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日本汽車廠商不理解,現實版的《死神來了》每天都在中國道路上演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私家車的保有量也隨之增長, 作為普及量相當高的日系車, 就安全問題在近幾年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而眾所周知的豐田召回門更是加劇了日系車不安全這個事態的升溫。 到底汽車的安全性由什麼決定的, 就日系車和公認安全的國產車我們來做進一步的分析。

中國人對汽車安全的考核標準, 就是看這車禁不禁撞, 被撞之後還能保持較好造型兒的, 就是安全的車。 而日本人對安全的理念是怎麼才能不被撞。 或者說撞上後也能不出現最大的傷害。 日本人認為, 汽車安全不僅僅是車本身上的, 而是整個交通體系都能遵循安全的原則。 比如我們經常在中國看到小轎車追尾大貨車現象, 而且一旦追尾幾乎無一生還。

而這方面在中國是非常難以做到的, 因為中國的交通系統和交通工具的管理體系非常的不完善,

路上跑的都是各種超載簡配的泥頭車, 動不動就會鑽車尾, 日本的這種交通安全理念根本在中國行不通, 因此在這種理念下生產的轎車, 自然也無法適應中國的複雜道路。

日本車身鋼板薄, 這個說法來自于對日本車省油的理解。 很多人認為日本車省油就是因為車輕,

車輕就是因為用的鋼板薄。 其實如果你觀察一下整車重量, 日本車一點兒不比歐洲車輕, 這一條是不成立的。 但日本車不禁撞是真的, 那也不是車身鋼板的薄厚造成的, 而是車骨架硬度不夠造成的。 日本人認為潰縮式的才是安全的, 這也是站在日本人開車角度認為的, 日本人完全想不到在中國的道路上, 開車是多麼慘烈的事兒。 美國著名的《死神來了》在中國每天上演好幾遍呢。

汽車安全性包括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被動安全主要是汽車發生事故時的安全性,主動安全則是如何讓汽車減少事故發生的機會。 中國市場普遍不太重視主動安全, 寧願為真皮座椅和天窗多花錢也不願意為電子車身穩定系統買單, 即使我們僅僅談被動安全, 日本車也絕非如此不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