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趣評《三國演義》:對孩子的溺愛是真正的愛嗎?

天下做父母的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 想要給他最好的, 不惜奉獻一切。 當然也有人認為不能太溺愛孩子, 只需為孩子準備基本的生活條件即可, 那麼做父母的到底該不該疼愛孩子呢?我們透過三國來看答案。

袁紹愛子不肯出兵自毀前程。

曹操得了衣帶詔, 發現有劉備的名字在上面。 便立刻發兵20萬分五路攻打劉備。 劉備得知消息急忙命孫乾向袁紹求救。 田豐帶孫乾來見袁紹, 而袁紹卻有氣無力的說:“我將死亦”田豐問其原因, 原來是袁紹的小兒子得了疥瘡。

田豐拿出劉備的書信為袁紹分析了情況並獻上良策,

趁曹操發兵劉備之際, 偷襲許昌城。 而袁紹卻說:“吾已至此最好, 奈我心中恍惚, 恐有不利”。 田豐一再勸諫, 袁紹卻因兒子之病推脫, 終究不肯發兵, 錯過了剿滅曹操的大好時機。 最終卻被曹操擊敗。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劉備攜民渡江, 被曹操打敗。 趙子龍為了尋找劉備家眷殺入重圍, 在一堵土牆邊找到了糜夫人, 糜夫人將阿斗交于趙雲, 自己跳入枯井而死。 趙雲將阿斗抱在懷中單槍匹馬, 左沖右突, 終於殺出了重圍, 見了劉備急忙下馬伏地而泣, 向劉備交代了孤身救子的經過, 便將阿斗雙手交于劉備。

誰知劉備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 竟將孩子直接摔在地上, 生氣的說道:“為這等孺子, 幾乎損我一員大將!”趙雲急忙抱起阿斗激動地說:“雲雖肝腦塗地,

不能報也”。 劉備此舉徹底收穫了趙雲的忠心。

劉備和袁紹都愛孩子, 但方式不同, 最後的結果也不同。 袁紹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實則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因為幼子生病錯失了痛擊曹操的機會, 坐視曹操發展壯大與之抗衡, 待到醒悟時已大勢已去, 可以說袁紹最終的失敗都與過分溺愛孩子有關。

袁紹臨死前, 竟然傳位於小兒子, 按照當時的繼承規矩本應傳與長子, 因其對小兒子的溺愛最終導致了兄弟之間骨肉相殘的局面。 袁紹錯在對孩子婆婆媽媽試的愛, 只關心小事, 不關心大事。 只注重情感, 不注重長遠的愛。 最終害了孩子, 也害了自己。

劉備表面上不疼愛孩子, 實則是為孩子的長遠打算,

收買了忠心之臣輔佐阿斗, 不然在三國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裡能做41年的皇帝實屬少見。 劉備臨死前將阿斗託付於諸葛亮, 並對諸葛亮說:“如其不才, 可自立為王".這就是劉備的高明之處, 名為舍子, 實為愛子。

更是有諸葛亮和趙雲一乾等人的大力輔佐才有了劉嬋的穩固江山。 劉備對孩子是“大丈夫試的”愛子, 表面冷酷無情, 實則造福後代, 傳承了基業。 由此可見不在於對孩子該不該溺愛, 而在於怎樣去愛。 對孩子的愛要掌握方式, 正確的愛可以成就孩子, 過渡的溺愛反而會害了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