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比起“勤奮”,我更希望你這樣誇我

文;慕新陽

年少時的我們, 都聽過這樣一句格言:

“所謂天才, 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 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們把這句格言記在書本, 刻在桌上, 耳濡目染, 熟爛於心。

然而, 我曾經向不少人提問, 這句格言的下一句是什麼, 很少有人記得。

要知道, 沒有那百分之一的靈感, 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過是汗水而已。 沒有靈感的推波助瀾, “汗水”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我們正值最好的年紀, 有著身體的資本和炙熱的激情。

我們可以在大洋的另一端與科比同起, 看淩晨四點半的朝陽。 同樣, 我們可以在一天的辛勞後趕上最後一班地鐵,

比肩童第周, 在昏黃的路燈下秉卷爭氣。

時間是個好東西, 它自帶甄別真假忙碌的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 它將努力的結果驗校出來。 猶如生命中的高考一般, 成績出來的那一刻, 有人放聲大笑, 有人掩面哭泣。

剛來大學那會兒, 我和小七常去校外的早餐鋪用餐。 在那條林蔭道上, 剛開了兩家早餐鋪, 一個在東, 一個在西。

我和小七都是吃貨, 喜於評論, 常常把同類的餐鋪放在一起比個高低。 總的來說, 我和小七去西邊的餐鋪居多。

至於原因, 不在於西邊這家餐品有多少花樣, 也不在於口味上有多少優勢, 而在於取餐時的井然有序和舒適的就餐環境。 除此之外, 這家餐鋪的老闆為吸引流量很是用心,

每日前20名的顧客都可以免費領取一杯豆漿, 還有定期的餐券發放。

我曾對小七說, 即使西邊的餐鋪價格更高(比如雞蛋灌餅, 西邊要多收一塊), 離校更遠(相比之下, 出校門後多走近50米), 最後的贏家還是非它莫屬。 東邊的這家雖然表面上很忙得昏頭轉向, 卻忽視了自身的優勢, 不懂得運用策略來增加顧客粘度, 所以, 長期以往, 顧客會慢慢地從東到西地遷移。

"窮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果然不到學期結束, 東邊的這家餐鋪就被迫轉讓了。

對於一份需求, 小到餐鋪, 大到企業, 不能一味地尋求廉價銷售, 低效忙碌, 而是要在長遠利益, 高效輸出, 智慧謀略上比別人更勝一籌。 不然, 再低的價格, 再近的距離也終有一天慘遭淘汰的厄運。

所以, 比起"勤奮", 我更希望聽到你誇我"懂謀略"。

什麼是"低品質的勤奮"?簡而言之, 就是輸入的成本和輸出的功效不能對比。

我們常常在某項工作裡一錯再錯重蹈覆轍, 在手忙腳亂中丟三落四, 囫圇待物。 時間耗盡, 成效卻不忍直視。

其實, 每個人都有工作效率的高峰段和低谷段。 簡而言之, 高峰段精力旺盛, 工作效率倍增。 低谷段精力負值, 工作效率倍減。

不難看到, 有些人喜歡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深夜來做, 而有些人喜歡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清晨來做。 高峰或低谷的刻度, 因人而異。

這些"聰明人", 也是效率執行的排頭軍。 日積月累, 自然能夠看到效率提升的好處。

就我而言, 我的高峰段在每日的20:00至22:00。

這段時間,

我會用來日更工作總結, 並把第二天的排程整理出來。 我會盡可能避免朋友聚會和電話煲粥。 因為我知道, 這一段時間對其他人可能無關緊要, 對我來說卻是難能可貴。

所以, 比起"勤奮", 我更希望聽到你誇我"有效率"。

不得不說, 有些人為了躲避真正的思考, 願意做拋離反思的任何事。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 快與慢》中曾論述過, 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

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 它見聞廣博, 反應快速, 但很容易上當。

有意識的“系統2”呢, 它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並作出決定, 它比較慢, 不容易出錯, 但卻很懶惰, 經常走捷徑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 在成為慣性的生活節奏中, 倘若沒有外在的警醒與疼痛, 是很容易傾斜於似乎不存在任務問題的"思維捷徑"的。

調動注意力是一個耗費能量的過程, 且更正錯誤是對曾經的一次否定。 當苦心積慮、否定自己冷冰冰地擺在世人面前, 是否願意更替自己也存在一定的比率。 畢竟, 對於很多人來說, "條件反射"來得快速, "思維惰性"難以查除。

舉個例子就可以明白。 有些剛剛大學畢業的求職者來到人才市場, 放眼所有的職業準則, 竟沒有一個適合自己。

不是求職者的期許過高, 也不是求職者眼高手低, 而是在她的大學時期, 各種兼職都有所嘗試,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卻沒有鑽研其中一項工作而獲得本領。

難道說她不勤奮嗎?她的自立不曾讓家裡操心甚至還給家裡補給。那為什麼沒有適合她的工作?原因就在於,HR想聽到的,不是曾經的你多麼熱血激情,而是你的專長,或者說是經驗,是否出類拔萃,又能否勝任公司急缺的崗位。

一件事物投入勤奮和精力之後,就容易會產生一種習慣性的依賴,而忘記了這件事情本身是否是你所期望的。

術業有專攻,非"盲碌"所能及也。就像學習數學一般,我們可以動用題海戰術,在無數個深夜挑燈刷題,可難能可貴的是回歸課本,從題海跳出,從根源反思出解題思路。

倘若像陀螺一樣地旋轉,卻不曾停下旋轉反思其目的,同樣是可悲的。

所以,比起"勤奮",我更希望聽到你誇我"會反思"。

仔細品嚼後才發現,"懂謀略"、"有效率"、"會反思"這三點,竟是超於"勤奮"本身求之而不得的殊榮啊!

如果可以,請不要再誇我"勤奮"了。你完全可以,越過勤奮的表像,誇我一次懂謀略,有效率,會反思。

--------------------------------

慕新陽,簡書推薦作者,情感電臺編輯,夜讀拾光簽約作者。他堅信所有的事情到最後都會變好,如果沒有變好,那是因為還沒到最後。

難道說她不勤奮嗎?她的自立不曾讓家裡操心甚至還給家裡補給。那為什麼沒有適合她的工作?原因就在於,HR想聽到的,不是曾經的你多麼熱血激情,而是你的專長,或者說是經驗,是否出類拔萃,又能否勝任公司急缺的崗位。

一件事物投入勤奮和精力之後,就容易會產生一種習慣性的依賴,而忘記了這件事情本身是否是你所期望的。

術業有專攻,非"盲碌"所能及也。就像學習數學一般,我們可以動用題海戰術,在無數個深夜挑燈刷題,可難能可貴的是回歸課本,從題海跳出,從根源反思出解題思路。

倘若像陀螺一樣地旋轉,卻不曾停下旋轉反思其目的,同樣是可悲的。

所以,比起"勤奮",我更希望聽到你誇我"會反思"。

仔細品嚼後才發現,"懂謀略"、"有效率"、"會反思"這三點,竟是超於"勤奮"本身求之而不得的殊榮啊!

如果可以,請不要再誇我"勤奮"了。你完全可以,越過勤奮的表像,誇我一次懂謀略,有效率,會反思。

--------------------------------

慕新陽,簡書推薦作者,情感電臺編輯,夜讀拾光簽約作者。他堅信所有的事情到最後都會變好,如果沒有變好,那是因為還沒到最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