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每張照片都在笑:為何日本鬼子士氣不低落?

先看一組照片, 來自侵華日軍戰地記者拍攝, 發表於當時的《朝日新聞》, 真實記錄了鬼子兵的日常生活。

1938年3月7日, 佔領安徽鳳陽城的日軍拈桃花嘻笑。

1939年2月5日, 安徽安慶棕陽鎮, 撐大木盆渡江的日軍士兵。

1939年6月, 湖北戰線, 湖邊泡澡的日軍士兵

1938年3月19日, 津浦線南段的鳳陽城內, 日軍鈴木部隊的成員競爭摔跤。

1939年2月2日, 湖北孝感, 閒時進行鍛煉的日軍士兵。

1938年7月6日, 杭州附近, 吃完飯寫家書的日軍東野部隊士兵。

1938年4月5日, 津浦線段, 整理漁網的日軍士兵。

1938年7月3日,安徽潛山城外,打草喂馬的日士兵。

看完這些日常照,你會發現身處異國他鄉,就算行軍打仗條件艱苦,鬼子兵卻個個笑顏逐開,士氣高漲。

究竟是什麼東西,在支撐這幫侵略者的精神?

第一,狂熱的軍國主義洗腦。

二戰時,日本人全民黷武,腦海裡只剩一個念頭:為天皇而戰。

圖:每個日軍出征前,家裡都會開壯行會

1937年8月,25歲的東史郎應召入伍,臨別時他的母親送給他一把匕首說:“你高高興興地去吧!如果不幸被支那兵抓住,你就剖腹自殺!我有三個兒子,死你一個沒關係。”東史郎在日記中寫到:“母親的話讓我多麼高興。我覺得母親特別偉大。……我在心中堅定地發誓——我要欣然赴死!”

儘管日本有佛教、神道教、基督教等諸多宗教,但在日本民族骨子裡,天皇才是唯一的真神和上帝。每個被洗過腦的日本兵在走上戰場時,都有一個狂熱念頭:“我衝鋒陷陣為國捐軀的時候,天皇在看著!”

圖:天皇是鬼子的精神支柱

都說日本兵不怕死,其實,他們是被黷武的天皇和軍國主義洗過腦的機器人軍隊。

第二,勝利來得容易。

日本侵華前期,由於蓄謀已久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一路勢如破竹,而中國軍隊的落後,更滋生了他們的狂傲。

打勝仗,是最能激發士氣的。

圖:日軍佔領上海時的閱兵式

十四年抗戰,日本鬼子能絕大部分時間裡保持攻勢,士氣高漲是必不可少的。抗戰史上,日軍經常在局部戰役打出令人驚奇的戰績:比如長江流域戰鬥中,一個人數很少的鬼子混編旅團,敢於孤軍豬突幾百里,深入迂回到陌生的後方,一下打亂了我軍的部署。

圖:背著骨灰盒的鬼子

相反,到了戰爭後期日軍屢打敗仗後,士氣終於低落。比如鬼子死傷慘烈的瓜島戰役、恩帕爾戰役,活下來的日軍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第三,日本人缺乏罪惡感。

日本民族的道德觀念全世界獨一無二:有恥感,無罪感。通俗點說:失禮(恥)比殺人(罪)更不能忍受。

日本鬼子屠殺中國婦孺的時候,在家鄉最樸實的士兵都會變成畜生,因為他們不覺得有什麼罪惡感。而如果見到長官忘記敬禮,行軍時掉了隊,就覺得是莫大的恥辱。

圖:日軍屠殺中國軍民

甲午戰爭中,死的第一個鬼子,是一個輜重軍官,他抓的中國民夫逃走了,他覺得丟臉,躲在屋裡切腹了。

二戰日軍的士氣,就是一個被軍國主義吹足的氣球,看似橫行一時不可一世,但總有吹炸的一天。戰爭後期,日本還在掙扎,軍方號召讓國民拿起竹槍抵抗,但原子彈一投,蘇聯一出兵,立馬乖乖投降。

1938年7月3日,安徽潛山城外,打草喂馬的日士兵。

看完這些日常照,你會發現身處異國他鄉,就算行軍打仗條件艱苦,鬼子兵卻個個笑顏逐開,士氣高漲。

究竟是什麼東西,在支撐這幫侵略者的精神?

第一,狂熱的軍國主義洗腦。

二戰時,日本人全民黷武,腦海裡只剩一個念頭:為天皇而戰。

圖:每個日軍出征前,家裡都會開壯行會

1937年8月,25歲的東史郎應召入伍,臨別時他的母親送給他一把匕首說:“你高高興興地去吧!如果不幸被支那兵抓住,你就剖腹自殺!我有三個兒子,死你一個沒關係。”東史郎在日記中寫到:“母親的話讓我多麼高興。我覺得母親特別偉大。……我在心中堅定地發誓——我要欣然赴死!”

儘管日本有佛教、神道教、基督教等諸多宗教,但在日本民族骨子裡,天皇才是唯一的真神和上帝。每個被洗過腦的日本兵在走上戰場時,都有一個狂熱念頭:“我衝鋒陷陣為國捐軀的時候,天皇在看著!”

圖:天皇是鬼子的精神支柱

都說日本兵不怕死,其實,他們是被黷武的天皇和軍國主義洗過腦的機器人軍隊。

第二,勝利來得容易。

日本侵華前期,由於蓄謀已久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一路勢如破竹,而中國軍隊的落後,更滋生了他們的狂傲。

打勝仗,是最能激發士氣的。

圖:日軍佔領上海時的閱兵式

十四年抗戰,日本鬼子能絕大部分時間裡保持攻勢,士氣高漲是必不可少的。抗戰史上,日軍經常在局部戰役打出令人驚奇的戰績:比如長江流域戰鬥中,一個人數很少的鬼子混編旅團,敢於孤軍豬突幾百里,深入迂回到陌生的後方,一下打亂了我軍的部署。

圖:背著骨灰盒的鬼子

相反,到了戰爭後期日軍屢打敗仗後,士氣終於低落。比如鬼子死傷慘烈的瓜島戰役、恩帕爾戰役,活下來的日軍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第三,日本人缺乏罪惡感。

日本民族的道德觀念全世界獨一無二:有恥感,無罪感。通俗點說:失禮(恥)比殺人(罪)更不能忍受。

日本鬼子屠殺中國婦孺的時候,在家鄉最樸實的士兵都會變成畜生,因為他們不覺得有什麼罪惡感。而如果見到長官忘記敬禮,行軍時掉了隊,就覺得是莫大的恥辱。

圖:日軍屠殺中國軍民

甲午戰爭中,死的第一個鬼子,是一個輜重軍官,他抓的中國民夫逃走了,他覺得丟臉,躲在屋裡切腹了。

二戰日軍的士氣,就是一個被軍國主義吹足的氣球,看似橫行一時不可一世,但總有吹炸的一天。戰爭後期,日本還在掙扎,軍方號召讓國民拿起竹槍抵抗,但原子彈一投,蘇聯一出兵,立馬乖乖投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