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末殘存的200萬德軍為何不打遊擊?難道是因為該死的驕傲?

1945年對二戰歷史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就在這一年的的5月8日, 不可一世的納粹德軍宣佈向以英美蘇為首的盟軍投降。 而當時德軍的殘餘兵力大概還有接近兩百萬。 柏林戰役中有四十八萬德軍投降, 在布拉格還有八十萬德軍被圍並沒有放下武器, 在北歐德軍還有將近四十萬的機動兵力……

看到這大家或許會疑惑, 當時的德軍為何不採取遊擊戰的作戰方式繼續與盟軍周旋呢?當然, 筆者純粹是從學術角度出發討論這個話題, 作為愛好和平的人士, 筆者自然也希望德軍順利投降, 二戰早日落幕。 言歸正傳, 1945年的德軍之所以沒選擇用遊擊戰的方式繼續戰鬥是有深刻原因的,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原因一, 戰爭大環境顯示軸心國集團已是兵敗如山倒, 沒有任何翻盤的希望。 1945年走上末路的並非只有德國, 整個軸心國集團都玩完了。

在亞洲, 日本侵略者被美軍和中國軍隊秋風掃落葉, 眼看就要攻進本土, 失敗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而另一個德國的盟友義大利早在一年前就投降了盟軍。

其餘的諸如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等德國的僕從國也早就擺出了牆倒眾人推的架勢, 甚至還倒向盟軍陣營, 幫助盟軍驅逐了本國的德軍。 可以說德軍已經從之前“王者之師”墮落為人見人打的過街老鼠了。

原因二, 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 德國百姓反戰情緒高昂。 要想打遊擊戰, 群眾基礎是絕對不能少的。 而1945年的德國已經被盟軍分割佔領, 英國、美國蘇聯, 甚至是法國都分到了一杯羹。 而當時德國經過二戰已經是元氣大傷, 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德國共死亡八百萬人, 而德軍士兵則占到了六百萬。 可以說這些死去的士兵都是德國的青壯年, 甚至包括了在戰爭後期被迫入伍的老人和孩子。

雖然在1945年德國還有接近兩百萬軍隊, 但那都是強弩之末, 戰鬥力根本不可與盟軍相提並論。 再加上當時納粹的很多高層死的死,

逃的逃, 這些倖存下來的德軍士兵也不知道為誰而戰了, 還打什麼遊擊呢。

原因三, 1945年的德國根本就沒有條件打遊擊。 遊擊戰這種戰術只適合在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開展, 而對於工業化較高的德國根本就沒辦法開展遊擊戰。 因為前者可以依靠農村獲得遊擊戰所需的各種補給和兵源, 而工業國家主要以城市為據點, 要抵抗也只能以城市作為抵抗的核心。 而當時, 德國的許多重要城市早就被盟軍佔領, 沒有佔領的也已經被飛機和喀秋莎火箭炮轟成了一片廢墟。

因此, 當時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 都無法以殘存兵力開展遊擊戰爭, 更別說妄想用這種戰術延緩戰爭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