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國和趙國共同的先祖——伯益,堯舜禹禪讓制的悲劇人物!

堯舜禹三代的禪讓制度一直為古人所稱道, 歷史上一直為儒家所推崇, 認為那是古代政治最為理想的狀態。 但三代之後的歷史長河裡, 禪讓只不過是權臣篡奪權位的遮羞布而已, 王莽篡漢和曹丕篡漢之類的政變過程中, 權臣們都是打著“禪讓”的旗號。 史書上記載, 夏朝的夏啟是中國古代社會從“公天下”到“家天下”的關鍵性人物。 大家也許會很好奇, 是大禹沒有禪讓把君主的位置留給兒子還是大禹的繼承人實力不強, 被夏啟給幹掉?

其實大禹是有將君主的位置禪讓給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伯益!他是秦國和趙國共同的先祖, 也是現代梁氏、徐氏、黃氏、江氏、趙氏、馬氏、葛氏與裴氏之祖。

伯益對於當時的社會做了很多貢獻, 是被廣為稱讚的賢人。

伯益擅長民生治理:

一、伯益在容易遭受洪水侵襲的地方, 結合當地地勢低窪的特點, 教給民眾種植稻穀,

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因此, 當禹在平定洪水後, 帝舜賞賜伯益以皂遊(一種黑色旗幟), 還將自己家族的女子許配給伯益。 此後, 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擔任虞官, 掌管山澤, 繁育鳥獸;《史記·秦本紀》記載:大費, 與禹平水土。 已成, 帝錫玄圭。 禹受曰:“非予能成, 亦大費為輔。 ”帝舜曰:“諮爾費, 贊禹功, 其賜爾皁遊。 爾後嗣將大出。 ”乃妻之姚姓之玉女。 大費拜受, 佐舜調馴鳥獸, 鳥獸多馴服, 是為柏翳。 舜賜姓嬴氏。

二、伯益發明瞭鑿井技術。 《呂氏春秋·勿躬篇》記載:“伯益作井。 ”這大概與他輔佐大禹治水有很大關係, 畢竟在長期與水土打交道的過程中, 是易於發現地下水的秘密的。 鑿井技術的發明有重大的意義, 在此技術發明之前人們不得不靠近河流定居,

忍受河水氾濫的威脅。 鑿井技術發明後, 中國古代北方各氏族部落得以離開河流的束縛, 向廣闊的平原地區進發, 廣大的中原地區得以開發。

伯益治國崇尚仁德, 在處理民族矛盾方面, 表現出遠見卓識。 帝舜時, 三苗族作亂, 帝舜便派大禹討伐三苗,

大禹征戰多年無法收服三苗, 伯益提出, 要對待四夷要恩威並舉, 德武相濟。 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議, 撤退軍隊, 實行文教德治, 三苗族受到感化, 終於歸順。

伯益這麼大的功績, 為什麼沒有最終獲得帝位?

出現這個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大禹!禹在位期間, 勢力範圍達天下九州之地, 天下的形勢已經不是堯舜時代的部落聯盟時氏族合作, 大禹開始致力於培養自己家族的勢力。 他一方面受制於禪讓制的傳統以及伯益的賢能與功績, 表示要把天下傳給伯益, 但另一方面卻又著重選拔自己兒子啟的手下充當各級官吏。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伯益徒擁大禹繼承人的虛名, 但是並沒有掌握實權, 導致伯益在大禹死後繼承帝位卻又被夏啟趕下臺,

從此退出於歷史舞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