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吉利博越 VS 榮威RX5:明明可以比實力,就不要比顏值

“最美自主SUV”、“刷新自主設計新高度”, 吉利博越 VS 榮威RX5, 除了看臉, 誰更有實力?

夥計還發現, 這次參與對比的兩款車型售價居然不約而同地定在了14.88萬元,

也分別是各自的兩驅頂配版本, 也就是博越1.8TD自動智尊型以及RX5 20T兩驅互聯網智享版。

比動力:渦輪vs自吸

小標題有沒有搞錯?明明兩部都用上了渦輪增壓發動機。 非也, 夥計這裡指的是它們發力的特性。 而且讓夥計驚訝的是, 儘管博越在排量和帳面資料上笑了, 但實際動力表現卻往RX5一邊倒。

先講動力比較強的榮威RX5吧。 儘管廠家打死不認, 但實際上RX5上代號為15E5E的1.5T發動機和7擋雙離合變速箱就是名爵銳騰上的那一套。 號稱1700rpm起效的250nm最大扭矩在實際上相距不遠, 轉速達到2000rpm左右動力就相當充沛。 但它打完雞血不久就會開始萎了, 到4000rpm以後能明顯感覺大部分動力其實已被榨幹, 發力表現符合很多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特性。

而博越上面這套1.8T發動機和6AT的搭配帶來的效果更趨向于自然吸氣發動機。 從一開動它開始, 夥計就估計這副發動機的動力表現會比較慵懶。 雖然帳面上號稱1500rpm開始就能達到最大扭矩, 但夥計感覺它在1800rpm以下的時候真的挺“1.8”的。 2000rpm到3500rpm這一段暢快感達到最高,

但之後就回歸線性, 慢慢拉著車速往上走。 加上高高在上的坐姿, 給人感覺真的很慢, 具體下面會講到。

夥計沒有專業的設備去測試兩款車的實際加速能力, 但參考了一些看上去比較專業的媒體的資料, 加速能力與感官接收到的相當一致。 通常如果資料與實際表現相差比較大, 要麼是資料問題, 要麼是車子的車重、變速箱、空動等原因。 假設資料沒錯, 那麼夥計個人認為車重和變速箱的影響比較大。

儘管榮威官方沒有公佈1.5T排量RX5的整備品質, 但配置相近的2.0T兩驅版的整備品質為1.5噸出頭, 可以推測這款RX5的整備品質也就1.5噸左右。 博越卻達到了1.67噸, 大概為了迎合消費者“越重越安全”和“越重越厚道”的思想,

或者真的是用料充足吧。 這也是它們油耗差異的根源, 博越百公里油耗可以輕鬆達到13升, 而RX5至少可以低2升。

而變速箱的差距, 更多地來自結構和設計水準差異。 眾所周知, AT的傳動效率是不比DCT高的, 這是它們加速能力差異的主因。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們為了追求平順性,

換擋速度都不緊不慢, 而且換擋邏輯上居然也大同小異。 而設計水準的差異表現在, RX5上面這台DCT已經可以做到堵車時也就1、2擋銜接“偶發”頓挫, 但博越上的6AT每次擋位元的切換都會有可以感知到的頓挫, 只是擋位越高越不明顯。

但RX5上面的DCT就真的很好嗎?其實也不, 主要扣分項在於回應速度上。 儘管油門下方帶有強制降擋按鈕, 但從觸發它再到實際動力湧現之間的用時可以達到3秒左右, 用時媲美超跑的百公里加速時間。 而且, 無論是離合接合還是換擋, 速度都是偏慢的。 博越的變速箱雖然也不是快字當頭, 動力回應也偏慢, 沒有強制降擋按鈕, 但從地板油到實際向前沖的用時會比RX5快一秒左右。 所以可想而知, 如果RX5的變速箱能做得更好,加速表現能秒殺其他同級競品。

比下盤:軟vs硬

從整個底盤的調校上來講,博越和RX5可以說是走兩條完全相反的路。如果你不得不買SUV,又喜歡操控,那就RX5。如果你追求舒適,那麼博越肯定是你的菜。

“硬”是RX5的主題,無論是剛剛提到的動力,還是現在講的底盤調校。它硬到什麼程度?一條路面頗為平整的高速路,在車裡感覺還是震個不停,會感知到無數的零碎震動。而且懸掛回彈阻尼偏軟,車身縱向的起伏感頗為明顯。夥計經常批評某些車毫無路感的底盤,但RX5這種過猶不及的硬實感其實不應該在這樣一部SUV上面出現,尤其是的目標群體為廣大中國家庭用戶的時候。

好消息是,頭段偏硬的懸掛依靠偏軟的後段,在遇上大坑窪的時候卻能起到不錯的濾震效果。而且,就算快速經過一些坑窪路面,車體、內飾都沒有發出一絲可接收的異響,證明裝配品質和車體剛性都相當不錯。但總的來說,如果你想要舒舒服服地跑路面品質一般的國道,還是放棄RX5吧。

出門左轉看博越就對了。博越比RX5優秀的地方,自然是它對細小震動的過濾效率,日常行車非常舒服。如果你日常通勤的路況就像廣州這樣路面滿是井蓋,那麼開博越就是你最好的選擇。對於大震動,博越處理的效果給人的感覺比較生硬和粗暴。不過博越比RX5好的地方是,懸掛過濾的動作一次到位,乾淨俐落,沒RX5那種縱向的浮動感。

質感是一方面,人車溝通則是另一方面。如果要比人車溝通感,RX5則要做得比博越要優異,獲得的駕駛樂趣也更多。首先RX5轉向手感比博越好,一來虛位並沒有那麼大,二來保留了一定的路感,三來回饋力度恰到好處,在夥計看來是調校得比較好的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了。缺點就是指向性還是有點模糊,快速攻彎的時候信心不足。如果從操控的角度上講,博越的轉向可以說是硬傷。一來虛位很大,指向性也很模糊;二來力度太輕,且回正力過大,手感頗為虛假;三來轉向圈數略多。

比乘坐:金館長vs金館長

對乘客的照顧,博越和RX5各有奇招,總體表現其實半斤八兩。

單從靜態乘坐感受來說,RX5乘坐的舒適感要比博越稍強。主要體現在,RX5的座椅比博越的軟但是又有足夠的支撐,而且RX5的後排座椅帶有靠背角度調節功能(儘管是與坐墊一起聯動的),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坐姿。而且對於中國消費者最為關鍵的是,RX5的後排腿部空間要比博越大一些,二郎腿沒問題,葛優癱也沒問題。不過講真,你覺得“硬懸掛+軟座椅”還是“軟懸掛+硬座椅”舒服一點呢?

下麵講講隔音吧。博越和RX5的隔音總體上來說表現都很好,肯定也是同級車裡面排名前列的兩款產品。同樣地,夥計並沒有專業的儀器去測試它們各速度下噪音是多少分貝,這裡只能談談主觀的感受。

首先,RX5的底盤隔音要做得比博越好。夥計個人認為,它們在隔音材料上面都是下過功夫的,但主要還是輪胎差異引起的隔音效果差異。博越上面這套固鉑的輪胎行駛的時候還是會發出不少的低頻滾動雜訊,相比之下RX5上面那套米其林3ST輪胎實在太安靜了。但如果談環境隔音、發動機噪音和風噪,博越則要更勝一籌。以100km/h的速度行駛,RX5的風噪是比較明顯的,而且發動機轉速一旦上升到2000rpm以上噪音就會尤其明顯。

而且RX5有個bug就是,前後排的隔音水準差異實在很大。雖然旅行車、SUV這類廂式車的隔音的確是要比普通的三廂車難搞,但RX5明顯在後排的隔音物料方面沒有下足功夫,路噪、胎噪、風噪都比前排明顯得多。而博越呢,雖然後排的噪音效果也沒前排那麼好,但至少前後排隔音效果的差距不會像RX5那麼懸殊。

還記得我上面提到過博越坐姿很高導致對車速的主觀感覺很慢嗎?沒錯,即使夥計把座椅調到最低,依然能看得清車頭兩角。這樣的設計各有利弊,大家也各有所好。當然夥計是更為喜歡RX5那種真的可以調得更低的坐姿。

不過RX5的前排中控扶手有個大bug。它是可以前後移動的,但是沒有限位元的裝置,把手放在上面稍微一用力就會移位,造成不良的體驗。相比之下,夥計更喜歡博越的中央扶手,雖然不能移動,但起碼手臂靠上去是舒服的,而且包裹的皮質很細膩。

配置和總結:

雖然開頭說了,兩款車的價格相同,但博越繼承了自主品牌一貫高配置的優勢。標配的全景天窗、LED大燈、自我調整遠近光、自動雨刷這樣的裝備就不說了,居然還有全液晶儀錶盤、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自我調整巡航、主動刹車、全景攝像頭這樣的高科技裝備。姑且不論實際作用有多大,單從科技含量上來說就可以吸引一大批消費者。

當然,博越和RX5上面某些裝備主要圖個噱頭,實際用起來用戶體驗一般般。例如兩者的Autohold其實都不那麼好用,博越上面的邏輯尤其不智慧;RX5上面那個超大的中控大屏,觸感遠遠不如低配車上的小螢幕,裡面的很多功能也需要流量,而廠家贈送的流量一下子就能耗完。而真正對用戶有用的東西,例如電動後備廂,在RX5上面需要選裝,博越上根本沒有,然而兩者的後備廂門都不是一般的重手。

當然,大部分消費者看中這兩款車,首當其衝的原因絕對是它們的設計質感,夥計寫的東西其實可能都不是他們第一關心的東西。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只要你的車足夠好看,也就有了成為爆款的可能。在設計之後,性價比、空間、油耗才是他們次要看重的東西。這兩款車都成功抓住了消費者的痛點,所以現在來看,銷量不是它們的問題。但這裡回歸理性,拋開設計談實力,這兩款車究竟選誰?

夥計的回答是,還得看需要。如果你只想要一部好的SUV,選誰都不會失望;如果你追求舒適、性價比,選博越;如果你追求駕駛、低油耗,選RX5。可以說,兩者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硬傷,但單從日常駕駛的體驗來選,夥計個人的選擇是博越。說實話,在開過一天RX5之後,夥計真的不想再與RX5有任何交集,除非它能“軟下來”。

如果RX5的變速箱能做得更好,加速表現能秒殺其他同級競品。

比下盤:軟vs硬

從整個底盤的調校上來講,博越和RX5可以說是走兩條完全相反的路。如果你不得不買SUV,又喜歡操控,那就RX5。如果你追求舒適,那麼博越肯定是你的菜。

“硬”是RX5的主題,無論是剛剛提到的動力,還是現在講的底盤調校。它硬到什麼程度?一條路面頗為平整的高速路,在車裡感覺還是震個不停,會感知到無數的零碎震動。而且懸掛回彈阻尼偏軟,車身縱向的起伏感頗為明顯。夥計經常批評某些車毫無路感的底盤,但RX5這種過猶不及的硬實感其實不應該在這樣一部SUV上面出現,尤其是的目標群體為廣大中國家庭用戶的時候。

好消息是,頭段偏硬的懸掛依靠偏軟的後段,在遇上大坑窪的時候卻能起到不錯的濾震效果。而且,就算快速經過一些坑窪路面,車體、內飾都沒有發出一絲可接收的異響,證明裝配品質和車體剛性都相當不錯。但總的來說,如果你想要舒舒服服地跑路面品質一般的國道,還是放棄RX5吧。

出門左轉看博越就對了。博越比RX5優秀的地方,自然是它對細小震動的過濾效率,日常行車非常舒服。如果你日常通勤的路況就像廣州這樣路面滿是井蓋,那麼開博越就是你最好的選擇。對於大震動,博越處理的效果給人的感覺比較生硬和粗暴。不過博越比RX5好的地方是,懸掛過濾的動作一次到位,乾淨俐落,沒RX5那種縱向的浮動感。

質感是一方面,人車溝通則是另一方面。如果要比人車溝通感,RX5則要做得比博越要優異,獲得的駕駛樂趣也更多。首先RX5轉向手感比博越好,一來虛位並沒有那麼大,二來保留了一定的路感,三來回饋力度恰到好處,在夥計看來是調校得比較好的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了。缺點就是指向性還是有點模糊,快速攻彎的時候信心不足。如果從操控的角度上講,博越的轉向可以說是硬傷。一來虛位很大,指向性也很模糊;二來力度太輕,且回正力過大,手感頗為虛假;三來轉向圈數略多。

比乘坐:金館長vs金館長

對乘客的照顧,博越和RX5各有奇招,總體表現其實半斤八兩。

單從靜態乘坐感受來說,RX5乘坐的舒適感要比博越稍強。主要體現在,RX5的座椅比博越的軟但是又有足夠的支撐,而且RX5的後排座椅帶有靠背角度調節功能(儘管是與坐墊一起聯動的),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坐姿。而且對於中國消費者最為關鍵的是,RX5的後排腿部空間要比博越大一些,二郎腿沒問題,葛優癱也沒問題。不過講真,你覺得“硬懸掛+軟座椅”還是“軟懸掛+硬座椅”舒服一點呢?

下麵講講隔音吧。博越和RX5的隔音總體上來說表現都很好,肯定也是同級車裡面排名前列的兩款產品。同樣地,夥計並沒有專業的儀器去測試它們各速度下噪音是多少分貝,這裡只能談談主觀的感受。

首先,RX5的底盤隔音要做得比博越好。夥計個人認為,它們在隔音材料上面都是下過功夫的,但主要還是輪胎差異引起的隔音效果差異。博越上面這套固鉑的輪胎行駛的時候還是會發出不少的低頻滾動雜訊,相比之下RX5上面那套米其林3ST輪胎實在太安靜了。但如果談環境隔音、發動機噪音和風噪,博越則要更勝一籌。以100km/h的速度行駛,RX5的風噪是比較明顯的,而且發動機轉速一旦上升到2000rpm以上噪音就會尤其明顯。

而且RX5有個bug就是,前後排的隔音水準差異實在很大。雖然旅行車、SUV這類廂式車的隔音的確是要比普通的三廂車難搞,但RX5明顯在後排的隔音物料方面沒有下足功夫,路噪、胎噪、風噪都比前排明顯得多。而博越呢,雖然後排的噪音效果也沒前排那麼好,但至少前後排隔音效果的差距不會像RX5那麼懸殊。

還記得我上面提到過博越坐姿很高導致對車速的主觀感覺很慢嗎?沒錯,即使夥計把座椅調到最低,依然能看得清車頭兩角。這樣的設計各有利弊,大家也各有所好。當然夥計是更為喜歡RX5那種真的可以調得更低的坐姿。

不過RX5的前排中控扶手有個大bug。它是可以前後移動的,但是沒有限位元的裝置,把手放在上面稍微一用力就會移位,造成不良的體驗。相比之下,夥計更喜歡博越的中央扶手,雖然不能移動,但起碼手臂靠上去是舒服的,而且包裹的皮質很細膩。

配置和總結:

雖然開頭說了,兩款車的價格相同,但博越繼承了自主品牌一貫高配置的優勢。標配的全景天窗、LED大燈、自我調整遠近光、自動雨刷這樣的裝備就不說了,居然還有全液晶儀錶盤、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自我調整巡航、主動刹車、全景攝像頭這樣的高科技裝備。姑且不論實際作用有多大,單從科技含量上來說就可以吸引一大批消費者。

當然,博越和RX5上面某些裝備主要圖個噱頭,實際用起來用戶體驗一般般。例如兩者的Autohold其實都不那麼好用,博越上面的邏輯尤其不智慧;RX5上面那個超大的中控大屏,觸感遠遠不如低配車上的小螢幕,裡面的很多功能也需要流量,而廠家贈送的流量一下子就能耗完。而真正對用戶有用的東西,例如電動後備廂,在RX5上面需要選裝,博越上根本沒有,然而兩者的後備廂門都不是一般的重手。

當然,大部分消費者看中這兩款車,首當其衝的原因絕對是它們的設計質感,夥計寫的東西其實可能都不是他們第一關心的東西。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只要你的車足夠好看,也就有了成為爆款的可能。在設計之後,性價比、空間、油耗才是他們次要看重的東西。這兩款車都成功抓住了消費者的痛點,所以現在來看,銷量不是它們的問題。但這裡回歸理性,拋開設計談實力,這兩款車究竟選誰?

夥計的回答是,還得看需要。如果你只想要一部好的SUV,選誰都不會失望;如果你追求舒適、性價比,選博越;如果你追求駕駛、低油耗,選RX5。可以說,兩者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硬傷,但單從日常駕駛的體驗來選,夥計個人的選擇是博越。說實話,在開過一天RX5之後,夥計真的不想再與RX5有任何交集,除非它能“軟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