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代名將霍去病死因大揭秘

歷史記載霍去病是病死的。 一個年僅23歲, 統領千軍萬馬的天之驕子, 一個帶領800鐵騎, 就能在匈奴腹地橫行無忌的驃騎將軍, 竟然死了。 17歲兩出定襄、19歲三征河西、21歲縱橫漠北。 縱觀中國軍事史, 如此年紀就獲得如此戰績的, 唯此一人。

對於他的死歷史上一般有3種說法。

1.據說是在漠北之戰中匈奴人將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 因此水源區產生了瘟疫。 而霍去病在此處飲食了帶有瘟疫的水, 而後病倒。 可霍去病死在元狩六年, 漠北戰後2年。 什麼瘟疫得病後2年之久才發病死人, 而且霍去病還凱旋而歸在京城待了很長時間。

2.因為他殺死李敢, 而漢武帝為庇護他讓他去朔方城避避風頭, 在他前往朔方的途中感染了瘟疫而死。 這到有可能, 可瘟疫一般是大規模傳播的, 但這次歷史提及病死的似乎只有霍去病一人。

3.在漠北決戰中他身先士卒十分驍勇, 但遭人冷箭因而身受重傷, 大軍為隱瞞此事將霍去病偷偷送回長安, 但醫治無效死亡。 這肯定不對, 前面說過, 漠北決戰是2年前的事了。 而且相信霍去病的手下也不敢瞞報, 大軍決戰主帥受傷, 什麼人敢瞞報。 況且漢武帝是什麼人, 真出了這事能瞞的過去嗎??

他死的太突然了, 而且他也死的太巧合了(匈奴已滅, 大漢再無對手)。 我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霍去病的死不那麼簡單, 是個陰謀, 他是被人謀害死的。 而能做到這一點的, 只有一人, 就是他的伯樂, 功在千秋的漢武帝。

為什麼???為什麼劉徹會痛下殺手?原因之一是:防止太后專權, 防止衛氏坐大。 我們看一下歷史就會發現, 漢朝一直點陰盛陽衰。 從大漢第一個太后呂後開始,

皇帝一死皇太后就開始專權。 就是劉徹自己, 早期要看老太后竇氏臉色, 後來又要和自己的母親王氏鬥法。 所以劉徹應該對太后專權深惡痛絕, 而他自己做的更絕。 剛立了太子, 就立刻把太子的母親鉤弋夫人拖出去砍了。 而霍去病死時衛氏一族, 可謂是權傾一時。 京城中更有歌謠說:生男無喜, 生女無怨, 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相信漢武帝劉徹在消除外敵匈奴的隱患後, 肯定會對家裡後院有所考慮。 其實劉徹也做出了調整, 把衛青的軍權給撤了。 玩了個高明的手段“明升暗降”, 給了衛青一個大司馬的榮譽閒職。 可偏偏在此時, 霍去病又做了一件極其愚蠢的事, 犯了劉徹的忌諱。

劉徹痛下殺手, 原因之二:犯忌殺李敢。

為什麼殺李敢犯忌?在這我們先說說另一件事。 茂陵,漢武帝的陵墓。 茂陵修好了,誰去住呢?漢武帝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茂陵初立,天下豪傑兼併之家,亂眾民,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好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 ” 簡單的說就是把長安附近那些豪強地主能遷的都遷到茂陵去,以免他們尾大不掉。 主父偃這一高瞻遠矚的建議,既充實茂陵邑,又抑制天下豪強,正中漢武帝的下懷。 於是,漢武帝立馬下定詔書,讓豪強們都遷徙茂陵。 在遷徙的人中就有大俠郭解(此人號稱中國最後的俠客, 大家有興趣可以單獨瞭解)。 郭解在遷徙之後, 牽連進他原先所在地的一系列血案而被通緝, 於是他將老母安置在夏陽後, 孤身來到臨晉開始逃亡。

就在此時軹縣有一位儒生招待查辦郭解的使者, 客人在席間讚揚郭解, 儒生便說:“郭解專門幹違法亂紀的事情, 怎麼能算是賢人?”郭解的手下隨後便殺掉了此人, 並將他的舌頭割下。 官府追究此事, 郭解並不知道殺手的事, 殺手也從沒查出來。 御史大夫公孫弘得知後說:“郭解作為平民, 玩弄權詐之術, 僅憑他的眼色就能置人於死地, 他雖然對案件並不知情, 但此罪比他親自殺人都嚴重!應以大逆不道論處。 ”遂下令將郭解滿門抄斬。 漢武帝殺郭解大概是因為, 郭解名氣太大, 在社會上是一股很大的勢力。 而且他的手下為了他, 敢隨意殺人, 完全不把律法和朝廷放在眼裡, 是對政府的嚴重挑釁。

而漢武帝萬萬沒想到的是, 這樣的事情又發生在衛青身上。漠北大戰,李敢的父親“飛將軍”李廣跟隨的是衛青。後因為在沙漠中迷路延誤軍情,李廣憤而自殺。回來後李敢覺得自父親死的冤枉,認為是衛青逼死了父親。於是跑去理論,最後似乎還用劍打傷了衛青。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聽說此事以後非常的生氣,所以就再一次漢武帝組織的打獵活動中把李敢給殺了。

事情和郭解大同小異,可性質全完全不一樣。郭解什麼人,只不過江湖一俠客,就算有什麼事也掀不起什麼風浪。可衛青、霍去病什麼人,一個是前大將軍現任三公之一的大司馬,一個是現任大將軍統領全國兵馬,一個是皇后的弟弟,一個是皇后的侄子。他們要是有什麼異心,估計劉徹的屁股眉毛都要著火了。說來霍去病殺李敢也太冒失了,就算李敢打傷了衛青,也應該有漢武帝

衛青

出面處理此事。況且李敢不是普通人啊,他是名門之後,大小也是個侯啊(被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同時李敢子代父職,官居郎中令(郎中令:三公之下九卿之一,掌管宮殿警衛)。面對一個政府高官,霍去病處於私憤,說殺就殺,他置朝廷於何地,置漢武帝於何地。我們在往後想想,現在霍去病為了衛青的一點小傷就敢殺政府官員,那要是漢武帝百年之後,衛氏一門要有什麼想法,霍去病是不是也會鼎力支持。這件事情太敏感了,我想向漢武帝這麼出色的政治家,不會不做出反應。

大家又會問了,郭解事件被殺的是郭解。為什麼這次被殺的是霍去病呢?我們把衛青和霍去病做一下比較就明白了。一.是衛青性格謙虛忍讓、與世無爭,屬於有苦自己背的那種。就是被李敢打傷的事,他也是封鎖消息,不讓外人知道。最後還是李敢自己上疏漢武帝,把事情捅了出來。而霍去病則是英氣勃勃,氣勢逼人,第一次上戰場就敢偷偷的帶著800勇士,深入匈奴腹地,橫掃大漠。二.衛青年齡比霍去病大,衛青就像是夕陽遲暮,暮氣沉沉。霍去病則是初生牛犢,正想做一番事業。在戰爭時期有衝勁當然是好,可在和平時期絕世名將就猶如雞肋,英雄無用武之地,反而容易出事端。三.就是匈奴已滅,大漢再無敵手,要不要名將以無所謂。況且天佑大漢,同一時期出了兩位天才,反正沒有對手,留一個人坐鎮也就夠了。因此我想漢武帝就是為了防止後患,才忍痛暗下殺手,殺了霍去病。縱觀古今中外每個優秀的政治家都不是仁慈的主(甘地那個怪胎除外),都是翻臉比翻書還快,有用的時候當做寶,沒用的時候當做草。

剛則易折,柔能持久 寶劍太過鋒利了,就容易折斷。

這樣的事情又發生在衛青身上。漠北大戰,李敢的父親“飛將軍”李廣跟隨的是衛青。後因為在沙漠中迷路延誤軍情,李廣憤而自殺。回來後李敢覺得自父親死的冤枉,認為是衛青逼死了父親。於是跑去理論,最後似乎還用劍打傷了衛青。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聽說此事以後非常的生氣,所以就再一次漢武帝組織的打獵活動中把李敢給殺了。

事情和郭解大同小異,可性質全完全不一樣。郭解什麼人,只不過江湖一俠客,就算有什麼事也掀不起什麼風浪。可衛青、霍去病什麼人,一個是前大將軍現任三公之一的大司馬,一個是現任大將軍統領全國兵馬,一個是皇后的弟弟,一個是皇后的侄子。他們要是有什麼異心,估計劉徹的屁股眉毛都要著火了。說來霍去病殺李敢也太冒失了,就算李敢打傷了衛青,也應該有漢武帝

衛青

出面處理此事。況且李敢不是普通人啊,他是名門之後,大小也是個侯啊(被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同時李敢子代父職,官居郎中令(郎中令:三公之下九卿之一,掌管宮殿警衛)。面對一個政府高官,霍去病處於私憤,說殺就殺,他置朝廷於何地,置漢武帝於何地。我們在往後想想,現在霍去病為了衛青的一點小傷就敢殺政府官員,那要是漢武帝百年之後,衛氏一門要有什麼想法,霍去病是不是也會鼎力支持。這件事情太敏感了,我想向漢武帝這麼出色的政治家,不會不做出反應。

大家又會問了,郭解事件被殺的是郭解。為什麼這次被殺的是霍去病呢?我們把衛青和霍去病做一下比較就明白了。一.是衛青性格謙虛忍讓、與世無爭,屬於有苦自己背的那種。就是被李敢打傷的事,他也是封鎖消息,不讓外人知道。最後還是李敢自己上疏漢武帝,把事情捅了出來。而霍去病則是英氣勃勃,氣勢逼人,第一次上戰場就敢偷偷的帶著800勇士,深入匈奴腹地,橫掃大漠。二.衛青年齡比霍去病大,衛青就像是夕陽遲暮,暮氣沉沉。霍去病則是初生牛犢,正想做一番事業。在戰爭時期有衝勁當然是好,可在和平時期絕世名將就猶如雞肋,英雄無用武之地,反而容易出事端。三.就是匈奴已滅,大漢再無敵手,要不要名將以無所謂。況且天佑大漢,同一時期出了兩位天才,反正沒有對手,留一個人坐鎮也就夠了。因此我想漢武帝就是為了防止後患,才忍痛暗下殺手,殺了霍去病。縱觀古今中外每個優秀的政治家都不是仁慈的主(甘地那個怪胎除外),都是翻臉比翻書還快,有用的時候當做寶,沒用的時候當做草。

剛則易折,柔能持久 寶劍太過鋒利了,就容易折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