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之藐視:劉邦在逃脫鴻門宴之險的天賦與敗筆

樊噲

略地西南, 避開函谷關, 從武關進入關中, 可說是劉邦西征路線圖的點睛之筆。 此後藍田大勝、軹道受降, 劉邦西征大軍勢如破竹,

幾乎完美地完成了滅秦任務。 但隨後劉邦和他的軍隊讓人擔憂, 秦宮的財寶和美色暴漏了他們的真正追求, “爛泥糊不上牆”, 沒有蕭何、樊噲、張良, 劉邦的所作所為將證明項羽對他的一貫態度:藐視。

然而, 劉邦很快再一次證明了他靈活機變的天賦。 當然, 秦宮的誘惑不是樊噲就能勸他放棄的。 也許樊噲說的沒錯, 話糙理不糙, 但劉邦對這個出身屠夫的妹夫從來都是狹辱之, 就算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但怎麼可能立即聽他的?好在還有個張良。

博浪沙刺始皇

張良為韓國貴族之後, 先人世代為韓相。 韓滅後, 張良開始了他的反秦人生。 秦始皇在世時, 他就導演過“博浪沙事件”, 遣一壯士以鐵杵狙擊始皇, 誤中副車, 後被始皇天下緝捕, 只得避禍下邳。 在下邳, 張良開啟了一段傳奇經歷:遇圯上老人, 得授《太公兵法》。 這使張良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與項羽相比, 反秦乃是夙願, 是人生的目的, 也是張良的基本價值觀, 這是兩人相似的地方;但更根本的則是不同:或許受制于身體不好,

張良的欲望受制於思想, 從沒有脫離理性的控制, 所以他的理想清晰而通透, 從未被欲望所左右。 因此, 張良從無奪天下的野心, 淡泊明志, 甚至也沒有主動為劉邦謀劃過如何奪取天下, 總是順勢而為, 因勢利導。 這使他不但贏得了劉邦的尊重, 言聽計從, 而且也遠禍, 避免了劉邦後來必然產生的猜忌。 於是, 同樣一番話, 同樣的道理, 從樊噲口中道出, 劉邦破口大駡, 但當張良也認同時, 劉邦立即照辦。

約法三章, 還軍霸上, 劉邦的舉措十分奏效, 贏得了秦地民心。 但當一個人能克制私欲、贏取民心時, 他就不再是目光短淺的享樂型人物, 而是志在一方、乃至天下的領袖。 這是范增清楚看到的變化, 也是他最擔心的變化。 我們可以想像範增一定不斷催促項羽急速入關, 趁劉邦立足未穩, 奪取關中。 也就在這時, 劉邦又作了一個嚴重的戰略誤判, 這差點毀了他此前所有的努力, 甚至他的性命:他竟然聽人言, 關閉了函谷關, 拒山東諸侯。 這暴露了劉邦內心真實的想法:他希望山東諸侯如約,

讓他在關中為王。 實際上他也清楚項羽的想法, 也沒真想靠派去的那點兒人馬就能擋住項羽, 但他就像一個實力孱弱的小孩, 面對惡霸男生要搶他心愛的玩具, 趕緊跑進小屋關上房門, 還一直大聲說:”這是我的玩具, 你們不能搶。 “他希望道義的力量能夠約束項羽和跟隨他的那些諸侯, 但事實證明閉關非但沒讓項羽心中升起”劉邦先入關, 應當為王“的念頭, 反讓項羽惱羞成怒, 直接攻破函谷關。 此後, 曹無傷的告密讓項羽確認了對劉邦閉關目的的猜想, 這讓他更準備要直接滅了劉邦。 這恐怕是劉邦始料未及的:他覺得大家都是反秦義軍, 至於要置我於死地嗎?但他真得低估了項羽性格中的忌刻與狠絕。

鴻門宴

就在劉邦將為自己的戰略幼稚病付出慘重代價時,他卻又開始表現出其非凡的應變天賦。劉邦與項伯相見時的兄事之、約為婚姻、陳情,以及鴻門宴中劉邦信誓旦旦宣稱絕無拒項羽之心,一系列的活動將其應變天賦展現得淋漓盡致,簡直就是天才的表演。面對項伯的陳情和劉邦的款款至誠,項羽似乎完全放下了對劉邦的戒心,眼前的劉邦還是那個一向被他輕視的樣子,以至於說得多了,他竟然連是曹無傷打的小報告都告訴了劉邦。劉邦的應變和表演天賦後來還被一個叫劉備的後人給繼承了下來,他憑此成功地騙過曹操,為自己創建帝業贏得了寶貴的時機。

史書上記載的鴻門宴危機四伏,劉邦隨時都可能被殺,但事實上卻是有驚無險,反而讓劉邦摸清了項羽幾斤幾兩。更對項羽不利的是,鴻門宴中擁劉派和倒劉派互不相讓、涇渭分明,也許此前項羽陣營中不同勢力間還遮遮掩掩的矛盾在此時竟因劉邦完全公開。聰明如劉邦、張良不可能不知,不可能不加以利用。如此,鴻門宴于劉邦無傷,卻在項羽陣營中埋下了令人擔憂的隱患。有意思的是,鴻門宴後劉邦馬上又出現了一個敗筆:立刻誅殺曹無傷。但此時已經放下了戒心的項羽即使聽說了大概也只會付之一笑,何況他身邊已經有了力挺劉邦的人,這種小事情隨便找個理由都能替他圓過去。

輕視對手,或是在政治軍事行動中最要不得的心態。


鴻門宴

就在劉邦將為自己的戰略幼稚病付出慘重代價時,他卻又開始表現出其非凡的應變天賦。劉邦與項伯相見時的兄事之、約為婚姻、陳情,以及鴻門宴中劉邦信誓旦旦宣稱絕無拒項羽之心,一系列的活動將其應變天賦展現得淋漓盡致,簡直就是天才的表演。面對項伯的陳情和劉邦的款款至誠,項羽似乎完全放下了對劉邦的戒心,眼前的劉邦還是那個一向被他輕視的樣子,以至於說得多了,他竟然連是曹無傷打的小報告都告訴了劉邦。劉邦的應變和表演天賦後來還被一個叫劉備的後人給繼承了下來,他憑此成功地騙過曹操,為自己創建帝業贏得了寶貴的時機。

史書上記載的鴻門宴危機四伏,劉邦隨時都可能被殺,但事實上卻是有驚無險,反而讓劉邦摸清了項羽幾斤幾兩。更對項羽不利的是,鴻門宴中擁劉派和倒劉派互不相讓、涇渭分明,也許此前項羽陣營中不同勢力間還遮遮掩掩的矛盾在此時竟因劉邦完全公開。聰明如劉邦、張良不可能不知,不可能不加以利用。如此,鴻門宴于劉邦無傷,卻在項羽陣營中埋下了令人擔憂的隱患。有意思的是,鴻門宴後劉邦馬上又出現了一個敗筆:立刻誅殺曹無傷。但此時已經放下了戒心的項羽即使聽說了大概也只會付之一笑,何況他身邊已經有了力挺劉邦的人,這種小事情隨便找個理由都能替他圓過去。

輕視對手,或是在政治軍事行動中最要不得的心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