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燒開再喝”這一千古良好習慣,你知道是怎樣來的嗎?

水燒開再喝。

不要小瞧這一點, 燒開水對於民眾衛生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 在中國外的幾乎所有國家, 人們千百年來的習慣就是直接喝生水 (現在也一樣)。

在衛生措施難以保證的時代, 歐洲由於飲水不潔造成的種種瘟疫, 尤其是霍亂, 層出不窮。

水燒開再喝, 這是古代高等文明的標誌。 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古希臘, 但古希臘人西羅多得曾記載波斯大皇帝專門把水燒開才喝, 可見希臘人和普通波斯人應該沒這習慣, 所以才大書特書。 西方最發達的時代是羅馬時代, 巨大的城市容易聚集病原體, 於是, 喝生水的羅馬帝國就成了瘟疫流行病的多發區。 西元前33年、西元65年、西元79年和西元162年, 瘟疫反復光顧這座文明之都, 死者無數。 之後黑暗的中世紀更不必多說, 大多西方人直到今天也不會喝開水。

在現代衛生防疫體系建立起來之前, 人類似乎只能在致命的乾渴和疫病之間徘徊了。

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聰明的古代中國人早就發明了最為簡單有效的辦法——水燒開再喝。 當西方人用水載著各種細菌喝進肚裡再順著腸道侵入體內的時候, 中國人正燒一壺開水, 坐在庭院裡品著飄溢的茶香。 作為中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喝開水有利於消毒防病, 實為民生之福。 雖然中國歷史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瘟疫, 但是危害程度比歐洲要輕得多。

中國人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普遍喝開水的呢?

1、古人是否意識到喝開水是有益的

這一點是非常肯定的。

《周禮》成書於約3000年前, 《周禮-秋官-壺涿氏》:“除水蟲, 以炮土之鼓敺之, 以焚石投之”。 我所理解的大意是:“除掉水裡不乾淨的東西(導致生病的東西),

以瓦鼓靜置(或過濾), 然後將燒熱的石頭扔進水裡”。 用燒熱的石頭來持續加熱食物, 在如今的蒙古人大鍋煮肉時仍有應用, 推測這可能是上古常見的烹煮方式。

《呂氏春秋》成書於約2200年前, 《呂氏春秋-本味篇》 提到要讓水“九沸九度”, 之後才能飲用。

《養生要集》成書於約1600年前的東晉, 作者張撰, 其中寫道:“凡煮水飲之, 眾病無緣生也”。

再之後的文獻不必贅述。

2、這種意識是否普遍

基於上一條, 水燒開再喝在中上以上之家應該是普遍的。

至於底層百姓, 在宋代肯定是普遍燒水再喝的, 如宋代《雞肋編》“……縱細民在道路, 亦必飲煎水……”。 大意是:即使是平頭百姓出門在外, 喝水前也一定要燒開。 有人貼出這一段全文“世謂西北水善而風毒,

故人多傷于賊風, 水雖冷, 飲無患。 東南則反是, 縱細民在道路, 亦必飲煎水”用來駁斥我。 但是宋代人口、經濟的格局南重北輕, 東南的人口至少占全國三分之二以上吧(另可參考如今的胡煥庸線), 可以等同基本全部。

另外需要多說一點, 即並非全部人都喝開水才能防禦瘟疫。 這種公共衛生行為每提高10個百分點就會有巨大的效果提升, 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

3、燃料問題、及最關鍵的一點:不同時期的區別

宋代以前, 就全國層面來說, 不存在燃料短缺的問題。 宋代, 人口暴漲, 造成了全國(其實也是全世界)第一次真正的能源危機。 解決的方法是:大規模使用煤炭。 宋代經濟發達、人民普遍富裕, 且煤炭熱值高、儲存方便,

因此採煤、燒煤迅速流行。

明代是個轉折, 一方面, 早期, 較為發達的市民經濟尚能支持類似宋代的生活方式(但是水準下降了);另一方面, 人口的再次大規模增加(至明末似乎是1.9億?大概印象, 未查證)使得總體的貧困越來越顯著, 至明末則接近了環境承載的極限, 一旦遇到點災荒, 就會有嚴重危機(明最終亡于破產農民)。

至於清代, 可以說是晚明的延續, 人口繼續飆升(至清末為4億), 不斷的破壞生態。 時有汪士鐸驚呼:“人多之害, 山頂已植黍稷, 江中已有洲田, 川中已辟老林, 苗洞已開深菁, 猶不足養。 天地之力窮矣!”。 這時期木柴緊缺, 且人民日益貧困(意味著買不起煤), 就存在著嚴重的燃料問題了, 底層人難以喝開水在這一時期是事實。 同時,人民也在發揮創造力,“老虎灶”這種燒水互助的模式也出現了。

總而言之,古人是知道喝開水的好處的,並且也踐行了,直到清代有了一定的退化,但仍有大量的一般百姓在喝開水。

同時,人民也在發揮創造力,“老虎灶”這種燒水互助的模式也出現了。

總而言之,古人是知道喝開水的好處的,並且也踐行了,直到清代有了一定的退化,但仍有大量的一般百姓在喝開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