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巧法發展孩子的數學思維

一位家長說:“我的孩子四歲了, 他已經可以認2000個字了, 可以自己看書。 數學可以從1數到100, 也可以從100數回1, 但是他就是分不清楚3和5誰多誰少, 必須給他實物才行……”

其實我們很多家長也有這個感覺, 這實際上反映了0-6歲的孩子的特點——他的思維是非常具體和直觀的, 然後逐漸過渡到抽象的思維。 所以教孩子學數學, 首先要弄清楚, 在這個年齡段, 孩子的思維有什麼特點, 發展幼兒思維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

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來源於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因此幼兒對某件事感興趣或有疑問, 我們應該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並有意識地創始問題情景引導幼兒進行思考、猜想、討論、實踐等, 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 使幼兒感受到相互學的重要和有趣, 使他們對數學學習更加主動積極。

抓住數學敏感期發展數學思維

瞭解人類的學習過程, 是由簡單到複雜, 由具體到抽象;所以在面對“數學”這種純抽象概念的知識時, 唯一讓孩子覺得容易的學習方法, 也只有以具體、簡單的實物為起始。 由感官的訓練, 進一步讓孩子借實物及教具的接觸, 從“量”的實際體驗, 到“數”的抽象認識。

自少到多, 進入加、減、乘、除的計算, 逐漸培養孩子的數學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邏輯概念。 讓孩子在親自動手中, 先由對實物的多與少、大和小, 求得瞭解, 在自然而然地聯想具體與抽象間的關係。

用遊戲開啟孩子的數學思維

採用以材料操作為主導的遊戲方式,

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 給出了情境、任務、玩法和規則, 孩子借助對材料的操作, 完成遊戲過程。 在家長的支持和引導下, 孩子可以主動建構自己的經驗和知識, 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和思維系統。

如要求孩子“給圖形分類”, 家長先出示兩個顏色不同、形狀相同的圖形和兩個顏色相同、形狀不同的圖形, 讓孩子進行比較, 幫助孩子明確“相同”的含義, 並尋找這些圖形的不同特徵。 在此基礎上, 家長給孩子一組圖形, 引導孩子從形狀、顏色、大小等不同角度自主地給圖形分類。 這樣, 孩子就能夠通過自己的操作, 獲得有關分類的感性經驗, 又促進了數學思維的發展。

這些操作性的材料, 都是通過孩子的各種感知覺來達到的, 它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各種感知覺, 也相應地提高了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及認識, 同時又在活動中發展了孩子的數學思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