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朝刺史貴溪吳武陵仕途坎坷以文寄情

江西貴溪人吳武陵一生狂傲不羈, 他性格強硬、脾氣火爆, 不諳官場之道, 因此在從政的數十年中仕途坎坷。 在流放永州時, 遇到了與他遭遇相似的柳宗元, 柳宗元雖年長吳武陵十多歲, 卻與他在許多方面都十分合拍。 無論是政治理念, 還是文學造詣;無論是脾氣性格, 還是生活習慣, 吳武陵與柳宗元總是志趣相投, 結下了一段深厚的友誼。

吳武陵雖一生官位不顯, 沒有得到重用, 卻也在自身努力下, 作出了許多成績出來。 他才華橫溢、學識過人, 曾先後任翰林學士、太學博士, 一生著書立說, 寫下了不少散文、詩文精品;他為人正直、情深厚誼,

為了柳宗元能遠離邊地, 多次向其他幕僚奔走、請求幫助;他慧眼識人、愛惜人才, 一眼看中詩人李牧, 並將其舉薦給考試官, 讓其不至於埋沒才華;他反對割據、維護國家政權, 即使遇到舊相識, 也能堅定自己的立場, 並以大義為先, 堅決抵制背叛朝廷的行為。

狂傲書生擠入進士榜

據瞭解, 吳武陵出生于書香門第, 父親吳勔(字弱齡), 祖籍河南濮陽。 吳勔因迷戀貴溪山水, 遂定居貴溪, 曾於貴溪南郊五面峰下“一線洞天”中讀書, 洞口有匾曰“潛谷”, 學者稱其為潛谷先生, 五面峰因之而諧音吳勔峰。 元和初, 吳勔出任水曹, 四十歲時辭官, 此後歸隱山田。 其友見其歸隱山野, 一心只做學問, 於是贈詩一首:“故舊遺相訪,

平生只愛山。 琴書供日永, 杖履躡雲間。 種竹蓮花塢, 栽桃鑿石灣。 卻嫌歸去晚, 名姓滿人間。 ”

吳武陵不免受其父親影響, 自小起聰慧過人、飽讀詩書, 他也不像其他學子般循規蹈矩, 而是個性十足。 主要從事先唐、唐宋文學的教學與研究的廈門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洪迎華講師, 對吳武陵的生平事蹟有著深入研究。 據她介紹, 唐貞元末年(西元802~804年), 吳武陵準備進京趕考。 由於當時唐朝廷有一項“福利政策”, 即家庭貧困的學子可在地方政府申請資助。 因此, 吳武陵趕考前向饒州刺史李吉甫請求幫助。 李吉甫見其清貧, 很是怠慢, 只送給了他五匹土布和三匹絲綢。 吳武陵憤憤然, 退回了資助並寫了一封言辭激烈的信給李吉甫。

李吉甫怕吳武陵將這件事到處聲張, 只得私下召見吳武陵, 並送給他兩百斛(一千公斤)大米。 此後, 李吉甫對吳武陵甚是厭惡, 總想著要報復他。 元和二年(西元807年), 吳武陵再次進京趕考, 終於以“最後一名”的成績擠入進士榜。

因得罪流放永州遇柳宗元

吳武陵雖以差強人意的成績中了進士, 但考試成績差並不是衡量他才學的唯一標準。 此後, 吳武陵在官場上展現了他學識過人的一面, 他博覽群書又善思辨, 不久就被升翰林學士。 正當他的政治事業扶搖直上之時, 元和三年(西元808年), 卻被貶謫, 發配去了永州。 短短一年時間, 這顆政治新星悄然隕落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案。 我們僅能從《集序》中簡單獲取一些資訊:“升進士,

得罪來永州。 ”究竟得什麼罪, 至今無法考。

吳武陵在永州遇到了他一生的摯友——柳宗元。 據江西教育學院秦良教授介紹, 吳武陵在永州流放時, 與柳宗元一見如故, 此後更是惺惺相惜。 柳宗元欣賞這位翩翩公子, 曾在《與楊京兆憑書》寫下他們相遇時的情景:“去年, 吳武陵來, 美期齒少, 才氣壯健, 可以興西漢之文章。 ”又說他“直而甚文”, 甚至於“一觀其文, 心朗目舒”, 可見, 吳武陵的才氣深深地吸引了柳宗元。

吳武陵雖性格乖張, 但在真正信服的人面前, 則顯得謙遜有禮。 他對年長他十多歲的柳宗元有著如對師長般的尊重與敬仰, 把柳宗元視為良師益友, 常常向其虛心求教。 於是, 在永州, 這對患難之交常常詩文唱和, 秉燭夜遊,

互相切磋中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學著作。

後來, 吳武陵遇赦回到長安, 柳宗元也調任柳州刺史, 雖然官位升了一級, 但柳州比永州離長安更遠。 據秦良介紹, 這時, 吳武陵多次向宰相裴度陳述柳宗元的不幸, 並給工部侍郎孟簡寫信, 請求他們將柳宗元從邊地調回, 改變境遇。 然而所托之事剛剛有了進展, 柳宗元已在柳州病逝, 讓吳武陵抱憾不已。

反對割據立場堅定

在被流放永州時, 吳武陵被宰相裴度看中, 在史館任職, 而韓愈當時正兼任史館修撰, 吳武陵於是與韓愈結識。 此時, 正值淮西吳元濟武裝叛亂, 吳元濟的父親吳少陽與吳武陵是舊相識。 在元和初(西元805年)任淮西蔡州刺史的吳少陽想請剛中進士的吳武陵做幕僚, 但吳武陵婉言謝絕了他。

柳宗元曾在《同吳武陵贈李睦州詩序》中評價吳武陵:“吳武陵,剛健士也。”說吳武陵正直不阿。事實上他確實是個立場堅定的正直人士,他對吳元濟反叛朝廷、實行武裝割據的行徑感到十分氣憤,主動寫信給吳元濟,勸吳元濟罷兵歸順朝廷,吳元濟並不予理會。元和十二年(西元817年),裴度帥師討伐吳元濟,韓愈為司馬,吳武陵通過韓愈屢獻良策,為裴度所賞識。

愛惜人才騎驢舉薦杜牧

大和初年(西元828年),吳武陵升任太學博士。這一年,年輕的杜牧找到了吳武陵,請吳武陵向考試官舉薦自己。杜牧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阿房宮賦》,希望能夠得到吳武陵的賞識。

據洪迎華介紹,吳武陵起初對這位“公子哥”並無好感。杜牧此前混跡江南,沉迷酒色,無所事事的“劣跡”,吳武陵早有耳聞。但為了不錯失良才,他還是耐下性子閱讀起杜牧的《阿房宮賦》。《阿房宮賦》描寫了阿房宮的興建及毀滅過程,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也對唐朝廷予以警示。

吳武陵有感于杜牧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不禁對他刮目相看。當下便騎著驢子去見考試官崔郾,並向他推薦了杜牧,說杜牧是“真王佐才也”。崔郾不敢怠慢吳武陵,於是將杜牧錄入進士。

橫遭構陷鬱憤而終

大和八年(西元834年)吳武陵任韶州刺史,因遭權貴構陷,以“髒罪狼藉”為名被貶潘州司戶參軍。督辦此案的人員在李吉甫的兒子李德裕指使下,對吳武陵很是無禮。吳武陵看到此等得志小人非常氣憤,寫下了詩作:“雀兒來逐陋風高,下視鷹隼意氣豪。自謂能生千里翼,黃昏依舊入蓬篙。”不久,吳武陵在鬱悶憤恨中去世。

吳武陵一生短暫,仕途坎坷,屢遭劫難,但他對唐朝廷忠心可表,對摯友深情厚誼,對中唐古文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吳武陵是一位極具個性和特色的作家,在整個唐代的江西散文作家裡,他的成就首屈一指。同時,他在中國散文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吳武陵有書一卷,詩一卷,《十三代史駁議》十二卷。但他的著作大部分失傳,只留有《全唐詩》卷479存其詩二首(《貢院樓北新栽小松》《題路左佛堂》);《全唐文》卷718存其文七篇(《上韓舍人行軍書》《上崔相公書》《遺吳元濟書》《遺孟簡書》《諫竇易直》《新開隱山記》《陽朔縣廳壁題名》);《貴溪縣誌》收其詩兩首(《長隴山》《龍虎山》)。

但吳武陵婉言謝絕了他。

柳宗元曾在《同吳武陵贈李睦州詩序》中評價吳武陵:“吳武陵,剛健士也。”說吳武陵正直不阿。事實上他確實是個立場堅定的正直人士,他對吳元濟反叛朝廷、實行武裝割據的行徑感到十分氣憤,主動寫信給吳元濟,勸吳元濟罷兵歸順朝廷,吳元濟並不予理會。元和十二年(西元817年),裴度帥師討伐吳元濟,韓愈為司馬,吳武陵通過韓愈屢獻良策,為裴度所賞識。

愛惜人才騎驢舉薦杜牧

大和初年(西元828年),吳武陵升任太學博士。這一年,年輕的杜牧找到了吳武陵,請吳武陵向考試官舉薦自己。杜牧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阿房宮賦》,希望能夠得到吳武陵的賞識。

據洪迎華介紹,吳武陵起初對這位“公子哥”並無好感。杜牧此前混跡江南,沉迷酒色,無所事事的“劣跡”,吳武陵早有耳聞。但為了不錯失良才,他還是耐下性子閱讀起杜牧的《阿房宮賦》。《阿房宮賦》描寫了阿房宮的興建及毀滅過程,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也對唐朝廷予以警示。

吳武陵有感于杜牧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不禁對他刮目相看。當下便騎著驢子去見考試官崔郾,並向他推薦了杜牧,說杜牧是“真王佐才也”。崔郾不敢怠慢吳武陵,於是將杜牧錄入進士。

橫遭構陷鬱憤而終

大和八年(西元834年)吳武陵任韶州刺史,因遭權貴構陷,以“髒罪狼藉”為名被貶潘州司戶參軍。督辦此案的人員在李吉甫的兒子李德裕指使下,對吳武陵很是無禮。吳武陵看到此等得志小人非常氣憤,寫下了詩作:“雀兒來逐陋風高,下視鷹隼意氣豪。自謂能生千里翼,黃昏依舊入蓬篙。”不久,吳武陵在鬱悶憤恨中去世。

吳武陵一生短暫,仕途坎坷,屢遭劫難,但他對唐朝廷忠心可表,對摯友深情厚誼,對中唐古文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吳武陵是一位極具個性和特色的作家,在整個唐代的江西散文作家裡,他的成就首屈一指。同時,他在中國散文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吳武陵有書一卷,詩一卷,《十三代史駁議》十二卷。但他的著作大部分失傳,只留有《全唐詩》卷479存其詩二首(《貢院樓北新栽小松》《題路左佛堂》);《全唐文》卷718存其文七篇(《上韓舍人行軍書》《上崔相公書》《遺吳元濟書》《遺孟簡書》《諫竇易直》《新開隱山記》《陽朔縣廳壁題名》);《貴溪縣誌》收其詩兩首(《長隴山》《龍虎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