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生前為自己選了一種特殊棺材,但因為一事,至死都沒有睡上

慈禧是晚清的實際掌權者, 吃穿用度, 遊玩觀賞, 無一不是精緻奢華與講究。 比如洗一次澡用掉幾十塊白毛巾, 吃一頓飯要上上百道菜, 辦一次六十壽宴就花掉了上千萬兩白銀。 就連去世用的棺材, 她也提前準備好了, 用的材料十分尊貴而特殊, 可惜的是, 因為一件事的發生, 她至死都沒能用上。

本來, 按照當時的習俗慣例, 最好的棺材非金棺莫屬, 由純金打造, 再鑲上各種珍貴的珠寶玉石, 十足的貴氣與金碧輝煌!不過金棺有一個缺點, 那就是太重了, 慈禧是要葬到菩陀峪定東陵去得, 如果從京城運一口金棺過去, 耗費的人力物力不敢想像。

金棺之後是木棺, 儘管木頭聽起來不如金子寶貴大氣, 但若是用紫檀、金絲楠木等木材製成棺槨, 那木棺的價值就非比尋常了, 就連運棺材的人都會覺得有面子。 而且這種木棺還有一個功效, 那就是保身體千年不腐, 可以說一箭雙雕。 不過慈禧很挑剔, 這金棺跟木棺她都看不上, 說想要一口玉棺。

好玉不難找, 但要是想找一塊能夠做棺材的又大又好的玉料, 難度就很大了。 李蓮英領了旨後, 嘴上滿口答應著, 但實際上心裡頭也在打鼓, 不知道去哪裡找合適的玉料。 一番考慮後, 他找到內務府的總管, 兩個人查資料將清朝已知的玉礦過了一遍, 最終鎖定了昆侖山的和田青玉礦, 在那裡也許有合適的玉。

當地總管接到旨意後立馬派人開始尋找, 最後, 足足找了十多天才到了一塊二十多噸重的玉料, 可以用來做一口棺材了,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 這塊玉料上有三道縫隙, 但也只能將就了。

玉料找到後就要運送進京, 但二十多噸重的玉料, 從昆侖山運到北京, 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人們最不缺少的就是智慧, 礦玉總管先是花了一年時間將玉石從山上運下, 然後將玉石裝進一輛特製的馬車裡。 前面幾百匹馬在拉, 後面很多官兵跟工匠在推, 讓馬車慢慢移動, 防止玉石受損。 冬天的時候, 就在地面上灑水, 結成冰, 光滑一些, 行進的速度則稍快一些。

就這樣運了兩三年,玉石終於運到了車庫縣,這個時候卻突然傳來了慈禧駕崩的消息,但玉石還得運個一兩年才能到達京城,所以慈禧想要一口玉棺的願望最終還是沒能實現。

就這樣運了兩三年,玉石終於運到了車庫縣,這個時候卻突然傳來了慈禧駕崩的消息,但玉石還得運個一兩年才能到達京城,所以慈禧想要一口玉棺的願望最終還是沒能實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