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藍玉的捕魚兒海之戰,堪稱蒙古人版的“靖康恥”

1127年, 金軍攻破開北宋都城封城, 俘虜了宋徽宗、欽宗父子兩代皇帝。 並將趙氏宗室、後宮妃子、朝臣等三千餘人擄往北方, 還有各種禮器、古董文物、圖籍等一併搶去, 百姓十萬眾, 亦被趕往北方。 這就是歷史上的“靖康恥”, 是漢人數千年未有之恥辱。

兩百年後的西元1368年, 此時蒙古人的輝煌早已不在。 因為在這一年, 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北伐, 以“驅逐胡虜, 恢復中華”為口號, 攻佔元朝大都(即北京), 元順帝狼狽逃跑。 元朝也宣告滅亡。 而逃亡後的元順帝又在草原建立了北元小朝廷, 時刻準備反攻明朝。

臥榻之旁, 豈容它人酣睡!朱元璋為了徹底清除元朝勢力, 前後派大將徐達、常遇春、馮勝和付友德等人討伐北元, 均取得一定的成效。 然而, 徹底終結元朝的最後決戰是藍玉的捕魚兒海之戰, 此戰基本肅清沙漠, 明朝天下大定。

西元1388年, 藍玉受朱元璋派遣, 率軍進攻北元。 聽聞元帝在捕魚兒海, 於是藍玉率領將士們“人不卸甲、馬不離鞍”趕往捕魚兒海, 可是到了那裡之後卻發現沒有蒙古人的蹤跡。 而此時明軍又已缺糧缺水, 所幸在歸順的蒙古軍官觀童的帶領下發現了一處泉水, 為全軍排憂解難, 解了燃眉之急。

在苦尋元軍未果的情況下, 藍玉想過退兵回朝, 後來在定遠侯王弼的勸阻之下改變了主意, 決定留在原地再堅持幾天。 果不其然, 明軍很快就發現了元軍的蹤跡。 為了不打草驚蛇, 明軍掩旗息鼓, 兼程而進, 元軍竟然無所覺察。 大軍到後, 元太尉蠻子驚慌失措, 倉促拒戰, 最後被明軍所殺。

捕魚兒海之戰

北元主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而北元朝小朝廷也未能倖免於難。 大批皇室成員身陷囹圄, 這些人員包括已故君主愛猷識理達臘的妻子、現任君主脫古思貼木兒的後妃及次子地保奴、公主等, 成為階下囚的各類達官貴人總共有二千九百九十九人。 只有脫古思貼木兒、太子天保奴以及少數隨從坐著數十匹戰馬乘亂逃出了包圍圈。

捕魚兒海之戰, 蒙元損失十萬人左右。 而明軍的損失卻是微不足道, 據說是“不費寸兵, 以收其效。 戰鬥結束後, 藍玉為了以防萬一, 下令把那些鎧甲從俘虜的士兵身上除下來。 這樣一來, 各類鐵甲、皮甲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明軍一一放火焚毀,

而蒙古鐵騎的威名也伴隨著各種盔甲在熊熊的火焰之中煙消雲散, 化為烏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