前來的使節柳原前光等人要求修改條約, 被李鴻章斷然拒絕。 此時的他肯定想不到, 二十多年後, 自己給日本人的臉色, 會被加倍奉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874年的日本銀行家

條約規定, 兩國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若遇侵略, 互相幫助;互利通商。 這是日本銀行家們在計畫向清國開展業務。

1876年日本往上海貨物運費表

既然通商, 交通業便大發展。 這是1876年的日本傳單, 上面寫著到上海貨運的價格。 注意右邊, 打著廣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877年中國商行的掌櫃

這是1877年時, 中國商行掌櫃正在與日方談生意。 兩個穿和服的女子正扭頭看著背貨物的搬運工。 由是也可知, 當時兩國貿易還是蠻活躍的。

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的新聞

1881年, 慈安太后薨逝, 日本的報紙即時給出了報導。 雖然不懂日文, 但也看出應該是清國領事很悲傷, 服哀禁葷……可能還有四五個清國人(那時支那還不是貶稱)竟然不遵守停止娛樂活動的通知, 去找藝伎, 被罰重金……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884年中法戰爭

1884年, 中法戰爭打得正憨, 日本人興趣不小。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889年銀座新橋

1889年, 銀座新橋景象。 兩個清國人正在走過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890年世界百傑傳

這是1890年出牌的世界百傑傳。 作者是北村三郎。 哪些中國人入選呢?從封面上可以看到, 排在首位的是曾國藩, 還有杜子美、李太白、蘇秦、張儀……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891年出版的關於清國的書

日本關於世界各國政府組織的書。 第一個便是清國……可見當時日本把與清朝的交流放在首任。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甲午戰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