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龍脊滄桑》慕田峪長城 一花獨秀——禿尾巴邊的故事

書名:龍脊滄桑——行走懷柔古長城

作者:于書文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慕田峪長城 一花獨秀

06

禿尾巴邊的故事

《長安客話》認為:“居庸關、黃花鎮、邊城、慕田峪、灰嶺口俱系沖地,

雖宣、薊為之屏障, 紫荊籍以聲援, 然外而扼控要害, 內而擁護京陵, 干係至重。 ” 此段長城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一斑。

最近登上慕田峪長城是在梨花盛開的時候, 當我們經過一座座烽火臺, 輕輕撫摸長城上的城磚, 撫摸著城牆上歲月留下的痕跡, 閉上眼睛, 便好像回到了烽火當年, 無數將士正在長城上浴血奮戰, 抵禦外敵入侵。 今天, 雖然長城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已不再是能夠抵禦侵略的天塹, 但是它帶給我們的震撼卻盪氣迴腸, 歷久彌新, 磅礴依然。

走過正關台, 我們站在大角樓向東南眺望, 只見長城出乎意料地隨著山勢又伸出一條支城, 向前方延伸約 1000 米後戛然而止。 這段長城並不長,

建有空心和實心敵樓各一座, 同樣堅固巍峨, 當地人稱之為禿尾巴邊。 關於這段長城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據說明萬曆十年(1593)後, 宰相張居正去世, 朝廷內部鬥爭激烈, 賄賂成風。 戚繼光等正直的將領被相繼調離, 邊防吃緊。 為了加強對京師的護衛, 明廷便在慕田峪一帶繼續加固增修長城。

當時戚繼光麾下一個精通兵法的將領奉命督修, 他看見慕田峪一帶山形地勢十分複雜, 長城外側的崗嶺甚多, 敵人很容易喬裝隱蔽潛行到城牆腳下。 於是, 他決定修一道向關內縱深延長的長城, 與原來的長城相互呼應, 形成犄角之勢。 經過幾次實地勘察, 他把自己的想法繪於紙上, 做了一份詳細的方案和預算, 報到了兵部。 不想兵部官員竟乘機向他索取賄賂,

但這位跟隨戚繼光多年的將領, 深深敬佩戚將軍的廉潔奉公, 不徇私情, 斷然拒絕了兵部官員的要求。 兵部官員因此懷恨在心, 內支城完工時就派自己的親信前去檢查, 憑空羅織罪名讒言誣陷, 參劾修城將領故意把長城走向修錯, 並告他貪贓枉法, 藉口殺害了這位將領。

青山肅穆, 懷水嗚咽, 將星隕落。 將軍倒下了, 但禿尾巴邊卻巍然屹立著, 雖歷盡歲月的劍雪風刀, 非但沒有坍塌, 反而愈發堅固, 邊牆兩側也生長出茂密的松林。

十多年後, 沉冤昭雪。 一位新任的守邊大將看到這段禿尾巴邊不僅方向沒錯, 還節約了大量材料, 而且工程品質極佳。 為紀念這位含冤而死的將領, 這位大將就在內支城的城樓裡為他立了一方沉冤昭雪碑。

這方碑一直矗立了三百多年, 直到文革時被毀。 刻著將領名字和功績的石碑重新化作了長城的基石, 不知其蹤, 只剩下碑座在殘陽落照中訴說著它的滄桑。

這是一個悲壯的故事。 情節完整, 主題鮮明, 並有碑石為證, 儘管碑石只剩下了基座。 我不知道故事的作者是誰, 也不知道那位沉冤的將軍的名字。 雖然正史上並沒有相關的記載, 無法證實它的真偽, 但我寧願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深入老百姓內心的守邊將士的故事, 它是萬里長城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的一個縮影, 就像蒼煙落照中的禿尾巴邊, 在那裡真實地存在著。

排版:明美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