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寧衛城的四座城門

西寧衛城坐落在青海河湟谷地, 明朝洪武十九年開始修築。 清朝乾隆年間西北名宦楊應琚在《西寧府新志》中以圖畫的形式向後人展現了西寧衛的原貌, 通過這幅圖, 我們可以得知, 每座城門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西寧衛呈正方形, 並在四個方向各有一座城門。

西寧衛的四座城門也有自己的名字, 西寧城的東門以前又稱“迎恩門”, 城門樓上懸掛“天河鎖陰”的匾額;西門被稱作“鎮海門”或“懷遠門”, 城門樓懸掛“海藏咽喉”和“懷柔遠人”的匾額;南門則被稱作“迎薰門”, 城門樓懸掛“嵐光迎旭”的匾額;北門樓被人們稱作“拱辰門”,

掛有木匾“澄波獻瑞”。

西門:曾有兩座甕城

明朝嘉靖年間增修東稍門

明清時期, 西寧衛的軍事防禦特徵表現得尤為重要。 據專家考證, 明代西寧衛城的西門位於今天水井巷與互助巷的交界處。 明朝初期北方遊牧民族仍是一大“邊患”, 西寧的西面又靠近遊牧民族地區。 因此, 明朝時西寧衛城的築城官員將防禦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這裡。 《西寧府新志》建置志中記錄了西寧城在明朝嘉靖二十一年、明朝萬曆三年、萬曆二十二年、萬曆二十四年、清朝康熙四十八年以及清朝雍正年間多次翻修加固了西寧的城牆與城門, 而作為主要的防禦位置, 西門修築得最為堅固。 我省地方史研究者靳育德先生說:“‘西門’也被稱作‘鎮海門’和‘懷遠門’,

它的意思是鎮守住西方來犯之敵。 西門的兩座甕城是連在一起的, 因此過去人們從西門甕城的南面進入, 過兩座甕城中間的門洞, 才能進入西門的正門。 據史料記載, 西門甕城小的門洞深約8米, 大的門洞則有20米左右。 明清時期, 西寧西門處的地勢很高, 與今天西關大橋一帶形成一定的高低落差, 而且西門的城門樓緊連著城外的兩座甕城, 因此從城外看西門, 顯得非常雄偉。 ”

南門之外的亂墳崗

西寧的東門俗稱“財門”, 過去來往於東門一帶的人都是在此開店的商販。 久而久之, 東門便有了“財門”的稱呼。 而東門又是西寧通往甘肅蘭州和京畿之地的必經之路, 從甘肅和北京等地來的官員都會通過東門進入西寧衛,

東門也就承擔起了接待往來官員的任務, 因此也有了東門“迎恩門”的稱呼。 靳育德先生說:“西寧衛在建城時, 曾在今天湟光地區修建了一處東城門。 明朝中期, 城東一帶往來做生意的商人越來越多, 久而久之東城門外便成了一個商貿聚集地。 明朝嘉靖二十一年, 西寧衛的官府為了保護商民不受襲擾, 便在東門外以東地區又增修了一座子城, 子城的城門又被稱作東稍門, 明清時期, 東稍門常有西寧駐軍往來。 這座東門外的子城南北兩處又分別開了兩座小城門, 後來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南小街和北小街。 東稍門的修建使得西寧衛城的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 後來在長達百年的時間裡, 西寧東大街逐漸發展成了商貿發達的主街道。

在今天西寧五中一帶便是西寧衛城的南門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南門城樓被拆除。 由於過去南門外土層較厚, 當地百姓經常在南門一帶挖土建房子, 所以人們把南門又稱土門。 靳育德先生說:“西寧的南門又叫‘迎薰門’, 西寧衛城在修建時, 以今天大十字為中心, 修築了四條呈十字分佈的街道, 朝著南城門的這條街道又被叫作南大街。 據一些居住在西寧城的老人回憶, 過去西寧的南門外一帶多是城內各戶人家的墳塋。 每當出殯時, 送葬的隊伍都會穿過南大街來到南門外。 所以南大街又被老西寧人稱為‘吹吹打打的南大街’。 後來, 南門城樓在新中國成立後已經有些破敗了。 ”

北門:因地勢而建,

後在原址上復原

北門城樓是目前西寧唯一經過復原後的城樓, 明代建城時, 西寧衛北門的位置大體就是今天復原後的北門位置。 據專家介紹, 北門被稱為拱辰門是因為北方接近北極星的位置, 辰也是星辰的意思。 靳育德先生說:“北門因地勢而建, 同時緊鄰北門大河, 並且有北門泉流過, 所以人們也把北門稱作水門。 明代北城門修成後, 為防止北門城門坍塌, 又在城門兩側每隔一米, 用巨型方木支撐。 後來北門被拆除, 不久後又在原址上複修。 ”

北門城樓在北大街的最北端,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北門城樓上依然有“澄波獻瑞”的木匾。 城門下有一處泉水叫作北門泉, 水質甘洌清醇, 四季不竭。 泉水湧起處築有兩米見方的木槽, 水深兩尺左右,清澈見底。儘管西寧城中有多處水井,可是因為北門泉的水質非常好,老西寧人都喜歡到這裡汲水,這眼泉水幾乎養活了半個西寧城的人。

此外,北城門甕城一角還有一座小廟,俗稱“菩薩殿”。這座小廟十分精巧,很是美觀。

中國鄉趣網版權所有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zgxqwqh@126.com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2001]55號 青ICP備08000131號

水深兩尺左右,清澈見底。儘管西寧城中有多處水井,可是因為北門泉的水質非常好,老西寧人都喜歡到這裡汲水,這眼泉水幾乎養活了半個西寧城的人。

此外,北城門甕城一角還有一座小廟,俗稱“菩薩殿”。這座小廟十分精巧,很是美觀。

中國鄉趣網版權所有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zgxqwqh@126.com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2001]55號 青ICP備08000131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