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關愛兒童健康,從生命之源開始

作者:韓王華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指從一個新生命的形成到嬰兒出生後兩歲, 這段期間對於一個孩子身體器官機能的形成以及對未來的健康成長都至關重要。 在這短暫的三年時間裡, 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孩子的成長所需的營養等均靠母體來通過直接或間接地方式來提供, 同時, 這也是孩子的生命的基礎, 決定未來孩子成長的吸收、免疫、維持生命體征等各項機能的重要階段;而在剩下的兩年時間裡, 孩子的成長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 因此, 為孩子未來的成長及一生的健康來說,

生命最初的1000天, 是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

1、孕期母體的健康對嬰兒的健康影響

備孕期對母體的營養及科學備孕

夫妻在備孕期間進行身體檢查, 確定身體狀況良好, 並注意飲食的均衡, 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生活習慣, 注意夫妻雙方能戒煙酒;作息時間規律;遠離輻射, 母體要注意保持愉悅的心情, 提前吃葉酸。 保持身體各個激素水準的正常、心情愉悅等對於懷一個健康的寶寶來說至關重要。

孕期母體營養狀況

懷孕前三個月是胎兒發育的重要時期, 是胎兒內部器官、神經以及外部肢體等形成的重要階段。 因此, 如果孕前母體缺乏維生素 A、葉酸、碘、鋅、鐵等, 將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可能會出現胎兒生長遲緩、畸形、智力受損、甚至早產或死胎現象;長遠可影響孩子的代謝功能,

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發生。 要保持該階段母體的營養均衡, 注意多吃含葉酸的食物, 如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和豆類。 同時, 還要吃一些富含鐵和碘的食物, 如動物肝臟、全血、瘦肉等含有豐富的鐵;海產品是碘很好的來源, 或者選擇加碘鹽滿足孕前期的營養調整需要。 按醫生的建議做產檢, 定期的觀察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狀況。

孕中期間, 主要是骨骼和牙齒生長的階段, 是迅速鈣化時期, 對鈣質的需求劇增, 母體要注意鈣和鐵等的補充, 增加乳製品和含鐵食物的攝入, 以滿足胎兒腦細胞的分化增殖和對鐵的儲備。 科學補鈣加上適量的運動,

促進胎兒骨骼的鈣化。 母體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但要注意保持健康體重的增長, 避免胎兒過小或過大。

2、科學餵養對嬰兒影響

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 含有蛋白質、脂肪及各種微量元素,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 還含有大量的抗體。 母乳餵養為生命提供了最完美的開端, 增進了母子交流, 是嬰兒健康成長的保障。 尤其是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對新生兒發育、免疫水準及抗病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母乳是一種天然的、提高嬰兒免疫功能不可替代的優良食品。

有研究表明, 出生後6個月內母乳餵養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低於人工餵養。 可見, 母乳餵養對提高嬰兒體質、降低呼吸道感染發病率很重要。

合理適時添加輔食

嬰兒出生後 4-6 個月, 可添加蔬菜水、米湯、米粉, 再到蛋黃泥、魚泥、肝泥, 以補充嬰兒在該階段容易出現缺鐵、缺鋅的狀況。 把握好添加輔食的時間, 對嬰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重要作用, 降低了成年後物質代謝、肥胖等代謝疾病的風險。

嬰兒出生後 7-12 個月, 從泥狀過渡到碎末狀, 從單一食物添加到混合食物, 如蔬菜粥、肉末麵條等,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嬰兒出生後 1-2 歲, 是從以母乳餵養過渡到以食物為主的階段, 飲食安排要多樣化, 同時也要為斷奶做準備。 食物安排以多樣化為主, 搭配蔬菜、動物性食物和主食, 最好以混合食物為好, 操作簡單, 還能做到食物多樣。

3、貧困區的營養改善

在部分經濟較差的地區,

各方面都不能得到滿足, 對此要加強宣傳力度, 不僅是對產婦的教育, 對其身邊的朋友等也要加強此方面的認識。 科學的營養膳食對孕婦和孩子的成長都有積極作用。

貧困區的膳食多數以穀物、水果、蔬菜為主, 適量補充蛋白質和較為簡單的肉類食物。 在這樣的基礎上, 應當注意在胎兒發育的不同時期食物的攝入量, 掌握科學營養知識。

感謝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生命1000天專案”的支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