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諸葛亮反對魏延的子午穀奇謀,毛主席給出了答案

裴松之在《三國志》作注時曾引用《魏略》, 其記載有關魏延子午穀奇謀的故事。 大概意思是諸葛亮首次北伐, 大將魏延提出借助五千精兵穿過子午谷奇襲長安的構想, 最後被諸葛亮拒絕。 至於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歷來對其分歧很大。

歷史上, 針對魏延的偷襲計畫, 有著兩個版本:一個是《魏略》, 魏延偷襲長安後, 等待諸葛亮主力從斜谷回合, 再拿些咸陽以西;另外一個是《魏延傳》記載, 魏延也是偷襲長安後, 搶佔潼關, 切斷關外魏軍的支援, 再由諸葛亮主力掃清關內殘餘魏軍, 也就是關門打狗的戰法。

事實上, 第一個版本是極不合理的建議, 魏延的戰術講究的是奇襲, 突然性, 縱然魏延成功, 長安也是孤城一個, 在等待蜀國主力到來之前, 魏軍完全可以重新集結力量吃掉魏延軍。 除此之外, 長安作為魏國陪都, 經歷多人的經營, 魏延奇襲取勝的可能不大。 至於第二版本似乎彌補了第一版本的缺陷, 然而此處忽略了魏延五千人的“牙口”是否硬, 能不能把潼關的門關牢。

縱觀諸葛亮的幾次北伐均是採取步步為營, 穩紮穩打的思想。 從兩國的軍事力量和國力對比而言, 此戰略思想是切合實際。 此外, 諸葛亮也考慮到幾萬大軍後勤保障問題, 一旦糧草補給出現問題, 不僅僅是幾萬士兵性命的問題, 甚至關係到蜀國的存亡。 當然魏延奇襲的一個重要立足點建立在長安守將是個花花公子, 看到大軍壓境就逃跑。 事實上, 夏侯懋固然無謀, 其帳下是有能人的,

譬如名將郭淮。 另外, 子午谷的道路極其難走, 後來曹真曾走過。 1944年3月, 毛主席在討論此奇謀時, 曾說“此計太懸危”, 可以說一語中的, 不能因為諸葛亮的戰法收益甚微, 便認為魏延的子午穀奇謀的正確性。

諸葛亮大傳:中華帝王傳記 ¥58.1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