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沭陽抗戰老兵楊方玉:被動挨打 不如主動參戰

宿遷網訊為了不再挨打, 他主動參軍上戰場;為了民族的尊嚴, 他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為了祖國的和平, 他在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那殘酷的炮火聲已經過去了70多年,

昔日保家衛國的少年如今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 儘管如此, 讓他依舊記憶深刻的是: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帶來的那些傷痛和抗戰勝利那天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喜悅。

今年88歲的楊方玉家住沭陽縣馬廠鎮, 聊天的時候記者發現, 他性格溫和、耳聰目明, 怎麼看, 都和普普通通的老人沒有什麼區別。 然而,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卻在70多年前為了保家衛國毅然參軍。

“1941年, 日本鬼子在馬廠設立了據點。 他們到處抓人, 抓不到人就放火燒屋, 還搶老百姓的東西。 只要是能吃的、能用的全部都搶, 不要說雞鴨這些了, 就連被子和水缸裡的魚都不放過!”說起日本侵略者, 楊方玉的心裡就充滿了恨意,

可惜的是那年他才12歲, 年紀太小, 無法上陣殺敵。

晚年的楊方玉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

“看著老百姓經常被欺負, 我就想著, 與其被動挨打, 不如主動參戰, 和他們拼了!”1945年6月, 聽說村裡十幾名年輕人都準備參軍, 16歲的楊方玉說服家人,

毅然成了地方部隊中的一員。

加入部隊兩個月後, 日本侵略者戰敗投降了。 “宣佈投降那天, 在我們這裡的那些鬼子都放下了武器從連雲港上船回日本了, 啥都不給帶走, 只能穿走一身衣服和帶著一條毛巾。 ”說到這裡, 楊方玉哈哈大笑起來, 鬼子投降了, 老百姓都歡呼不已, 大夥兒都在街上歡迎戰士們凱旋。

抗日戰爭勝利後, 年輕的楊方玉依舊沒有放下手中的槍, 為了解放全中國, 他選擇了繼續戰鬥。 在1947年的安峰山事件中, 楊方玉和戰友們從早上開火, 一直打到晚上, 一個排的同志最後就剩他和另一名戰友突圍了出來, 為此他還獲得了二等功。 “當時大夥死都不願意當俘虜, 每個人都是拼了命打。 到處都是戰友們的屍體,

打得太慘了。 每當想起那個場面, 心裡除了害怕就是難過。 ”楊方玉說, 但願以後永遠都不要再有戰爭了。

毛主席一直是楊方玉心中的“紅太陽”。

1950年,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 楊方玉也提交了參加抗美援朝的申請, 因為身體條件不達標, 他的批准被駁回了。 後來,

楊方玉還當了兩年的海防大隊重機槍班班長……

“現在這日子真像是掉進了蜜裡那樣甜, 不愁吃、不愁穿, 每個月國家還給我1400多元的生活費。 ”回憶往事, 楊方玉稱, 他很享受眼下這種和平又安靜的生活, 他和戰友們曾經的夢想都在這個時代實現了, 甚至比想像中還要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